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治则: 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药物组成: 连翘20g、寄生30g、续断30g、鸡血藤30g、牛膝30g、秦芄20g、威灵仙30g、枸杞30g、桂枝15g、白术15g、茯苓30g、制附子15g、木香6g、红花10g、黄芩15g、千斤拔20g。 随证加减: 风重者加青风藤30g、海风藤15~20g。 湿重者加薏苡仁30g、泽泻15g。 寒重者加干姜10~15g、北细辛6g助附子祛寒,并适当增加制附子量。 化热者附子减量或不用,加七叶一枝花、银花各30g。 久病指趾关节肿胀者加守宫、地龙、乌蛇。 久病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肾阳不足者加鹿角片。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连翘减半并去黄芩,加山药15g、谷麦芽各30g。 用法:每剂两煎,每煎一小时,共煎取药汁500ml,每次温服100ml,每日3次,饭后服。药渣再煎取热汁,每晚泡手足,每剂泡两晚。汤剂用于症状显著期,缓解期适当增加剂量,制成小水丸,每次服6~10g,每日2~3次,饭后服。30天为一疗程。连用1~3疗程。 适应症: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关炎”)各阶段的治疗,随证加减应用,具有控制炎症、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防止畸形的作用。 方剂来源: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研究中心、天津市中医研究所风湿寒病研究室王兆铭研究员经验方,原名为“类关炎基本方”。因类关炎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所论“历节病”和《济生方》中论五痹历节之“白虎历节”极为相似,历代医家已认识到,历节虽属痹病范畴,但又有别于一般的痹病,王兆铭研究员认为以往有“尪痹”、“顽痹”之称,但纵观历史文献,以“历节”一词来形容类关炎更为贴切(注),故笔者将该方名为“历节蠲痹汤”,并在临床应用中对药物、药量略有改变,随证加减项下增加了后三项(临床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个体差异还可以有其他加减)。用法由原每剂两煎服两次(原服法有患者诉承受不了)改为分服5次,每日3次,并增加了药渣再煎取热汁泡手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