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乐喜剧人》:做超越观众期待的喜剧

 谁人知289 2015-06-29

  暑期将至,综艺真人秀节目的竞争越发激烈,在如今唱歌、亲子真人秀疯狂扎堆的时代,《欢乐喜剧人》作为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节目,越播越火,无论是卫视收视、网络点击、话题效应,都不输其他综艺节目,尤其是在每周六晚这样一个黄金时段,仍能位列省级卫视黄金档节目排名前三位,这其中吸引观众的究竟是什么?

  观众苛刻,喜剧应该怎么做?

  和2014年一季度央视、卫视20多档喜剧类电视综艺节目比拼相比,2015年一季度的电视综艺市场上,喜剧类的电视综艺可谓大浪淘沙,数量缩减了一半之多。由于电视节目竞争越来越残酷,在非常大的节目供给量面前,中国观众善变的特点显露无遗,尤其是喜剧综艺节目,被业内称之为“费力不讨好”。

  而《欢乐喜剧人》选择将开心麻花团队、辽宁民间艺术团、白眉工作室以及吴君如、贾玲、李菁等众多国内喜剧明星放在一起同台竞演,如何将娱乐、综艺、真人秀等多方面的元素结合起来,又能令观众耳目一新,成为摆在节目组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欢乐喜剧人》的导演,上海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施嘉宁表示:“电视喜剧节目难做,是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比如说南北文化差异问题,喜剧演员之间的芥蒂问题,同台竞争更是困难。”

  在做《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之前,施嘉宁曾制作了《笑傲江湖》、《生活大爆笑》两档喜剧综艺节目,一个是喜剧达人选秀节目,一个是在引进了韩国模式基础上制作的中国版喜剧节目,施嘉宁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两个节目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欢乐喜剧人》。选择做喜剧综艺节目,在施嘉宁看来,“方向是对的。因为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电视节目类型上,都可以看出观众对喜剧的需求。”然而,喜剧节目除了上述客观存在的难度之外,对演员、编剧要求也非常高。

  《欢乐喜剧人》第一季共有12期节目,每周要推出6组喜剧人新创的作品,这考验的不仅是喜剧演员的表演水平,同时也在考验编剧的原创能力,“面对苛刻的观众,我们的演员必须拿出超越观众期待的东西。观众对喜剧节目的期待其实有两条线:春晚和网络。”施嘉宁说。

  笑,同时传达清晰的价值观

  看过《欢乐喜剧人》的观众会觉得这档节目似乎与其他喜剧综艺节目不太一样,沈腾不再是春晚舞台上那个“郝建”、宋小宝的表演甚至更具现代感……施嘉宁表示,做综艺节目和拍电影一样,首先关键点在于人物,要去寻找具有特点的人物,而这些喜剧人都是带着自身的诉求来到这个节目的,“他们渴望在表演风格和演技上有所突破, 而通过整个一季节目,观众会看到他们的变化。”

  节目开播之初,有人会认为这档节目是新版的《综艺大观》,或者是央视的小品大赛,可是在施嘉宁看来,节目更关注人,而不仅是比赛。在喜剧外壳下,实际上节目内核是真人秀——关于这些喜剧人的故事,展现这些喜剧人在每期节目中的心态变化,包括演技的变化,包括他们的创作理念。“节目在让人笑的同时,传递出清晰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方向——了解喜剧人背后的创作故事。”

  以解构和混搭创新节目模式

  《欢乐喜剧人》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反映节目模式“抄袭”《我是歌手》,但是随着后续几期节目播出,观众的关注点已经完全转移到了节目内容本身。

  在施嘉宁看来,这涉及节目的原创问题。他并不否认节目采用了《我是歌手》的赛制,但是如果观众细心看,节目还有《笑傲江湖》、《生活大爆笑》的影子。

  谈到“借鉴”国外节目模式,施嘉宁十分感慨,电视发展到现在,很多业内人都在呼唤原创,但我们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拍拍脑袋就想出一个能够超越国外几十年发展轨迹的模式呢?“综艺节目在国内发展了近10年,这10年我们消耗了欧美几十年的节目模式。现在在欧美市场我们已经买不到节目模式了,他们一旦出新,还没有经过任何验证我们就会买来。”施嘉宁告诉记者。

  那什么是真正的原创?“我觉得节目模式的创新可以理解为解构与重构,就像造汽车一样,外观一样,但发动机是自己的技术。《欢乐喜剧人》的模式和赛制是被验证过成功的东西,我拿来为我所用,而其中的内容是自己原创的,这样的融合与混搭,将成为未来越来越多节目的制作方式。”施嘉宁表示,“一旦观众认可节目内容,没有人会诟病节目模式,而融合现有成功的模式才可能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