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那些人儿(二)

 张官营老军 2015-06-27

燕召公姬奭

成王年幼时,姬奭为三公。①

决狱棠树下,尽职朝廷中。②

外迫蛮貉近,内交齐晋通。③

人民作甘棠,怀念燕召公。④

①周武王灭纣,封姬奭于北燕,为燕召公。周成王即位,齐太公、鲁周公、燕召公辅政。燕召公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中的太保。

②燕召公常常到乡邑(乡村)去巡视(调研),在棠树下问案决狱,很得老百姓的信赖(爱戴)。燕召公曾怀疑鲁周公的行为(当国践祚)。周公作《君奭》一文向召公陈述隐情,使召公释疑。在朝廷中,燕召公处处以身作则,使百官各居其职,和谐有为。

③燕国外与蛮、貉相迫近,内与齐、晋相交通,地理位置不太好,人事很复杂。但在召公及其后代的治理之下,也曾雄据一方。蛮、貉:贬称少数民族。

④召公逝世后,人民作《甘棠》诗篇,反复表示勿伤其棠梨树,以怀念召公。(《甘棠》在《诗经·召南》里。原文: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译为:葱茏杜梨树,请勿去砍伐,召伯曾居住。葱茏杜梨树,请勿去折断,召伯曾停歇。葱茏杜梨树,请勿去弯曲,召伯曾停驻。甘棠:杜梨树。蔽芾:树木葱茏貌。翦:即剪。茇、憩、说:同为暂时滞留之意。败:折枝。拜:屈枝。)

附:燕国国君小档案

召公(奭)——(九世)——惠侯——釐侯——顷侯——哀侯——郑侯——穆侯——宣侯——桓侯——庄公——襄公——桓公——宣公——昭公——武公——文公——懿公——惠公——悼公——共公——平公——简公——献公——孝公——成公——湣公——釐公——桓公——文公——易王——燕哙——子之——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今王(喜)。

管叔姬鲜   蔡叔姬度

管蔡二叔相武庚,一同治理殷遗民。①

不守本份谋作乱,蚍蜉撼树惹祸根。②

①周文王有十个儿子: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武王“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②《史记》载:“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附:蔡国国君小档案

蔡叔(度)——蔡仲(胡)——蔡伯(荒)——宫侯——厉侯——武侯——夷侯——釐侯(所事)——共侯(兴)——戴侯——宣侯(措父)——桓侯(封人)——哀侯(献舞)——缪侯(肸)——庄侯(甲午)——文侯(申)——景侯(固)——灵侯(般)——蔡公(弃疾)——平侯(庐)——悼侯(东国)——昭侯(申)——成侯(朔)——声侯(产)——元侯——侯齐。(为楚惠王所灭)

曹国国君小档案

曹叔(振铎)——太伯(脾)——仲君(平)——宫伯(侯)——孝伯(云)——夷伯(喜)——幽伯(强)——戴伯(鲜)——惠伯(兕)——穆公(武)——桓公(终生)——庄公(夕姑)——釐公(夷)——昭公(班)——共公(襄)——文公(寿)——宣公(强)——成公(负刍)——武公(胜)——平公(须) ——悼公(武)——声公(野)——隐公(通) ——靖公(露)——伯阳。(为宋景公所灭)

陈胡公妫满  杞东楼公

武王克殷求舜后,得之妫满封陈侯。

舜德如山享祭祀,绵延不绝夏殷周。①

武王克殷求禹后,得之东楼封杞侯。

禹德似岳享祭祀,绵延不绝夏殷周。②

①陈胡公妫满,虞舜的后代。周武王时封妫满为陈胡公,承担帝舜的祭祀。舜德至大,享受夏殷周三代祭祀。

②杞东楼公,夏禹的后代。周武王时封东楼公于杞,承担夏禹的祭祀。禹德至大,享受夏殷周三代祭祀。武王让虞舜、夏禹的后代分担祭祀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继绝世”,是有德的表现。

附:陈国国君小档案

胡公(妫满)——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公(圉戎)——幽公(宁)——釐公(孝)——武公(灵)——夷公(说)——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利公(跃)——庄公(林)——宣公(杵臼)——穆公(款)共公(朔)——灵公(平国)——成公(午)——哀公(弱)——惠公(吴)——怀公(柳)——湣公(越)。

