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锤定音:扒一扒汽车圈的“伪专家”

 昵称22998329 2015-06-29




前一阵子,网上盛传2015年6月30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保护期的最后一天。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取消一切关税壁垒。从7月1日起,进口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将实行零关税。

这一明显的假新闻不胫而走,流传甚广,许多人信以为真。一位在天津工作父母在山西的朋友告诉我,她父亲原计划买一辆车,听说7月1日以后要实行零关税,价格肯定还会降,于是不急着买,等零关税后降价了再买。

虽然买不起进口整车,但进口零部件零关税对国产汽车也可以降低成本。这样的消费者估计不在少数。听信谣言持币待购对国内车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克莱斯勒的国内经销商问进口商,听说7月1日起要进口车零关税,你们为什么不降价?

15年过渡期,进口车零关税这些谣言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有人找到了源头,原来是个别汽车圈的所谓专家说的。然后通过网络、微博、微信广为传播。

汽车保护期已成历史

一些不学无术、浪得虚名的伪专家,在接受一些年轻媒体从业者的采访时,大谈什么15年过渡期,什么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即将到期等等。误导了媒体,误导了消费者。


伪专家胡说八道,小记者也不认真核对,被伪专家给蒙了。其实你到百度上检索一下,什么都清楚了。从来就没有什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保护期一说,汽车的5年保护期也早已成为历史。

6月18日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入世15年保护期将在今年7月到期,届时将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到所有行业,关税将大幅减免甚至为零,尤其是包括汽车在内的高价格商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回应说,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下调关税,分10年逐步实施。其中,对绝大部分进口产品的降税承诺在2005年1月1日已经执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产品的降税承诺已经履行完毕。我国平均关税总水平从入世前的15.3%降到2010年的9.8%。 到2010年1月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谓的‘保护期’就已经基本结束了。

沈丹阳表示,中国对汽车进口整车和零部件降税承诺在2006年7月1日已经执行到位,汽车整车关税税率从入世前的70%~80%降至25%,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从入世前的18%~65%降至10%;不存在大幅降税的问题。

也就是,到2006年7月1日,对汽车的保护期已经结束。

个别伪专家欺世盗名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读,所谓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全面知识的人;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最近十几年,中国汽车大发展,与汽车有关的汽车媒体同步大跃进。为了佐证自己写的稿件有说服力有权威性,必须引用专家的观点。于是乎,这些年国内冒出了一批汽车专家,这些专家有教授学者、业内专业人士,还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中国汽车市场和消费者都不成熟,非常需要专家们的意见。实事求是来看,在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培育汽车社会、引导消费、引导市场走向等方面,许多汽车专家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国内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发展。但是,也有个别不学无术的伪专家,非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倒起了负面作用。

前两年在苏州召开的汽车流通大会上,遇到一位已退休的国内车企老总。他告诉我,由于轻信国内某知名专家对宏观汽车市场的美好憧憬,大肆扩产,造成了产能过剩。退休后一直后悔不迭。

由于媒体对专家的需求,汽车圈和其他领域一样,也产生了一批所谓媒体专家。这些专家绝大多数肚子里还是有货的,谈论问题还是比较靠谱也比较可靠。但是,也确有少数伪专家,出于商业目的,拼命抓眼球,以扩大自身影响。这些伪专家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忽悠的忒大发,真有些欺世盗名的味道。

个别伪专家不学无术,对和汽车有关的政策尺度往往把握不准。他们的错误判断通过媒体放大后,对国内车市发展经常带来不利影响。前些年,在腾中收购悍马、仰融到国内投资造车等问题上,一些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错误判断,误导了不少人。

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宏观走向,一些专家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生硬的套国外的经验,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将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误导了车企拼命扩大生产规模,造成汽车产能的严重过剩。

向真正的专家讨教

汽车新闻是热门新闻,关注度很高。汽车媒体流动性又很充分,从业人员更新非常快。新入行者喜欢找专家去讨教,让自己的稿件显得有分量一些。

新手虚心向专家讨教而不是一知半解随意乱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向真专家而不是伪专家讨教。

真正的专家由于忙于业务,一般都不太喜欢接受媒体的采访。要采访到真正的专家,是要费一番功夫的。而伪专家则巴不得你来找他,而且不管什么话题都能够侃侃而谈,且不管谈的靠谱不靠谱。


由于缺少新闻资源和人脉关系,新入行的媒体从业者很难找到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但是,只要锲而不舍,还是能撬开他们的口的。在向专家讨教方面,不要偷懒。找伪专家当然容易多了,他们也愿意接受你的采访。问题是这些伪专家仅是一知半解,并非学有所专,他们所说的那一套经常不靠谱、不严谨,就更谈不上权威了。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一大批在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前沿技术、汽车市场分析、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权威的专家。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研究院,以及科技部、工信部、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研室,也有一批对汽车很熟悉的研究人员。

在进行汽车报道,特别是牵涉到重大政策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权威部门的权威专家来解读,切不可被一些滥竽充数的伪专家忽悠了。这么做,是对汽车产业负责,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