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军选手Yu-Chien Tseng演奏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金牌决赛轮】

 晨屯 2015-06-27



Yu-Chien Tseng的曲目: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乐曲开始没有像古典协奏曲那样由乐队呈示主题,和门德尔松、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一样,独奏小提琴直接登场,唱出悲婉浪漫的主题,在气氛上很像是北欧沉静的湖泊山林,主题经过发展,音乐逐渐热情,第二主题明朗的激情预示着高潮的即将到来,小提琴华采乐段富于激情,是浪漫抒情的光彩照人之处。



第二乐章篇幅不长,是西贝柳斯所有作品里最优秀的浪漫曲,也是世界小提琴协奏曲里比较著名的柔板乐章之一。



第三乐章进入快板,是一首狂野放浪的舞曲,粗重、笨拙,被评论家称之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乐队与独奏小提琴之间展开竟奏,轮番歌唱,把乐曲一层层推向高潮,导向辉煌的尾声。


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1903年在一位名叫布梅斯特的友人的影响下创作而成的。此时,西贝柳斯正在欧洲各国漫游、拜访和学习,摸索自己今后创作的方向;他的音乐一如既往仍旧充满了爱国情怀,只是变得更加细腻,更加含蓄,并开始摆脱民族主义风格,逐渐融入二十世纪音乐潮流之中。


这首协奏曲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可能是由于西贝柳斯认为协奏曲创作过程和发表都太仓促,所以在首演后立刻收回修订,所做的修改篇幅之大几乎使之成为了一部新的作品。这样,1905年,在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下,修订版在柏林做了首演,演出非常成功。我们现在听到的通常就是这一修订版本,而第一版本也偶有演奏。



Yu-Chien Tseng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6岁受邀与台北市立乐团合作协奏曲,9岁时已经获得三个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2008年进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Ida Kavafian教授。


11岁的时候荣获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三名,萨拉萨蒂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最佳萨拉萨蒂作品演奏奖。2010年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Dr. Enrico奖和最佳帕格尼尼协奏曲演奏奖。2011年获得韩国Isang Yun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Isang Yun作品演奏奖。18岁时,在2012年的比利时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五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