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纺织大王吴昆生旧藏张大千《文会图》

 阴山工作室 2015-06-28


上海纺织大王吴昆生旧藏张大千《文会图》

张大千 文会图 设色纸本 成交价3480万元


【作品鉴赏】

“文会图”是历代都有名作传世的题材,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丘文播《文会图》、北宋赵佶的《文会图》、明王绂的《山亭文会图》等,不仅是考察当时衣冠服饰、器具文明的最佳证据,更是当时士人怀想魏晋隋唐人物风流、并寄托自己对此盛会的无限向往之意的载体。 深谙古法、涉猎巨万的张大千当然也不会置此题材于不顾。据李永翘所著《张大千年谱》及巴东所著《张大千研究》二书相关记载,可知他在1945年至1947年前后数年之间,对“文会图”这一题材有比较多的仿作,比如香港私人藏的张大千1945年所作《西园雅集图》四屏及大风堂藏1946年所作《文会图》等。而从布局及结构看,后者似直接融合了宋徽宗本和丘文播本。此外,天津文物公司曾拍卖过的一幅张大千1946年作《文会图》则是直接仿丘文播本而来,只是人物安排有所变化,四学士变成五学士而侍从则从五人变为两人,同时将丘本中动作或谈或歌或琴或书的人物全置换入一个“作书围观”的场景中。 
本幅《文会图》作于1947年,据内容和结构安排可知是大风堂藏本和天津文物本的改良本:背景以大风堂藏本之背景入之,稍作改造,而人物则以天津文物本出之,合取其长而得臻其妙。幅中人物神情、动作的刻画各各宛然,历历在目,而长幼尊卑、西宾东主则一目了然。背景中各种树木的安排则似经过精心考虑,与人物皆一一呼应,古松对应操翰长者,而柏树之类则对应其它各人。同时,为了增强画幅的动势并打破构图上的过于规则,古松顶上的两枝忽然向右下横斜,与画幅下端向左上横插的树干上下呼应,构成一个极为完满的意象系统。 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他于敦煌获得的灵感和技法在此后的作品中都有极充分的体现,本幅中人物的衣冠纹饰和布地设色即可窥一斑。尽管全采石青布地,但层次、明暗却历历可见;而人物的开脸亦得敦煌壁画唐人法之妙。 而张大千的题款诗亦别有韵味,它是张大千当时心声的曲折表露。“高会流连酒百杯,凌云健笔走风雷。灵珠荆璧俱堪握,不见江山此霸才。”所谓灵珠、荆璧,即灵蛇之珠、荆山之玉,亦即隋珠卞璧;张大千此处直言“俱堪握”,似是言其书画双绝,可见自负奇高,几乎目无余子。以此对照画中所写,则可知张大千是以其中操翰长者自任的。 本幅《文会图》原藏者为旧上海纺织大王吴昆生,据吴昆生后人回忆,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赴上海时,常寄居吴家,并为吴创作很多作品。


【作品资料】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39×82.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47年作
估价 咨 询 价
成交价
  • RMB  34,500,000
  • HKD  42,279,412
  • USD  5,175,000
  • EUR  3,795,000
专场 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11-12-05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已开通官网 拍卖会 2011年秋季拍卖会
著录:1.《张大千精品集》(下卷),第31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178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题识:高会流连酒百杯,凌云健笔走风雷。灵珠荆璧俱堪握,不见江山此霸才。丁亥春日仿唐人笔写此《文会图》于大风堂下。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说明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说明:此作为旧上海纺织大王吴昆生旧藏。




上海纺织大王吴昆生旧藏张大千《文会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