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痰当先 话说温胆 论温胆汤的产生衍化与现代

 lufu1118 2015-06-27

摘要:温胆汤作为治痰祖方,首见于《集验方》因其药简效宏,千百年来,救治患者无数,倍受医家所喜爱。历代医家多有延用,时至今日,更是多有发挥,兹将其产生演变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Abstract : Wen Dan Tang , as a main prescription in treating for phlegm was first found in Jiyanfang . For it has just several simple medicines but a great effect , wen dan tang has saved the lives of countless patients , and it is loved specialy by doctors . In the history , mang famous doctors have used it in clinic . Nowadays , it has been developed well . Here , I will introduce its origirs , variation and climical application as follows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关键词:温胆汤 产生衍变 现代临床应用

1 方剂渊源

  据《中医方剂大辞典》记载、以温胆汤命名而药物组成不同的方剂共有13首。唐代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十七中收录了温胆汤,并标明其方引自《集验方》,云“《集验》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方”。可见《集验方》为最早记载温胆汤的方书,考《集验方》为南北朝名医姚憎垣所撰,该书在靖康之后亡佚。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卷十二,胆虚实篇中对温胆汤的记载与《外台》相同,虽未标明引自《集验方》.但宋嘉祐4年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普据《集验方》校《千金》,所以现存最早记载温胆汤的方书当为南北朝的《集验方》,后为《外台》及《千金》所转载。

  《集验方》温胆汤的药物组成为:“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茄二两,枳实两枚(炙),甘草一两(炙)。”温胆汤用治胆气虚寒而致虚烦不得眠之证。胆寒气郁,痰湿内停,胃气失和为本方证的病机要点。生姜辛温,入胃经,具有温胆舒郁、散寒化痰之功,用量为四两,是方中其他药物用量的3倍一4倍,当是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君药。半夏主入脾胃经,能和胃气而通阴阳,又可燥湿化痰为臣。二药相须为用,既散寒饮,又温胆寒,使胆腑得温.胆气得舒,胃气得和,夜寐得安。橘皮祛湿化痰,枳实化痰除痞,二药还具宽中理气之功,使气行木达.气顺痰消;胆内寄相火,胆郁易致蕴热,故佐性凉之竹茹.其药量为方中温性药物用量的1/6,使全方温而不热,三药合而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扶助正气,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配伍,共奏温胆和胃,理气化痰之功。

2 温胆汤的变革与开拓

  《集验方》之温胆汤流传于宋淳熙年间.为陈无择(陈言)名著《三因方》卷九、卷十所转引。并且在药味组成及适应症方面发生了改变。此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抟,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或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甘草一两,白茯苓一两半,生姜五片,枣一个组成。本方可看作是由《集验方》温胆汤减生姜量,加白茯苓、大枣而成。在药味及用量上较之原方生姜用量大减。使生姜在方中已不再是温胆散寒化痰的君药,而是与大枣相配,调和营卫的佐使药;竹茄性味甘寒,在全方中用量比例增加,在方中的作用由原方的佐药变为起清胆和胃作用的君药。增加一味茯苓健脾祛湿,以杜生痰之源。经过如此变化,全方功效也由原来的温胆和胃、理气化痰变为清胆和胃、理气化痰。方证主要病机也从胆气虚寒转变为胆郁痰阻。

  总之,全方变革,用心良苦,药仅一味增减调改,便注入了原方新的活力,拓宽了适应证,提高了疗效。医家们在临床中也逐渐习用《三因方》之温胆汤而忽略《集验》之所载,现今所提及的温胆汤则多指《三因方》之温胆汤。不仅如此,后世医家还在《三因方》温胆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多有发挥。

2.1《世医得效方》之温胆汤 方由《三因》温胆汤加人参一味,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治惊悸自汗,遇事易惊。如未效加远志、五味子、酸枣仁。

2.2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方由《得效温胆汤》。证治末效所加味药合之,冠以“十味”方名。功能:清胆除烦,宁心安神。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并治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2.3 加味温胆汤 (《万病回春》) 方由《三因》温胆汤加人参、五味子、酸枣仁、远志、熟地而成。锉散,姜、枣、煎服。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2.4蒿芩温胆汤 (《通俗伤寒沦》) 方由《三因》温胆汤加青蒿、黄芩,碧玉散(包煎)而成。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痞作吐,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等,邪在少阳兼有痰热之证者。

2.5导痰汤 (《济生方》) 方由《三因》温胆汤去竹茹加南星而成。方中南星专主经络风痰.以助半夏祛痰,增枳实以行气消结。功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一切痰厥,风痰偏胜者,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助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饮食不思,坐卧不安。

2.6 苍莎导痰丸 (《万氏妇科》) 方由导痰汤加香附、苍术而成,生姜汁浸面蒸饼为丸。方中香附(又名:“莎草子”)素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美誉,行气解郁,和血调经;苍术,燥湿健脾,治生痰之源,共为君药,导痰诸药均为佐使。功能:行气导痰,祛痰通脉。主治:妇女形肥,痰滞经闭,不孕诸证。

2.7涤痰汤 (《奇效良方》) 方由《世医》温胆汤合导痰汤,再加菖蒲而成。方中人参扶正,菖蒲芳香开窍,化浊和中。功能:豁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2.8 清心温胆汤(《杂病源流犀烛》) 方由涤痰汤加黄连、麦冬、白术、远志、香附、当归、白芍、川芎等而成:功能:涤痰补虚。主治:心脏虚损,气血不足而致的癫痫证。

