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问滇中调水

 自在云之南 2015-06-29

随着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外的高铁。据说,俄罗斯那建的高铁就是我们负责勘察、设计、施工、采购、投融资、建设、运行等,也负责风险。国外的管不了,说说国内的投资吧。据说云南那要建设滇中调水工程,从金沙江虎跳峡上游开始建设大数500公里的引水线路,投资大数也是500亿(预算是500,亿,建设之后,可能需要再加个500亿)。对于这样的大工程,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问用水需求:说是供给滇中地区六市(昆明、丽江、红河、玉溪、楚雄、大理)的城市生活及工业,但是,滇中地区毕竟人口不多,生活用水占很少的比例(不足15%),难道就缺到非长途调水的程度吗?2013年,六市的工业及生活总用水才25亿方,相当于不到80m3/s的流量。而设计的渠首引水145个流量。相当于把现在六市的所有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两倍都包了。

二问环境效应:金沙江本来就多级开发,河流湖泊化很严重了,生态也退化了,再引40亿的水量走,金沙江的环境会更加恶化。虎跳峡等自然景观会被破坏。既然引水是为生活和工业的,必然要求保证率很高。金沙江的环境基流会降低。

三问投资来源:水利投资应该分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另一类是经营性的。为饮水安全的工程、粮食自给的工程都可以算公益性工程,可以政府投资。而工业用水、城市服务行业三产用水等都是经营性的,要水可以,谁用水谁出钱。别拿纳税人的血汗钱,给“富婆”们做嫁衣裳。500亿肯定是钓鱼估算,上马后,再追加投资。很多水库都是这么玩的。连大剧院都这么玩。至于工业用水,那是经营性用水,凭什么利用人民的纳税钱给工业企业调水,并引发他们的高耗水行业发展呢?

四问经济效益:供水正像其他商品一样,也是有边际效用的。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最有必要,第二台就差点了,再买第三台几乎价值就是零了,买第四台就剩下占地方了。水也一样,当地的水资源已经相继安排到效益较高的行业中,从生活、工业、农业、环境等。最后引来的水,只能填补到边际效益低的行业和用户,如农业和环境用水,包括滇池稀释。这样低的边际效用能填补高的调水成本吗?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都有这个教训,本地水价远低于调水水价,导致调水工程成为晒太阳工程。

五问决策过程:调水工程近500公里,水源区还要淹没可怜的那点河谷耕地,移民到哪里去?云南到处都是山,让人家上山顶呐喊去?50公里的引水线路,除隧洞就是桥梁渡槽,占地等涉及很多人,他们的声音呢?仅看专家和政府说“必要”不行。

六问运行成本:据说,这个浩大的工程仅40%左右的时间能够自流,当然是丰水时期,而低水位时就要提水,运行成本很高。这笔运行费用是否又成为财政的负担?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好办,运行时都傻眼,因为效益低。

七问风险防范:云南处于地震活动带上,这种500公里隧洞桥梁交叉建设的工程遇到高烈度地震怎么办?修复经费谁来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