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省文科状元花落南通专访:她从不补课,每晚10点半睡觉,有什么秘诀?

 豆豆的智囊团 2015-06-26

'江海晚报'


江苏文科高考状元袁清晗


时隔5年后,江苏省高考状元再次花落南通中学。


继2010年江苏理科高考状元毛仕卓(总分436分)之后,今天,南通中学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高三11班班长袁清晗再次夺得“2015年江苏文科高考状元”的桂冠,总分418分。这也是南通中学历史上诞生的第7位省高考状元。



她特别擅长管理时间、制定计划



今天下午,当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张娟第一时间致电袁清晗的母亲时,得知小袁正在学习古筝,淡定的母亲等女儿古筝课下课后,才将这一喜讯告知。“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我隐隐感觉状元就是她!”张娟笑着说,袁清晗是自己教出的第一个状元,她感到十分自豪。在她眼中,小袁是一个勤奋、善良、乐于助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更是老师的好帮手。

袁清晗(右)和班主任张娟合影


袁清晗夺得文科状元,究竟有怎样的秘诀?张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她对时间的科学管理。每逢周末或者小长假,小袁都会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制定好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通过高效学习,赢得了时间上的主动性。同时,她善于举一反三,深化学习,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课后会进行拓宽思考,学得更细、更深。


张娟举了一个例子,袁清晗特别善于利用“边角料”时间,中午大伙都去吃饭,人多很拥挤的时候,她索性晚点去,先看会书,等人少了再去;做作业的效率也特别高,往往别人才做完作业,她已经早早做完后,又完成了一篇英语阅读理解。正是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袁清晗的成绩十分稳定,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她都发挥稳定,每次走出考场都笑容满面。


而袁清晗也自认为是一个善于制定计划的人。她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是:善于制定计划,适时总结反思。“我们文科生的逻辑思维一般不如理科生,但通过分类、归纳,举一反三,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制定学习计划方面,她认为也要做到劳逸结合,比如先做数学,再做语文、历史,换个脑子,换种思维,效果会更好。而在给同学讲解题目时,自己的思路也获得了重新构架,往往能发现一种新的思路。



她从不补课,每晚10点半就睡觉



袁清晗的妈妈丁爱琴是虹桥二中的化学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她和女儿互相尊重,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我们从不给她补课,每晚睡觉也不会超过10点半,她的自控能力总体很好。”


今年高考作文要求围绕“智慧”展开写作,在袁清晗眼中的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应该是一种境界,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她说自己的作文题目就是《做大智慧的人——给女儿的一封信》,这其实就是以母亲丁爱琴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为蓝本进行的创作。


“妈妈并没有要求我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只要求尽力做到最好,但对我的人格建树方面要求十分严格。”


何为大智慧呢?袁清晗认为:第一,不要在小细节上斤斤计较,大礼不辞小让;第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学会宠辱不惊;第三,要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人,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作文中,她还特别引用了作家三毛的一句话:“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以此激励自己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此外,她还在文中引用诗人蒋坦《秋灯琐忆》节选中的语录,“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其实是激励自己既然选择了刻苦学习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今天下午,袁清晗接受记者采访


她喜欢烧菜,还弹得一手好古筝



从初一开始到高三,袁清晗的业余时间都跟古筝有关,目前已经获得了古筝十级证书。“我最喜欢的曲子是《雪山春晓》,在音乐中能让我放松。”


除此之外,袁清晗还喜欢看书、练书法,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勃朗特姐妹、简·奥斯汀等,“这些女作家在她们那个时代勇敢地释放自己的才华,就像向日葵一样,是我的偶像。”


丁爱琴笑着补充,除了弹得一手好古筝,女儿还烧得一手好菜,最拿手的就是西红柿炒蛋,平时一有空,清晗都会下厨给父母烧菜,高考结束后更自告奋勇地每天在家当厨师。


从小到大,丁爱琴从未打骂过女儿,在她眼中,女儿是一个很有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姑娘,“她和90多岁的书法老师就是忘年交,还经常跟我起各种外号,我们为她感到骄傲。”


对于这次夺得高考文科状元的桂冠,袁清晗直言是“运气好”。事实上,这样的“好运气”在三年前就曾经青睐过她,2012年,就读于南通启秀中学初三(13)班的袁清晗以总分730分的成绩成为全市中考状元。


“其实同学们都很优秀,大家实力都差不多,我在学习方面最多只能说是一致踏踏实实的小蜗牛。”袁清晗坦言,自己的天资并不特别优秀,但自己是一直努力的那种人,算不上学霸、学神。


尽管头顶高考状元的桂冠,但袁清晗却并不以为然。“100个光辉灿烂的过去,都抵不过一个踏实努力的现在。”她说,状元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压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说明自己高中时代的圆满结束,现在应该放眼未来,做好自己。


尽管未明说青睐哪所高校,但袁清晗透露,希望能进入法律、金融方面的专业学习,也希望将来能在这些方面选择职业。



当年的中考状元,她曾自曝成功秘诀


2012年,南通中考状元袁清晗自曝成功秘诀:关注幸福,快乐学习。语文143.5分、数学149.5分、英语148.5分、物化148分、思史90.5分、体育50分——这是启秀中学袁清晗的中考成绩单,她以730分的高分摘取全市中考状元桂冠。谈及自己的成功秘诀,袁清晗微笑着说:“关注幸福,快乐学习。”


最爱生活中的小确幸

当年,袁清晗是启秀中学初三(13)班的团支书,语文课代表。爱好文学、文笔清新的她在省第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袁清晗非常欣赏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一篇小说《小确幸》,小确幸,实为生活中微小的确切的幸福。袁清晗说:“在我三年的初中生活中,小确幸伴我左右。”偶尔解出一道难题,面对同学们惊叹的目光,不免心生喜悦,她说,这是小确幸;一个鸟鸣悠悠的清晨,瞥见栽的盆景冒了花苞,嫩嫩得如同婴儿的面颊,她说,这也是小确幸。


凡事成功总以兴趣为基础

三年的初中生活,袁清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她说,“凡事成功总以兴趣为基础,倘若以学为乐,爱学善学,优异的成绩便触手可及。若还要深究,那便是注重课堂效率。老师往往在课上传授最精华的学习内容,你只需充分调动手、口、耳、眼、脑,勤记、善问、静听、细看、乐思,便能达到较好的听课效果。”


春日侍弄花草冬日为家人熬汤

袁清晗喜爱弹筝、练字、读书,喜欢在春日侍弄花草,在冬日为家人熬汤。在全国“母亲颂”杯软笔书法大赛中,她获得特等奖。她告诉记者:“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书法老师——杨茂林老先生。他年逾九旬,却不输潮流;他书法一绝,却兴趣广泛。他那对生活的热爱感染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对成长的困惑。他亲密地称我为‘小友’,认真地指导我的作品,在平淡的生活中给了我一份份精美的幸福。杨老师以身教重于言传的方式,为我树立了人生的标尺。”


“乐学、善学。”这是班主任张建霞老师对袁清晗的评价。在家长的眼中,袁清晗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对父母和老师常心怀感恩。


文字:冯启榕

图片:尤炼

编辑:楼房 宋久久

江海晚报
微信号:ntjhwb
分享到朋友圈丨点右上角···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