杞国国君小档案

东楼公——西楼公——题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姑容)——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悼公(成)——隐公(乞)——釐公(遂)——湣公(维)——哀公(阏路)——出公(敕)——简公(春)。

卫康叔姬封

周公兴师杀武庚,

乃封康叔做卫君。①

卫君谨遵周公教,

治国之道务爱民。②

①周公代理成王行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与武庚谋划作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兴师讨伐,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封康叔做卫国国君,统领殷代遗民。

②康叔既为卫国国君,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篇诰辞(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告诫康叔“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康叔到卫国后,谨遵周公的教诲,“能和集其民,民大悦”。

附:卫国国君小档案

康叔(姬封)——康伯——考伯——嗣伯——榅伯——靖伯——贞伯——顷侯——釐侯——共伯(馀)——武公(和)——庄公(扬)——桓公(完)——宣公(晋)——惠公(朔)——黔牟——惠公(朔)——懿公(赤)——戴公(申)——文公(燬)——成公(郑)——穆公(遫)——定公(臧)——献公(衍)——殇公(秋)——襄公(恶)——灵公(元)——出公(辄)——庄公(蒯聩)——悼公(黔)——敬公(弗)——昭公(纠)——怀公(亹)——慎公(颓)——声公(训)——成侯(遫)——平侯——嗣君——怀君——元君——君角。(秦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宋微子  箕子  比干

纣王无道纵酒色,

微子数谏听不得。①

箕子预测象箸弊,

比干喋沥七窍血。②

肉袒膝行军门告,

麦秀诗斥狡僮贼。③

圣人也称殷三仁,

一野一奴一死节。④

①宋微子名启,殷纣王的长兄,周成王时封为宋国国君。纣王沉湎酒色,荒于朝政,微子屡次进谏,纣王不听。于是微子逃亡在外。

②箕子,纣王的亲戚。纣王开始用象牙做筷子。箕子叹息说:“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箕子预知纣王奢侈淫乱,直谏无用,于是“被发佯狂为奴,鼓琴自悲,传之曰《箕子操》”。比干,纣王的亲戚。他见箕子为奴,就说:“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③武王已灭殷纣,微子带着祭器,直达军门,露出身子,绑了手臂,跪着前行,请求武王“勿绝殷祀”。箕子朝见周王,经过殷朝的故都,看见宫室毁坏,长着庄稼,黯然伤心,写下《麦秀之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他把纣王比作狡僮,指斥狡僮误国误民。

④孔子称颂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之三仁”。武王封微子为宋国国君,封箕子为朝鲜国君,比干却早已死争而尽忠节。“三仁”的结局虽不同,但青史留下美名很是一致。

晋唐叔姬虞

手捏虞字来世上,

削桐成珪封于唐。①

启以夏正疆戎索,

垄生嘉禾现瑞祥。②

①姬虞,字子干,史称唐叔虞,为晋国的始封诸侯。姬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他的母亲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后世被尊为圣母。传说,姬虞出生时,手上有一个“虞”字,因此名“虞”。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用桐叶削成珪的样子递给叔虞,说用这个东西分封叔虞,史官记下来了,请成王择吉日,分给叔虞封国。成王说是玩,不能当真。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成王只好把唐国封给了叔虞。唐国在现在的山西南部冀城、曲沃、绛县之间,汾水浍水流域,是一个依山枕水、美丽富饶的地方。

②周成王在盛大的策封典礼上,封赠姬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沾洗之钟等名贵器物,以及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性贵族人口,并“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去教导夏民,以戎法治理戎人。这是周天子给姬虞规定的施政方针。唐国地处夏人的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唐国一带的叛乱刚刚平定,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法治理夏戎人民,维护夏代以来传统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暂不实行周公制定的那一套新的礼乐制度和井田制度。姬虞受封治唐,执行了既定方针,农业牧业得到发展,政绩斐然可观,“感召”上苍,田里长出“异苗同颖”的穗株,即“嘉禾”,显瑞祥之兆,丰收在望。

