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安装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片多功能集成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及特点 2.进一步掌握波形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双踪示波器 3. 直流电压表 4. ICL8038 晶体三极管3DG12×1(9013) 电位器、电阻器、电容器等 三、实验预习要求 1.翻阅有关ICL8038的资料,熟悉管脚的排列及其功能。 2.如果改变了方波的占空比,试问此时三角波和正弦波输出端将会变成怎样的一个波形? 四、实验原理 1.ICL8038是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其内部框图如图13-1所示。它由恒流源I1和I2、电压比较器A和B、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电路等组成。 ![]() 图13-1 ICL8038原理框图 外接电容C由两个恒流源充电和放电,电压比较器A、B 的阈值分别为电源电压(指UCC+UEE)的2/3和1/3。恒流源I1和I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2>I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2断开,恒流源I1给 C充电,它的两端电压uC随时间线性上升,当uC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2接通,由于I2>I1(设I2=2I1),恒流源I2将电流2I1加到C上反充电,相当于C由一个净电流I放电,C 两端的电压uC 又转为直线下降。当它下降到电源电压的1/3时,电压比较器B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2断开,I1再给 C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若调整电路,使I2=2I1,则触发器输出为方波,经反相缓冲器由管脚⑨输出方波信号。C上的电压uC,上升与下降时间相等,为三角波,经电压跟随器从管脚③输出三角波信号。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是经过一个非线性的变换网络(正弦波变换器)而得以实现,在这个非线性网络中,当三角波电位向两端顶点摆动时,网络提供的交流通路阻抗会减小,这样就使三角波的两端变为平滑的正弦波,从管脚②输出。 1、 ICL8038管脚功能图 ![]() 图13-2 ICL8038管脚图 ![]() 2、实验电路如图13-3所示 ![]() 图13-3 ICL8038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内容 1.按图13-3所示的电路图组装电路,取C=0.01μf,W1、W2、W3、W4均置中间位置。 2.调整电路,使其处于振荡,产生方波,通过调整电位器W2, 使方波的占空比达到50%。 3.保持方波的占空比为50%不变,用示波器观测8038 正弦波输出端的波形,反复调整W3,W4,使正弦波不产生明显的失真。 4. 调节电位器W1,使输出信号从小到大变化,记录管脚8的电位及测量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列表记录之。 5.改变外接电容C的值(取C=0.1和1000P), 观测三种输出波形,并与C=0.01μf时测得的波形作比较,有何结论? 6.改变电位器W2的值,观测三种输出波形,有何结论? 7.如有失真度测试仪,则测出C分别为0.1μf,0.01μf和1000P时的正弦波失真系数r值(一般要求该值小于3%)。 六、思考题 如果幅值要连续可调?如何实现?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分别画出C=0.1μf,C=0.01μf,1000P时所观测到的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图,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列表整理C取不同值时三种波形的频率和幅值。 3.组装、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心得、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