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

 柔性整脊史大夫 2015-06-28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

 

 

看不见的胖最危险

一说到肥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赘肉。其实,用体重判别胖瘦并不确切,那些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脂肪更不容忽视。中国人肥胖的标准和其他国家不同,主要有几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一般来说,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它的明显表现是腹部肥胖。相比之下,男性的内脏脂肪更容易存积。一般人外表上可能表现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被称为是最危险的脂肪。

  也就是说,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朱惠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大约是男性20%、女性25%。研究发现,19岁以上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BMI)值低,但体脂率超标。

  当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甚至容易导致抑郁。内脏脂肪还可能致癌。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还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气短和疲劳。肥胖者感觉呼吸更困难,因为当人们平躺的时候,腹部任何脂肪都会压迫肺脏,从而导致肥胖者躺下时感觉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难,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输氧量不足,进而导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损,甚至高血压。

要想远离隐形肥胖,可从减少脂肪的生成和增加脂肪的消耗这一进一出上下功夫。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改变以往的烹饪习惯,最好把炒、炸的方式改成蒸、煮、烫、炖。记录下每天的饮食状况,不只是三餐,零食和饮料也要记录在内。这样可以监督自己,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此外,每天吃一勺有滋补作用的坚果,用山药、红薯等薯类食材来替代米饭,对减少体脂有好处。

  适量运动也是保证身体收支平衡的好办法。多参与大耗氧量的全身运动,如游泳、爬楼梯、柔软操或健身操、骑脚踏车等,每次运动需持续20分钟以上。还要改变长期静坐、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和工作习惯。

 

 

亚健康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亚健康是目前人类生命的头号大敌。WHO(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的比例已占到75%,真正健康的只有5%;因心理亚健康导致的抑郁症在全球每年约有2亿到4亿人。六种人为亚健康高危人群据。

  调查,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紧张、易受惊吓等状态,而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此外,有时还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律不齐等。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虽然人们还未患病,但已经开始有不同程度潜在的患病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这种亚健康状态其实就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你该注意健康了。有时,亚健康在临床上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

  现在亚健康存在六大高发人群,包括体育人员、影视明星、中年知识分子、领导层人士、写字楼人群、司机。这些人如果要真正回归到健康状态,惟一的办法就是降低高强度的作业。阻击亚健康以预防为主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心境、适时健身怡神、注意合理膳食、合理安排时间、适量补钙等方法能有效预防亚健康。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痛苦和烦恼,这就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多跟家人、同事沟通和交流;经常锻炼身体;最好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静坐,完全放松全身的神经和肌肉,不仅可以使人的精力集中,而且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状态;

  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就会增加,所以还应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食物;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总在不停地变化,合理安排工作和活动非常重要,该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同时医学研究证明,钙具有镇静、防止攻击性和破坏行为的作用。

 

 

老人警惕肺结核

  

 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青少年结核发病高外,60-70岁的老年人亦呈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加之老年人合并肺部及全身性疾病赐 引起隐匿型或陈旧性病灶的复燃。二是现在的老年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结核病流行最猖獗的年代,绝大多数受过结核的感染,但未发病。当进入老年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结核复发;也有一部分老年结核是青少年时发病,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得到正规及时的治疗,至老年复发。三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率增高,使老年结核构成比增加。

  老年肺结核有以下临床特点:一是症状不典型,缺乏典型的结核病症状,如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消瘦等。二是合并症多,常合并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全身性慢性病。三是复发率高,复治病例多。有材料报告50岁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中75%为复治病例。四是治愈难死亡率高,相当一部分老年肺结核、既往患肺结核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不正规而形成慢性病,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等原因,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有人报告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死亡率占肺结核总死亡率的47%。五是误诊率高。由于老年肺结核病人症状不典型,缺少结核病中毒症状和体征,所以老年肺结核误诊率高,有资料报告误诊率达65%

  由于老年肺结核有以上五大临床特点,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视痰结核杆菌的检查。老年结核的治疗原则,也应遵照结核的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由于老年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时,特别要注意药物的肾毒性、肝毒性和耳毒性。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它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内壁上附着了外观像稠粥一样的硬块。这些硬块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受到污染,,血黏度升高进而造成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使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内,这些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变窄,管壁变厚,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此时更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院副主任医师钱杰指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流感的预防

  

流感重在预防,遵循传染病防治的一般规律。由于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关,对这样一个高度易感的疾病,要预防必须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进行必要的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流感的预防。

  ☆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同时还应注意由于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成为人群的隐形传染源。

  ☆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在流行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株的型别。对无保护的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但是由于金刚烷胺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老年及有血管硬化者慎用,孕妇及有癫痫史者禁用。

  人们也可试用中药预防。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用贯众、板蓝根各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

  ☆疫苗预防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流感疫苗是根据病毒的变化来制造的,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建有110个流感监测点,其中有7个建在我国,负责监测和预测流感爆发和流感病毒的变异。每年2月,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主持召开各个国家流感监测专家会议,汇总、分析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疫苗厂商据此生产疫苗,故流感疫苗应一年接种一次。

  我国防疫部门近几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注射流感疫苗。每人每年只需注射一次,接种后7--15天产生抗体,并在体内延续一年,一年内基本上就免除或降低了流感对身体的危害。

  流感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可由鼻腔喷雾吸入,引起人体呼吸道轻度感染而产生免疫力。接种对象是健康的成年人或少年儿童,禁用于老人、婴幼儿、孕妇和患有较严重慢性基础疾患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面临流感大流行时,在城市及近郊人群中,除有禁忌者外,应进行全面接种。面临中小流行时,一般只在重点人群中使用,如在航空港、海港、托儿机构、服务行业工作的人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