楚子男熊绎

荜路蓝缕处草莽,

桃弧棘矢御邪瘴。①

跋涉山林事天子,

开辟荆山居丹阳。②

庄王问鼎王孙满,

平王纳媳斩忠良。③

怀王入秦扣留死,

负刍无力挽狂澜。④

①熊绎,颛顼高阳的后代,姓芈氏,楚国的开创者。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子男之田为五十里)。熊绎时的楚国还是一块蛮荒之地。他必须艰苦创业,才能繁衍生息。荜路:柴车。蓝缕:破衣。乘柴车穿破衣,身处草莽,开辟山林。桃弧:桃木制的弓。棘矢:棘枝制的箭。用简易的工具(武器)与禽兽格斗。御邪瘴:可以避邪消灾。

②出没于山林之中,忠诚周王的嘱托,开辟荆山取农副产品,营建丹阳为安居之所。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丹阳:湖北秭归东南。

③楚庄王熊侣八年,“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有轻视周王朝之意。楚平王熊居(弃疾)二年,派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媳妇。平王见秦国女子漂亮,就自己娶了,再给太子建媳别的女子。四年之后楚平王囚杀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尚。

④楚怀王熊槐三十年,秦昭王将楚怀王骗至秦国,扣留下来,强迫楚怀王割地。三年之后,楚怀王病死于秦国,楚国人悲怜。此后,楚国与秦国时战时和,但楚国势力越来越弱。到了楚王负刍五年,秦王派王翦、蒙武灭掉了楚国,将楚地分为三郡。

越王勾践

禹之苗裔封会稽,夫椒一战丧军旅。①

称臣唤妾献宝器,卧薪尝胆待时机。②

围攻姑苏夫差死,会盟齐晋周王赐。③

长颈可与患难共,鸟喙莫教享乐齐。④

①勾践,夏禹的后代,其先人“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二十几代后,传到允常的手里,与吴王阖庐结怨。允常死之后,勾践继位为越王。吴王阖庐听说允常死,便兴师伐越,在檇李这个地方被吴兵射中,病痛而死。临死,遗嘱儿子夫差报仇。第二年,越王勾践兴师伐吴,在夫椒这个地方被吴兵打败,只剩下五千兵力困守会稽。

②勾践困守会稽,派文种告诉吴王夫差:自己愿为臣子,妻子愿为妾奴,听候吴王差遣。夫差没有答应。文种又为勾践献美女和宝器给吴国太宰伯嚭,托伯嚭在吴王面前替勾践请求赦免,吴王夫差终于答应了,勾践得以活命。勾践夫妇在“为臣为妾”的过程中受尽了凌辱,吃尽了辛苦。他们的“忠心”感动了吴王夫差,放他们回国。勾践回国后,“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劳”。他叫范蠡治军,文种立政,随时准备报仇雪耻。

③十年之后,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国内空虚之机,兴师伐吴,杀了吴国太子。再过四年,勾践又兴师伐吴,将吴王夫差围困于姑苏山上达三年之久,迫使夫差自杀身亡。随后,勾践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④范蠡认为:“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范蠡在勾践灭吴之后逃离而去,在齐国海边耕田煮盐致富,后来在陶都(江苏省宜兴市)经商致富,号“陶朱公”。

郑桓公姬友

厉王少子初封郑,

河洛之间便民生。①

只因不遇英明主,

骊山青冢裹冤魂。②

①郑桓公姬友,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姬友于郑国(陕西华县以东)。姬友到郑国,制定了很多便民方略(措施),当地民众很爱戴他。

②姬友由于政绩突出,口碑又好,周幽王调任他为周王朝(中央部门)的司徒(官名,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劳役。与“司马”、“司空”合称“三司”)。可是周幽王是一个花花公子,他为博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犬戎真的杀来了,却无人援手。结果周幽王和姬友都被犬戎杀害于骊山之下。

