分享

米兰世博会上,中国建筑又一次惊艳全世界

 真友书屋 2015-06-25

世博会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博览盛会,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今年由意大利米兰主办的第42届世博会,目前仍在进行中,而上一次世博会则是在5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



当时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由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何镜堂院士担纲总设计师,恢弘大气的造型,经典中国红元素,都展现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着实在全世界惊艳了一把。





而今年的米兰世博会,外形如同金色麦浪的中国馆又一次惊艳了全世界。清新、大气的中国馆作为此次展会的第二大外国馆,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世博会。




中国馆之所以采取“风吹麦浪”的造型,主要也是契合了本次世博会“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这个主题,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看法。



中国馆的设计仍然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主结构由胶合木组成,上盖PVC防水层,并由遮阳竹板支撑,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遮阳表皮。竹编材料覆盖屋顶,是为了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可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既满足照明需求,又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馆的建筑外形提取了传统歇山式屋顶的造型元素,从空中看,如同希望田野上的一片麦浪;从正面看,如同自然山水的天际线;从背面看,又像是城市的天际线。美观与内涵兼具,大气与时尚并存的同时,中国馆内部展陈也充满传统农耕文化的印记。



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还首次组织企业赴海外建馆参展,除了中国国家馆,中国企业联合馆和万科馆的设计也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称赞。


万科馆形似红色盘龙,覆盖4000块“鳞片”


中国企业联合馆


不得不说,中国从来不缺少能工巧匠,从设计、材质、美学、理念等方面来说,中国建筑都绝对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从鸟巢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再到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国建筑一次次惊艳全世界,但愿这样的惊艳也可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让我们的高楼大厦都能更结实,更安全,更漂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