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膳房富得流油

 青梅煮茶 2015-06-28
/郭华悦

明清两代的御膳房,是个富得流油的“单位”。

明朝隆庆帝时,发生过一件趣事。隆庆还没当皇帝时,就喜欢吃果饼,经常到街上买刚出炉的果饼。后来他当了皇帝,尝遍了山珍海味,却仍对此念念不忘。于是,管伙食的太监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将大厨拉到街上,跟炸果饼的摊贩学艺。炸果饼本来就是简单的活儿,哪能难得倒大厨?没几下,大厨就将炸果饼的技术学到家了。 就这样,隆庆帝吃上了热乎乎的炸果饼。后来有一次报价,伙食太监开出了几十两的价码。哪知,隆庆帝得意地举着果饼,告诉他们,在外头,只要花五钱,就可以买到一大盒这样的果饼!

这下,太监和内臣们都心虚了。就这样,一个廉价的果饼,经过宫里宫外的层层揩油,到了皇帝这一层,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几十两的天价果饼!隆庆帝脾气好,加上天天吃着果饼,心情更好,当时只是笑了笑,没有深究。

到了清朝,御膳房的盘剥之风,愈演愈烈,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据记载,慈禧一年消耗的苹果,就有将近16万个。溥仪后来也回忆,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每天就要“吃”掉几百只鸡。很显然,吃苹果也好,啃鸡腿也罢,不仅是皇帝太后在吃,太监大厨们,宫里宫外的“有关部门”,也是个个“吃”得不亦乐乎!

这种“食贪”,显然不是横空出世,更不是个别现象。遇上腐败的朝代或无能的皇帝,“食贪”自然更加肆无忌惮。不过,哪怕圣明一点的皇帝,也未必能幸免。康熙晚年已不太吃荤菜,可根据御膳房的采购记录,他每天还是要吃掉5公斤的肉!当然,跟天价果饼比起来,这5公斤的油水,已经是很客气了。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天多吃了5公斤肉,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问题。关键在于,“食贪”们不过是“官贪”的一个缩影。连潜伏在领导身边的小太监们,都如此有油水,那外头握有实权的大官们,岂不个个无法无天?

可见,要看一个朝代是否走到了末路,只需看看管伙食的单位,就可管中窥豹了。从康熙时的5公斤肉,到慈禧的16万个苹果,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朝代从盛世走向衰弱的过程。那些“食贪”们,就是朝代兴衰的晴雨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