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注意到这个技术是在一年前,看到某文章说,一个外国人研发了让手机传输信号互相叠加,而产生倍增信号的的技术,当时还在担心各大运营商不让它落地。没想到一年后,已经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开展业务了。 这个技术到底强大在哪? 你的手机和别人的手机用同一个无线网上网,用的人越多,网络越慢,它的技术则是,用它的sim卡或者路由器后,人越多,上网速度越快。霸道吧!比如在展示的视频中,16台手机的实验环境下,如果16台手机同时工作,同样在5MHz频段下,pCell频谱效率比LTE高35倍。 pCell到底采用的是什么技术? 根据香农定理,容量受限于信道带宽和干扰。那么,是不是能够发明出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是避开无线干扰,而是“鼓励”无线干扰,利用无线干扰,从而提升频谱效率呢?pCell技术这是这么做的。 pCell技术专利的核心是DIDO(分布式输入分布式输出技术,pCell的原名),这一技术的关键是需要将“个人小区”连接到同一个“DIDOData Center”。需要发送的信息,首先传输到“Data Center“, 由“Data Center” 处理之后,每个“个人小区”协同发送信号。在WIFI环境下,网络服务器的数据是直接发到相应的AP,再由AP无线发射到接受终端。而PCELL技术多了一个DIDO Data Center ,数据不是直接发给相应AP,而是先发送到DIDO Data Center进行处理后再协同发送。 这个DIDO Data Center是关键,在这里实现了无线协同发射、编码集中处理和抗干扰技术。关于DIDO技术的具体细节,该公司并没有过多提及。查阅其技术白皮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测量目标用户与基站的多个DIDO分布式天线之间的链路质量,使用链路质量测量值来定义用户群集;测量定义的用户群集内的每一用户与每一DIDO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该测量的CSI对用户群集内的每一DIDO天线与每一用户之间的数据发射进行预译码。' 这里面涉及了复杂的抗干扰技术和基带编码原则,其实这也是无数通信人多年来不遗余力力求突破的梦想。所以,并不是pCell第一个想到的,事实上,这种想法在LTE技术里面也有,包括未来的5G技术,关键只是看谁先实现而已。 正是通过这个“DIDO Data Center”,pCell技术颠覆了传统蜂窝网络用户越多每个用户的无线数据速率就会越低的瓶颈,实现用户数不再对传输速率造成影响,每个用户都可以同时享用峰值速率。同时,无论用户设备处于pCell覆盖区域的任何位置,经过pCell处理后的信号与传统蜂窝小区中心的信号质量一样好,所以,pCell没有小区边缘和切换的概念。 当然,除了核心的DIDO技术,pCell的网络结构和传统蜂窝网络也有很大的区别,下图正是pCell的网络结构图: pCell组网采用C-RAN技术,无线接入点(pWave)或Artemis Hub(用于分布式天线)通过IP网络实现回传。而pCell数据中心(pCell Data Center)采用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Defined Radio ,SDR) 技术集中进行基带处理。 这里简单提一下C-RAN技术,C-RAN并不是pCell首创的概念,基带集中处理及射频拉远的C-RAN技术是未来通信的趋势,各大通信设备商都有自己的C-RAN技术。 由于C-RAN系统可以由普通的X86 CPU完成执行,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可以采用通用的X86服务器和10 GigE交换设备,所以,可以利用现成的一些数据中心来部署C-RAN datacenter,这样网络部署更加方便。加之pCell技术本身是”鼓励“干扰,不像传统蜂窝网络为了避开干扰而需要进行周密的网络规划和站址选点,pWave接入点可以放在任何地方,这不仅易于网络部署,而且节省大量网络建设成本。 不过,该技术要求手机更换新的SIM卡。此外,其还需要构建全新的天线。 PCell原理解释部分引用了公众号“网优雇佣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