赵武灵王赵雍

胡服骑射反古制,

穿越邻国全无敌。①

消弭秦国皮外癣,

拔除中山肉中刺。②

自号主父专军事,

诈充使者观秦棋。③

不立长子立幼子,

饿死沙丘嗟何急!④

①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295年),名雍,战国时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为了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也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武灵王决定穿胡服习骑射,与朝中群臣商议,只有楼缓、肥义、仇液赞同,大多数人都反对,为了说服大家,他说:“反古未可非,循礼未足多。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最后定下了胡服骑射的国策。为了证明胡服骑射的强兵效果,武灵王率领精锐部队,从南至北穿越中山国,如入无人之境。他又继续从赵国与楼烦的边镇无穷之门(河北张北南)穿越楼烦和林胡的势力范围,向西折向黄河,渡过黄河,登上西侧林胡人长期活动的黄华地带。这次军事旅行,他与敌国游牧民族骑兵发生多次战斗,无一败绩。这是极富传奇性的政治活广告,极大地增强了赵国军民对胡服骑射的信心和向往。

②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5年趁秦国内乱,西渡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对秦国造成严重的压迫之势。后来又攻取了云中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消除了秦国对赵国的不利因素。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了对中山国的进攻。公元前296年,终于灭掉了中山国,拔掉了楔入赵国版图的“肉中刺”。

③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传位给赵惠文王赵何,任命肥义为赵何的相傅。武灵王自号“主父”专心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国内的政治经济事务全交给儿子及大臣负责。公元前298年,武灵王向秦王施压,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楼缓入秦时,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进入秦地,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为以后攻秦时所用。楼缓入咸阳,会见了秦国许多大臣,武灵王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了解。武灵王在离秦国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昭王和宣太后,了解其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宣太后和秦昭王对武灵王深窥秦政大感忌惮。

④赵武灵王二十岁,娶韩国女子为夫人,生子赵章。十年后又娶吴娃为妻,生子赵何。赵章是长子,赵何是幼子。武灵王偏爱吴娃,立赵何为赵惠文王,封赵章为安阳君。公元前295年,主父和他的儿子赵章、赵何同游沙丘,住在沙丘宫内。兄弟反目相攻,结果赵章被杀,主父饿死,成为千古悲剧。

魏文侯姬都

任用西门治邺郡,

师从子夏学经艺。①

武卒演武扩疆域,

盐池产盐获丰利。②

劳食功禄赏贤能,

躬耕细作尽地力。③

父子兄弟不足恃,

君欲治国从身始。④

①魏文侯姬都(也叫魏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403年,正式成为诸侯之一。魏文侯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视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吴起和李悝来自卫国的平民;乐羊、西门豹来自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魏文侯曾委任西门豹治邺。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是抑制赵国南进中原与魏国争利的战略据点。漳水经常泛滥涌向邺地,老百姓深受水灾之苦。西门豹入邺后,巧妙地制服了当地的三老和廷椽,废除了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开渠灌田,经济复苏,政绩卓然。魏文侯拜卜子夏(孔子的学生)、田子方、段干木为老师,学习儒家经典艺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建立起西河(黄河与洛水间)学派,对魏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有很深的积极影响。

②为了保疆扩域,魏文侯任命吴起、子击等人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武卒,要求武卒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到达战场能立即投入战斗。魏国境内有当时著名的盐池(在山西运城),盐池产的盐销往周边的国家获利颇丰,是魏国的重要收入。魏文侯用盐业的收入供给军费开支。

③魏文侯对劳苦功高的人,一定予以奖赏,对贤能之士尊重有加。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拓者,他重用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政策,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④魏文侯曾问狐卷子:父、子、兄、弟、臣能够依赖吗?回答都是:不能!狐卷子还说:“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意思是: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

韩献子韩厥

朝升暮杀无私党①,

秘保赵家烟火香②。

因功获拜六卿首③,

开拓韩氏子侯王④。

①韩厥,春秋时期晋国上卿。晋灵公时,赵盾推荐韩厥为中军尉,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依法处死。有人为他担心说,韩献子朝升暮杀,元帅肯定不会饶恕他。赵盾不仅没有加罪,反而赞扬他不党不私的高尚行为。

②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要诛杀赵氏一门。韩厥提出异议,劝赵朔(赵盾之子)逃走。程婴保住赵氏孤儿于深山之中,韩厥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外泄。直到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韩厥才将赵氏孤儿赵武举出以续赵氏烟火。

③韩厥之功:晋灵公、晋景公、晋厉公时,韩厥担任中军司马、中军主将、中军元帅,在晋秦河曲之战、晋齐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中,屡建战功。韩厥的政治主张是素朴的人民本位的思想。他建议齐景公将都城从绛(山西冀城县东南)迁到新田(山西侯马),因为那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晋设六卿(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之位,韩厥位居第一,号称“献子”。

