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问一个问题,孩子当你是朋友吗?

 长庆wcqjs 2015-06-26

如果孩子并不需要跟爸妈做朋友,爸妈何必一厢情愿?不如善用当父母的权威,订下规范、给清楚的界限,不但能预防孩子误入歧途,还能减少亲子间的误解和磨擦。

这年头,爸妈都认为应该跟孩子做朋友。但是,“跟孩子做朋友”好像是爸妈这边才有的需求。孩子那边是从来不烦“怎么跟爸妈做朋友”的。


很讽刺,其实大人并没更重视朋友。大人生活重心是事业与家庭,朋友亲疏只求随缘。但是对孩子来说,跟谁好、不跟谁好却是天大的事,常常要敲锣打鼓昭告天下。缺朋友、朋友反目,经常深深困扰孩子。但绝不会有老师跟孩子建议:“那你就跟爸妈做朋友啊!”老师没这么傻的。
如果孩子并没要跟爸妈做朋友,爸妈何必一厢情愿?最常见的动机,是爸妈想多知道孩子的心事。这背后有权利意识:我曾经帮你把屎把尿耶,为什么你有心事不让我知道?

孩子越大在家里越沉默,从前爸妈还可以拿“知女莫若父、知子莫若母”自我陶醉。但现在有社交软件,许多爸妈都是一发出加友邀请,就被孩子封锁,不然就是爸妈设孩子为“挚友”,孩子却设爸妈为“点头之交”,只是不想让爸妈看到动态更新。


爸妈被封锁,常是自作自受。在孩子留言板上写“快去做功课,或把孩子幼时照片上传,这都犯了孩子大忌。你觉得孩子萌照可引人按赞,孩子却担心同学取笑。偏偏,爸妈常因为这类的无心之过,而丧失倾听孩子心事的特权。


多听、讨论,不刺探孩子隐私

如果你一向尊重他的自我领域,但他还是不愿跟你分享心事,这种状况的一大可能,就是他不认为跟你讲有何意义。孩子都渴望心灵导师,有办法做孩子心灵导师的爸妈却不多。一来,爸妈不习惯给引导式的问题(你觉得你不配合的话他会怎样),也无法不给人格评价(你太笨了,你遇到烂人)。更重要的是,心灵导师应该多听,而不是强探隐私。一旦孩子发现你曾经偷偷刺探他的隐私,就不可能当你是心灵导师了。


要让孩子知道你有资格做他的心灵导师,最好方式是寻找不涉双方私领域的话题。话题如果牵涉到孩子的兴趣与时间分配,或你的婚姻与婆媳关系,孩子往往已有主见。就算你讲的都对,他也会认为那只是你的看法,不代表你有智慧。


要展现你的世故,建议是使用当天的热门新闻。举例,从阿帕契女王这则新闻,你可以先说你最受不了哪种炫耀文,也请孩子说他受不了的有哪些。你们可以讨论炫耀与分享的区别在哪里。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把你知道的各种状况拿出来讨论,这样更能展现你走过的桥真的比他走过的路还多。


不过,孩子很多事不讲,也不见得是不觉得你有智慧。很可能,他就是自主性较强,想自己探索答案而已。事实上,孩子跟你无话不谈,也不见得是好事。阅历不足的年纪就什么事都问爸妈看法,心智年龄一定变晚熟,三十几岁还满口“我妈说、我爸说”。这种人也许是爸妈心目中的贴心孩子,却是别人眼中的妈宝。

有的爸妈会说,我没要探孩子隐私,也不要孩子崇拜我的智慧。但现在网络恶狼那么多,若孩子一堆事不让我知道,我担心他哪天惹到麻烦。

订规则比跟孩子做朋友实际

要防患未然,最好方式却不是跟孩子做朋友,而是帮他订一串行为准则。例如:别加任何陌生人为脸友、别在脸书上跟人呛声、别贴炫耀文等等。现今许多爸妈却不再给孩子订定行为准则。殊不知青少年容易人来疯,思考后果的能力经常很糟,因此爸妈一定要给规范。晚上几点前必须回家、每天可花多少时间上网、去哪些地方必须报备,这些事情不给规范,孩子顶多觉得你太忙都不管他而已,绝不会以为你在跟他做朋友。


爸妈又有个迷思,以为订规则会伤感情。正好相反,事先把界限讲清楚,只会减少误解和磨擦。孩子知道犯规就必须接受惩罚,你也可以节省力气骂他。重点是,他有时为了争取通融,就会主动来跟你解释他的计划,而不是你一直问,他还爱答不答。


专家一开始提倡“跟孩子做朋友”,绝不是要爸妈放弃给规范。专家应该是觉得爸妈不懂得倾听,不会经营亲子对话,才要爸妈学着跟孩子做朋友。只是,爸妈毕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权威角色,因此孩子才不可能当爸妈是朋友。爸妈应该在经营亲子对话之余,善用这种权威。强求跟孩子做朋友,则大可不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