3 当今痰证增多的原因

  在本人近一年的临床实习中感到当今痰湿所至疾病增多,许多疾病都从痰论治。以下就是本人对当今痰证增多原因的探讨。

古人认为,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只就病看病。上要观天,下要察地,中要分析人事。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疾病发病就有不同的特点。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达的科技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人类的健康带来负面作用。

先谈“天”。今日之“天”已非古时之“天”。工业文明的发展,数以千亿吨的烟尘废气涌入大气层,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加上过渡的森林开垦,造成气候异常,灾害频繁。从中医来看,清阳为天,但如今浊热壅滞,苍天之气不清不净,加之贼风数起,故肺气先病,失其清肃,久而不解则痰浊壅肺之病多矣。浊害清空,头目诸窍壅塞,诸如鼻炎,咽炎,头痛之病蜂起。一言蔽之:清阳不清。

  再谈“地”。今日之“地”亦非古时之“地”。在城市,高楼林立,厂房棋布,工业废水横倾江河。人们所住所行皆为金石器物,所食所衣皆不离化工原料。在乡村,采伐过度,土壤板化,水土流失严重。从五行而言,火、金、土独旺,而水木不足,清秀不济,而浊滞有余。人处天地气交,大地如生身慈母,滋育万物,而今,金石与污浊渗溢遍地,在人而言,脾气先失健运之机,气机先滞,有不病痰湿乎?一言以蔽之,浊阴不运。

再谈人事。从饮食上说,当今食物多依化肥提高产量,但化肥并非有生之机,虽能充形,不能育精,只能助瘀生痰。且当今饮食之中多夹杂含有各种化学物质,扰乱脾胃之气,久则使气机不和,多有痰湿之患。另外,现代之西药多寒凉抑遏之品,非但伤正气,且多使邪气闭陷难出,以痰相结则更纠缠难解。而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过度,运化不及,又为痰湿开启源路。再者,脑力劳动的增加,使思虑耗血,夺伤脾之母气,益助痰生。

综观三者,无不与痰湿关系密切。可见当今痰湿之为病又何以不会增多呢?

4 温胆汤适应证的临床表现

  温胆汤作为治痰祖方,其适应证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症候群。

4.1 痰阻气滞证候群 痰湿或痰热阻于脏腑经络,引起气机升降失调,阻于心脏则胸闷,咳嗽等;阻于脾胃肝胆则呕吐、呃逆、纳呆、口苦、脘胁胀痛等;阻于肾、膀耽则见尿短涩等;阻于经络则头痛头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4.2 痰扰心神证候群 痰湿或痰热上扰,引起情志精神失常.症见心烦不安、心悸、失眠、眩晕、癫痫、发狂等。

5 温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由于痰湿所致疾病日益增多,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日趋扩大。曾有文献统计显示,以温胆汤为基础加减可治疗的疾病有148种之多。

5.1 精神性疾病 ①柴芩温胆汤(加柴胡、黄芩)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②桃红温胆汤(加桃仁、红花)治头痛、脑动脉硬化症;③栀豉温胆汤(加山栀、淡豆豉、炒枣仁、合欢皮)治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④柴前温胆汤(加柴胡、前胡、炒枣仁、黄连)治失眠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

5.2 神经系统疾病 ①芩连温胆汤(加黄芩、黄连)治高血压、神经性耳鸣;②桑蒺温胆汤[加桑叶、白蒺黎、菊花、双花]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耳源性眩晕③酸天温胆汤(加酸枣仁、天竺黄、远志)治癫症、狂症。

5.3 心脑血管疾病 ①参芪温胆汤(加党参、黄芪)治冠心病、心房纤颤;②砂檀温胆汤(加砂仁、檀香、丹参、菖蒲)治冠心病伴心绞痛;③生脉温胆汤(加党参、麦冬、五味子)治冠心病室性早搏、心源性休克;④桑菊温胆汤(加桑叶、菊花、黄芩)治高血压病;③失笑温胆汤(加五灵脂、蒲黄、党参、丹参、薤白)治冠心病、心绞痛。

5.4 胃肠道疾病 ①四君温胆汤(加党参、白术)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②建中温胆汤(加黄芪、桂枝、白芍)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痉挛;③左金温胆汤(加黄连、吴萸、苏梗、元胡)治慢性胃炎、溃疡病;④芩翘温胆汤(加黄芩、连翘、黄连、山栀)治急慢性胃炎、胆囊炎;③硝黄温胆汤(加大黄、芒硝、全瓜蒌)治温热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习惯性便秘。

5.5 其他疾病 ①五子温胆汤(加苏子、白芥子、莱服子、葶苈子、五味子)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②三黄温胆汤(加黄芩、黄连、大黄)治泌尿系统感染、尿毒症;③决泽温胆汤(加草决明、泽泻、首乌、山楂)治高粘滞血症;④射牛温胆汤(加射干、牛蒡子、连翘)治梅核气、慢性咽炎⑥香桃温胆汤(加香附、桃仁、红花、苍术、焦三仙、鸡内金)治闭经。

参考文献:

1. 方永奇.从温胆汤的方证看痰证实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

2.张纲.岂止“温”胆,并“温”五脏.北京中医.1996;(15):2

3.李明.温胆汤考探.国医论坛.2001;(16):6

4.郑佳新.温胆汤主治“虚烦不得眠”辩证发微源流考.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2;(8):1

5.龙治英.温胆汤的衍化和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96;(12):6

6.陈火花.温胆汤的衍化和临床应用.中医药研究.2002;(18):2

7.张年顺.温胆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

8.钟剑.温胆汤源流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