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雷”联趣闻六则

 杏坛归客 2015-06-29
    有些对联中出现了“雷”,那些“雷”字,大多以雷声喻一种巨大的声响。 
  一  
  清代嘉庆年间,湖南有个才子,叫陶澍,年幼时是个神童。他家乡有个“阔佬”,开了一座榨油坊,开张那天,请来方圆十多里的十几位秀才,求他们撰写一副对联,以作庆典。他们每人作了一副,“阔佬”看了,都不满意。后来,陶澍自告奋勇,作了一联,“阔佬”看了,连声叫好,把它贴在大门上。对联写的是: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二  
  清末文学家钟祖棻,号耘舫,自称铁汉,人称“江津才子”。
  7岁这年除夕,江津城内一李氏人家的祠堂落成,张灯结彩,不少人前去祝贺。耘舫也去了。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炉火熊熊,沙罐里肉汤滚滚,主人以此出一联曰:
  “汤开罐滚,红火炉中三尺浪。”
  钟耘舫听窗外传来了阵阵鞭炮声,便吟道:
  “炮响烟飞,青云路上二声雷。”  
  三  
  清朝初年,安徽桐城县的张英、张廷玉父子都官至相当于宰相的要职,有“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之称。张廷玉8岁时,那年除夕夜,父亲张英出一联考他:
  “高烧红烛照长天,亮,光铺满地。”
  张廷玉正在抱头苦想,忽听门外花炮“轰”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跳,他便吟出一联:
  “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四  
  有雷就有电,下面一联,是吟闪电的。
  白坼,明代神童。7岁那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他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外游玩,忽然,雷电交加,下起了大雨。塾师吟出一联:
  “电掣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
  白坼对曰:
  “月沉海底,碧波涌出水晶球。”  
  五  
  张居正,明代政治家、改革家。湖广巡抚顾应麟曾出一联考他: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对曰: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六  
  闵鹗元,今浙江吴兴人,字少仪,别字峙庭,官至江苏巡抚。9岁那年,其外舅毛尚书于元宵节(又称“灯节”)宴客,出一联,闵鹗元对出下联。全联是:
  “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上下联皆采取先抑后扬之法,“不见月”、“未见雷”是抑;“生色”、“宣威”是扬。特别是下联“数声鼓”,恰似平地一声雷,气势磅礴,天地亦为之惊动。由此,又可看出作者笔端之乾坤,胸中之风云,真乃神来之笔,可谓有境界,有意境。(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