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境异象:灵魂通过异象呈现

 汉斯理论馆 2015-06-29

梦境异象:灵魂通过异象呈现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15629

 

在中国,关于“灵魂”的词组最早出现于《楚辞·九章·哀郢》:“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其意思就是说“我的灵魂渴望回归,时刻不忘返回故乡

在文中,灵魂被喻为思念的情感,诗人屈原在流放的异乡遥望故乡,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此时此刻,梦萦思迁的灵魂何时归兮?

帕拉图对于灵魂的研究强调人的智慧就是灵魂里原有的内容物,包括各种感觉、性格、感情、知识等等。后天学习的作用之一是在智慧的帮助下实现灵魂转向。让灵魂正面向着实在与存在,不为虚假的影像所迷惑,防止灵魂转向坏的方向,促使美德(他认为是后天的)的生成;之二是引起回忆。将灵魂原本拥有的知识和理念再现出来。他进一步将灵魂划分为三个部分:学习(爱智)部分、激情(爱胜)部分和欲望(爱利)部分。三个部分“各做各的事”,和谐相处,就是个人的正义。学习部分是最高贵的部分,只有这个部分拥有“视觉”,它天然处于灵魂的统治地位。一个人如果他的灵魂由学习部分在整个灵魂中起领导作用,他灵魂的视觉就能正常发挥,就能依靠这部分认识实在与存在,看见理念,走向理性。如果他的灵魂由其他部分在整个灵魂中占统治地位,他的灵魂缺乏视觉,就不能看见理念,不能认识实在与存在,与瞎子无异。一个缺乏灵魂视觉的人,对他施予教育也没有用,柏拉图对智者的一个批评是“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象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01】柏拉图的灵魂观作者:苏拉德

显然,帕拉图认为灵魂和视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事实上也表达了帕拉图想通过视觉去感知到灵魂的愿望。因为语言再多的描述还是“百闻不如一见”有效。

2000多年以后的摄影史,美国的艺术家曼·雷,通过偶然的暗房失误,发现了照片在中途曝光的作用下会产生色调分离的状态,使得影像的边缘呈现出明确深刻的线条。而在影像的中部则又像照片的负像一般。而色调分离使得原始图像原本是由紧紧相邻的渐变色阶构成,被数种色彩简化而代替,从而使得获得的影像变得虚幻迷离。由此使得艺术家王韵找到了灵魂的载体。

灵魂能够感知吗?

在以往的各种描述中,灵魂最多的出现场合都在梦中。即使如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中也这样强调着。自然对于梦的描述被誉为对灵魂的解释。也就是说,梦中的景象往往是由灵魂主导下的产物。但是,对于灵魂描述显得还不够完善,需要图像去表达。因为人类的信息接收80%为图像,而只有20%的信息量为文字。显然希望通过文字和图像的结合更能够丰富灵魂的形象。

可是,大量的描绘证实灵魂的图像事实上呈现为似是而非的迷幻形态。这种似是而非的形态在其表现的样式来看则是异象,即异于常态的形象。作为异象而言,实质就是事物的形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着突变的奇异之处,表现出的奇异的景象或形态样式。“异象”就是描述奇异的事物表象和奇异的感知状态以及奇异的认知境界。

异象代表着梦境,梦境若有若无的虚幻性夸大和回避了现实景象中某些要素,达到凸显诉求的表达。异象在形态上具有模糊性和混沌性以及耗散性,使得它对现实的景象又是不完全再现,从而产生全新的视觉图像体验。而且,通过这样的手法处理后的异象更像虚无缥缈的鬼魅灵魂,这与白日梦或睡梦中所遇到的各种虚幻景象具有相当程度的吻合。

艺术家王韵通过大量的艺术创作,试图以非语言的方式让灵魂视觉化。即通过视觉来感知灵魂,从而以遂帕拉图的心愿,更用来诠释和呈现屈原的灵魂。

飞呀飞,我要飞得更高!

 

孤独地寻觅

 

她在丛中笑

爱我所爱




白色幽灵

浮生若梦梦四喜


起舞弄清影

守夜精灵伴长夜

逍遥游

彼岸花开


摆脱梦魇

孤舟自横

龙舟载道万宇清

末日超度

 


不下就是不下

愤懑的发泄

似曾相识的记忆

演出休息时刻的小提琴手

如约而至的亡灵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无聊,发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