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处安放的善良:有一种病叫“取悦病”

 天地人和w 2015-06-27
来自有意思吧(www.u148.net)

善良是不是美德?昨天读书读到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他说,善良的人害怕敌意,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大部分友善的女性一辈子都会被痛苦、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所折磨。他把这种病称为“取悦病”,只会取悦他人而成为一种病。

这些话读得我如坐针毡,这些特点也符合我。对他人好,过分善良,也时刻伴随着害羞、自卑、尴尬、愧疚、窘迫、后悔等感觉很不好的情绪,这样在和他人交往中总是显得很被动。

善良真的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病吗?

我早就发现,善良和心善不能划等号,至少在自己身上并不是。以前做过的很多看上去很善良的行为,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除了心善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别的原因。

用不拒绝他人的姿态,来换取他人的认可、好感和友情。这也是我看上去“善良”的重要原因。我不好意思去拒绝朋友的求助,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我害怕他们失望、对我有意见,甚至因此不喜欢我。看上去对每个人都很好,其实不然,原因复杂。我帮助你,也许并不是我真正想要帮助你,只是不想让你对我失望。

因为善良,总是喜欢为他人考虑。以前读过木心先生的一句诗:生命就是时时不知如何是好。这句话用在过分善良的人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利他主义的驱动下,总是倾向为他人考虑,对他人的一举一动都高度敏感,像玻璃心一样,时刻担心自己被他人不喜欢,不知如何是好。时间久了,形成习惯,甚至连自己都潜意识中觉得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对别人的价值上。对别人有价值了,自己才有价值,这种观念看上去很荒唐,却在很多人身上真实地存在着,只是没有被意识到。

所以有人说,过分善良是源自于对他人和社会的恐惧。就像我一个朋友说过,她感觉自己和他人相处总是自己吃亏,开始不喜欢社交,最后甚至感觉自己像得了自闭症。

读西方哲学史的人可能都会发现,西方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不婚族。并不是因为同性恋,或者不婚主义的初衷,更多像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和另一个人朝夕相处。我深深记得有位哲学家这样说,一想到这个世界上有个姑娘因为没有和我在一起而得到幸福,我就感到很开心。

我想,过分善良之所以是一种病,可能是因为它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好下场吧。

当你因为善良而一直对一个人好,对方因为习惯你的善良而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这不仅会让你失望,善良还会因此成为你的负担,让你“骑虎难下”,你的形象已经被他人定格了,你的良知也让自己无法再做出“出格”的行为。你为了维持自己善良的形象感,在面对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的利益时,只会退让、妥协、殿后……

而你自己因为永远在为他人考虑,不拒绝他人的帮助诉求,最后变得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甚至没有了自我。连你自己都开始发现自己没有性格没有气场没有脾气之后,自己都感觉没有自我了。这些想起来真的是太让人悲观了。

长大后发现,无处安放的除了青春之外,还有善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