④韩厥因为立德立功,开创了韩氏后代的尊显爵位:子爵——宣子、贞子、简子、庄子、康子、武子;侯爵——景侯、列侯、文侯、哀侯、懿侯、昭侯;王位——宣惠王、襄王、釐王、桓惠王。景侯时,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田完 田乞 田和田因齐

观国之光宾于王,凤凰蜚齐五世昌。①

小斗收税大斗贷,扶贫济困德渐彰。②

放逐康公海中岛,自称太公代齐姜。③

毁得上赏誉加戮,以人为宝霸东方。④

①田完,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出生时,周太史卜得一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这可以看到国家的荣光,利于做天子的贵宾。陈完与陈宣公的太子御寇是好朋友。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就借故杀了太子御寇。陈完恐祸及己,就逃到齐国。齐桓公很欣赏陈完的才华,欲拜他为上卿,但陈完不肯接受,于是改任他为工正(掌管手工业的官职),封田邑为他的食邑,陈完就改姓田氏。凤凰蜚齐:指陈完逃到齐国去。五世昌:到田完第五代田乞时昌盛发达起来。

②田乞为齐景公大夫,他以小斗收税大斗放贷的扶贫政策赢得民心。田乞因立齐悼公而拜相,由此控制朝政。晏婴出使到晋国,与叔向私语说:“齐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田氏的手里。”

③田和是田完的第九代孙。公元前391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之上,自立为齐君,号“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请魏文侯传话给周天子立为诸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齐国姜氏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④田因齐是田和的孙子,继父田午之位为齐威王。继位后九年,齐国上荒下嬉,内乱外患,国将不国。齐威王被淳于髡一激(国中有大鸟的隐喻),振作起来,招见七十二位县令,重赏了被左右诋毁却颇有政绩的即墨大夫;惩办了被左右赞誉却毫无政绩的阿城大夫;还把人才提高到国宝来认识,重用驺忌、田忌、孙膑、檀子、朌子、黔夫、种首等人;内修政事,外御强敌,使齐国变得最强大,自称为王,雄霸东方,号令天下。

孔 子

从小陈俎豆,崇周习礼仪。①

我岂瓠瓜哉,焉系而不食?②

学道不倦怠,诲人不厌息。

乐以忘忧愤,不知老将至。③

一旦为宰辅,四方皆则之。④

困厄陈蔡间,发愤著六艺。⑤

四体不勤劳,五谷不分析。⑥

太山毁坏乎,梁柱摧折兮;

天下无道久,莫能宗于予。⑦

常人没则已,至圣仰行之。⑧

①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是: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崇尚周代的礼乐,他说:“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代的礼乐借鉴了夏、殷两代,文采斐然啊。我依从周代的礼制。俎豆: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②孔子说:“我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我哪能是瓠瓜呢,怎么可以挂在那里而不能食用?表明孔子希望从政,有更大作为。瓠瓜:一种圆筒形的草本瓜果。

③孔子自评其人格:“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我)学习道德一点儿也不感到倦怠,教导别人一点儿也不感到厌烦,发愤著述废寝忘食,安贫乐道忘却忧郁,简直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

④孔子51岁时,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掌管刑事),“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6岁时,“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与之以归”。可见他是很有治国才能的。

⑤孔子曾在陈、蔡两国讲学。“吴伐楚,楚救陈,军于城父,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他与弟子编撰六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⑥一天,子路遇见一位“荷蓧(古代除草用的农具)丈人”,问:“您见着孔夫子吗?”丈人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还想问,丈人已不睬,“植其杖而芸”。

⑦孔子73岁,病的很厉害。子贡看望孔子。孔子叹息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流泪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⑧司马迁说:历代做君王的人,或者是“贤人”,生前荣耀得很,可是死后就很少有人提起。孔子就不同了,他虽是个“布衣”,死后二百多年,就是天子王侯也得向他顶礼膜拜,向他学习看齐。就像《诗》里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令人敬仰,大道值得遵循)。没:通“殁”,死亡、寿终。至圣:圣人中的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