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50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无疑是令人神往的,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件藏品,其中就包括数百件来自中国敦煌的绢画。这些绢画是100年前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王道士手上“买”回来的,以后就一直被单独存放在一个名叫“斯坦因密室”的库房里。 唐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画师们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画外,还将他们的信仰和虔诚绘在素绢之上,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宋初。当僧人们封闭藏经洞时,这些色彩绚丽、技法成熟的艺术珍品和文书、写经卷等一起码放其中。1900年,藏经洞被王道士重新打开,近千年的绢画大多保存完好。7年以后,英国人斯坦因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赞助第二次踏上了丝绸之路的探险之旅。在敦煌休整时,一个姓蒋的师爷告诉他藏经洞的事情。于是斯坦因用4个马蹄银(200两白银)廉价骗购了藏经洞敦煌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这些东西都是王道士从洞里取出的。也许是对价钱不太满意,他在拿绢画时多了一个心眼,专门挑那些破旧的塞给斯坦因,总共大概500件。王道士哪里知道,破旧意味着它们更古老更有价值。他给斯坦因的破旧绢画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绢画中的精髓。而剩下来较新的绢画也没有能留在中国,它们被法国人伯希和一扫而空,全部带回巴黎。那些画大多是五代和北宋时代的。 斯坦因将敦煌绢画的精髓全部带回英国,按照承诺,他要把其中的一部分交给资助方东印度公司。为了凑数,他甚至将一些完整的绢画一撕两半来充数。交给东印度公司的至今仍藏在新德里,尚未公开。而剩下的敦煌绢画就留在大英博物馆这个“斯坦因密室”中。千年绢画经过这一系列折腾已经脆弱不堪,从上世纪50年代起,英国人开始将它们一一装裱。但是当时他们不懂中国古绢画的修复和装裱技法,只是简单地将绢画一一贴在类似于牛皮纸的硬纸上。由于绢本身有伸缩性,粘贴时展开不够或过度,造成许多菩萨脸部身体变形。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