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摶泥堂 [http://289891774.qzone.qq.com]

 tongnu 2015-06-29
  

 

◆朱文印风格跟白文印走,比较容易统一。实际上朱文白文印是要有边框的概念。如果团结工作搞得好,朱文印也是可以不要边框的。吴昌硕不止一次说“看一方印章是不是成功,要注意看印章的边是不是与印文合拍。”

 

◆具体的创作过程时,还需抓住一个相对稳定的审美主调。先创建一个圆点,再划属于自己的圆。线形没有个基本相似的调子,所以,就会乱。相似的调子就是考验它的篆法能力及章法协调能力!!!

 

◆做印法好象是指挥,主要是从大局出发,调整节奏。该强的强,该弱的弱。指挥家也是有风格的。同样的一首曲子,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风格。这就是各人的理解了。

 

◆现在不要求篆刻家人人都成为篆书大家,但对篆书的书写形态、结体结构,搞篆刻的尤其要关心要敏感。这点真的很重要!!!

 

◆作为线条,它应该是有生命的。篆者,引书也。“引”就是要让它流动起来。它需有势在其中。任何的做印修饰,只能起美化作用,而不是扼杀了它的生命。杀鸡取卵是不行的!!

 

◆技法层面的问题最好是在临印阶段解决,创作只是来验证所学的程度。在学习中发现培养自己的审美基调,在原型中找个最远的参照物,立定根基,可以避免将来和当下的篆刻高手“撞车”。再找个当下离这个参照物比较近的高手,作为跟跑。一开始就注意同中有异。这只是个粗线条。细分的话,参照物的外围所有相关的资料要想方设法地收集研究。跟跑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分析对手,取长补短,不要跟丢,真正吃透!二十年一个专家的路是可以缩短的!!!

◆要知“豪放在精微”。即如现在貌似怪异的陈国斌,你如果拆解他的技法,也是无可挑剔的。他所变的不过是篆法的激荡,而不是技法的荒疏。思路决定出路。所以,当技法问题逐步解决的时候,就应该转入下一个更深入的理性思考层面。道可道,非常道。道在前,理在后。参禅悟道就源于此啊!!!

 

◆做印法是去掉不好的,留下好的。集中优势,神鬼不知了啊!敲、磨、刮、擦等做印修饰手法要选准地方,考虑程度,恰到好处,烘云托月才好玩!!!

 

◆变者,化也。“变”是首要的,“化”则是“变”的检验尺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可以调整一个字的重心,也可以调整一个重要位置的重要部件。和谐是辩证统一的现代说法。

◆印面重心是章法趣味的味精。年青不妨重心高点,有飘逸之势;年老可以重心低点,有老成持重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