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昵称21189171 2015-06-28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考点1】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12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安徽卷)(新疆地震致山体滑坡 <wbr><wbr>15车相撞)1.2011安徽卷文综,3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 ab    B. cb    C. ca    D. bca

【答案】B

【解析】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向西部发展明显,其重心变化轨迹对应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为bGDP重心变化轨迹为a

2.2011安徽卷文综,31)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 西电东送     B. 西气东输     C. 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答案】D

【解析】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就是说要加强我国东部能源生产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

  

【考点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2011 浙江卷文综,372))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地理解析(江西旱涝急转 <wbr><wbr>耕地毁坏农作物受损严重 

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

【答案】向斜构造;沉积岩

【解析】由图13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可知,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考点3】其他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工程

1.(2011江苏卷地理,294))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0为江苏省简图。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赴台个人游在即 <wbr><wbr>台湾旅游服务小提示)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对新疆的影响:          对江苏的影响:         

【答案】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可得出两省经济特点: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但能源与矿产资源贫乏;新疆深居内陆,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得不到有效开发,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归纳即可得出结论。

 

(二)产业转移

【考点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4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赴台个人游在即 <wbr><wbr>台湾旅游服务小提示)1.2011江苏卷地理,25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 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 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 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答案】BC

【解析】读图14可得:21世纪初,技术型加工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最大,即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资源型产品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劳动力的成本低廉,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C项正确;资源型加工产品的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高于资源型产品,故D项错误。

2.2011江苏卷地理,26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 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 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 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 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答案】AD

【解析】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型加工产品比重上升,并且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说明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在此诱因基础上进一步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故AD正确。

  

【考点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2011 安徽卷文综333))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安徽卷)(新疆地震致山体滑坡 <wbr><wbr>15车相撞)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

 

【答案】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解析】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2.(2011天津卷 文综,13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天津卷)(实拍:火山熔岩飞流直下 <wbr><wbr>场面壮观)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

【答案】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解析】S市是我国的上海市,该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3.(2011江苏卷地理,284))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赴台个人游在即 <wbr><wbr>台湾旅游服务小提示)            

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         。(2分)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解析】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有利于促进佛山市产业升级,改善环境,也可参照教材中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要点来回答,注意此题只需考虑对转出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