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当做自有图书 好景当前?好事多磨

 菜的菩提 2015-06-28

  无中生有地做出版,看起来相当美好,当当此举能否为自己在与其他电商的竞争中扳回一城?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沈 繁 

  当当做自有图书了!

  最近,一则当当“大力网罗出版人才”的招聘帖在网上悄然流传。这不是当当今年大力推动数字阅读的后续,而是切切实实地要成立出版策划公司做书!帖子中原话是这样的:当当自有图书依托渠道优势,将进军出版产业链上游,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图书策划机构。

  一帖激起千层浪。各方反馈中,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给予美好祝愿的。总体来看,当当此举并不被业界看好。遗憾的是,至本文截稿时,当当未能回复记者采访。结合当当招聘帖所透露的信息,及其近年发展态势来看,做自有图书恐早在计划中。而此时启动,是恰逢其时,抑或为时已晚?对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将从观察当当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京东出版的发展、参考亚马逊自出版及自有图书的现状来解析,同时还采访了业内多家少儿出版社的负责人,请他们就当当做自有图书,及此举可能对业界带来的影响发表见解。

  当当要改变传统出版的玩法

  当当同时做出版商和销售商,并从读者需求、市场反馈来有目的地生产更受欢迎的图书。

  当当早已不仅是图书销售商。以当当童书为代表,当当已跟出版社有着十分成熟且成功的合作。当当童书有30余人的专业童书编辑团队,全部硕士以上学历或在读。这些编辑来当当前大都有5年~10年的童书编辑出版经验,再经过3年以上的选品训练,个个堪可独当一面。经他们之手诞生了一批现象级童书,如“神奇校车”系列等。在跟出版社合作中,这些编辑会参与选题策划、跟进前期编印发并在后期上线环节进行推荐,多角度缩减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使得精品童书能够以最低价格达到消费者手中。正是这支专业的童书编辑团队,强力促成如今当当年售童书超1亿册、码洋超23亿。

  既有当当童书的成功在先,当当此次进军出版可谓意料之中——当当童书做的很多事就是传统图书编辑在做的事,再配合自身强大的渠道,确实能收获成效。而两者间的差别在于,当当自有图书是以真正的策划商、独立策划公司的身份与出版社合作出书,尤其借助长期浸润书业及所谓的大数据预测和预售优势,辅以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从而迅速挖掘、打造各个门类的畅销书。

  当当在招聘帖中宣称,他们将坚持股权共享的创业模式,旗下将拓展出超过50家图书策划子公司,出版范围涵盖大众和教育图书市场的全部品类。同时,当当自有图书不仅将积极获取国内外的优质版权资源,还将扶持一大批有文化价值的潜力作者,并引导他们适应数字阅读的创作潮流。

  这看起来相当美好!当当想要带领作者一起改变传统出版的玩法。一般而言,传统出版的程序是从作者到出版社到销售商再到读者,现在当当要在销售商外再做出版商,并从读者需求、市场反馈来有目的地生产更受欢迎的图书。这些书理论上看将具有很强的适销性,由此对困扰书业多年的库存积压问题或也是一种解决之道。

  并非回到起点

  当当是块“砖”,读者和市场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搬!

  事实果真如此吗?可以看到,当当整则招聘信息中并未使用任何“自出版”字眼,而是全盖以自有图书之名。这值得玩味,自出版严格意义上讲是作者在没有第三方出版商介入的情况下,利用多种类型的电子图书平台出版多介质图书,这多是作者意愿的反馈。当当使用自有图书的字眼,而非自出版,透露出其欲根据市场和需求来做书的强烈愿望。换言之,当当自有图书并不对任何作者放开,所做图书将反映其作为老牌图书电商对国内图书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单就这点来看,当当无疑是国内图书电商中最具优势的,其不仅占据着国内图书网销市场近乎半壁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多年浸润积累下了品牌、用户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优势。而从其自2014年下半年陆续推出的新版当当读书、H5书城、当读小说、翻篇儿、听书5款旗舰数字阅读应用来看,当当想要围绕图书做更多的事情,更加亲近读者和市场。做自有图书完全可以看做这一策略的另一种体现——既然读者和市场需要某种类别或类型的图书,那当当就有针对性地提供这些图书。

  在此,千万不能忽略数字阅读与当当自有图书的关系。在当当数字阅读的计划中,扶持新作者和小微工作室是重要部分。这意味着,当当在数字阅读中发现、获得的优秀内容,将能够用于自有图书的开发(反过来,图书公司的优质内容也可在其数字阅读体系中再次传播)。更进一步来看,在当当既打造有自身的数字阅读体系,又有相当专业的图书策划公司,再辅以强势的销售渠道,这样将极大促进优质内容的传播。这点恐怕将是最影响传统出版商的地方,一旦这个完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系统建立,它将可以自循环且吸引力巨大。

  因而,当当做自有图书并不全如外界所说是“回到起点”。当当最初是从图书策划公司转身而来,如今做自有图书,则是其从市场和读者的角度来倒推着做出版,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身条件,两者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能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无中生有地做出版,当当自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最关键的是,当当此举能否为自己在与其他电商的竞争中扳回一城?

  不过,当当今年第一季度因大举投入数字阅读导致整体经营亏损6000多万元的情况,同样极有可能发生在其做自有图书时。对当当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挑战——短期内投资和获得收入的压力。当当今年大力推动数字阅读不啻为重新出发(否决了之前的电子阅读器模式,专注移动阅读客户端),而做自有图书则更是无中生有。这点在招聘帖中有清晰体现,所招职位涵盖从总经理、总编辑到编辑、美编、网络销售经理、总编室主任、印制经理等。这意味着当当前期的投入将堪称巨大,而起步相当重要,公司成立后能否迅速走上正轨,签下重量作者、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事关成败。

  当当此举是否会让出版商有所芥蒂?出版商看重当当的渠道实力,与其合作大都收获切实效益。当当做自有图书,直指国内外的优质版权和作者,这必然会加剧现有图书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在童书出版领域,当当可能会率先有所动作。招聘帖中,单独列出的童书资深策划编辑和童书策划编辑两个岗位相当显眼。当当此举将对整个童书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尤其值得关注。

  然而,当当真正面临的问题是,还有多少时间来做?毕竟,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京东快速发展,淘宝、天猫又遥不可及,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凭借各自模式也赢得一席之地的情况下,当当相对而言走得太慢了,以至于其给外界留下做了很多、但又晚了很多的印象。目前国内其他电商并没有当当这种以独立公司来做自有图书的想法,但图书对他们整体的发展也相对而言不是那么重要。换言之,其他电商可以丢掉图书,当当则承受不起。同时,在BAT将眼光投向数字阅读的情况下,当当此时发力做出版,是固本(图书作为当当根基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将给其做服装、母婴、海淘等提供资金)?是噱头(一直给外界以不擅讲故事形象的当当,要讲个不一样的故事)?是布局(借图书公司聚拢优质作者和版权,帮助打造作者、读者、平台的完整生态圈)?这些,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