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心和真诚才是绝顶美好的诗

 汉青的马甲 2015-07-01
诗歌君语


她去过很多地方,她教我打开自己。


近来工作、生活变化很多,在调整期,无力更新,对你们有歉意。可从自我的角度来说,我过得很幸福,也希望同你分享这份幸福。我遇到了如家人一般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时,与读幼儿园没什么区别。这群朋友中,最早见到的是深蓝。那时我还是个表面寡言,心中惊恐的人,没有多少与外界交流的欲望。深蓝贴着她的朋友,陷进我右手边的沙发里,眉目柔和。这个画面我至今记得很深。互加微信后,我们几乎没有对话,但深蓝说,第一面就知道会是自己人了。上周,她趴在床上说出这句话时,我默默感动着,不知如何回应。


我经常容易感到自卑,拘谨,并陷入自我怀疑。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想:我何德何能可以交到他们那么棒的朋友?她教我打开自己,“逼”我在深夜的外滩卖花(回复“”可以看到深蓝和小财给我拍的买花照)。“你好我是天使,我觉得你女友好美,给她买枝花吧!”我真的去卖花了。这样的疯狂本是无法想象的,但后来我明白了:和对的人在一起,任何一种疯狂都是理所当然的。她替我开了心,但她不知道,其实整个晚上我并没有在挑战自己,我最大的收获,是看见了她闪闪发光的童心和金子般的心。


诗的形式有时并不重要,比如她整个人就是一首最真的诗啊。她活的十分即兴,读过国内外许多学位,摄影、策展、写作、跨学科研究、嬉皮风格的旅行……如今她回来,搬家到上海,做一个展览,一个用好玩的方式帮你把心打通的展览。她想告诉你:艺术并不遥远,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看的展览。有点好看,你不妨看看。


惟有童心和艺术不可辜负


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当我们看展览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

是历史的陈列、是艺术的熏陶、是大师的作品、是装逼的筹码、是到此一游的纪念?是获取知识的渠道?还是饭后的谈资?

走进展览之前很多人带着强烈的心理负担“我不懂艺术看不明白怎么办”,又或者是在恍惚的瞬间问自己“它们好在哪里?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或者,展览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就像走进电影院、游乐场那样,或者是看一场太阳马戏团的秀,把艺术翻译成一种所有人都能享受能体验的快感?


所以,这里要给你们推荐的,是一个可以的展览。

它是一个多媒体互动的游乐场;一个浸入式感官体验的剧场;一部6D的电影;它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我们负责美,而你负责玩。请务必敞开心扉玩得尽兴。


快感说的不是仅仅感官体验的快感,更说的是开心:打开心扉。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可以把所有人的心都打开的展览


蔡康永和韩寒也发来了贺电:)






2015/09/07-11/29

上 海 大 悦 城 ?



首先,这个展览与你所见过都不同的是:这是由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的展览。


沿着经典的乾隆下江南路线,从北京,南京,杭州,苏州等博物馆中精选的国宝级“乾隆文物”将不再只是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历史的灰尘,而是化身为个性鲜明的卡通角色,搭乘故宫“玄武”为原型的“乾隆号”潜水艇逃离紫禁城,在江南展开的一段充满亲情、友情、爱情的奇幻旅程。



▲ “乾隆号,下一个江南”的男主人公雅克取材于故宫的古典钟表收藏精品《铜镀金写字人钟》,由英国使节于1793年进贡给乾隆。这个钟随着机械的运转底座四方亭内的写字人会不断书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 女主人公琼花则是根据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伯虎仕女画代表作《秋风纨扇图》而创作。其他人物造型的取材包括了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帝行围图转旋瓶》中的转旋瓶,乾隆御用画家郎世宁《冷木梧桐双兔图》以及艾启蒙《八骏图》中的动物形象。


三百多年前的潮男文青乾隆,热衷在古画中玩cosplay;点赞成瘾喜欢到处题跋;是旅游达人更擅长做江南攻略;疯狂收集各种潮物尤其是西洋机械玩具...他是一个在历史上特立独行并且最有现代气质的皇帝。

参展艺术家、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说:“乾隆是一个可以跨越众多领域、十分有想象力的人所以在乾隆对世俗价值的强调下,乾隆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到现在都没有体会其精彩的作品。”

对物的欣赏品味和创造力让300年前的资深玩物家乾隆玩出了一种境界,一种美学,一种范本。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带着童心,跟着乾隆一起,酷玩江南



▲ 《乾隆朝服像》 清 佚名


“乾隆号”是一个载体,一个跨界创作平台;而下一个(next)江南说的是未来的江南的种种可能性。

正如参展艺术家、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得主赖蔚炅说的那样:“江南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可是文化依旧存在。”


跟随乾隆的足迹去重新看一看他执着的江南,以颠覆传统的艺术视角重现中国文化中的盛世美学。由飞麟传媒出品的《乾隆号,下一个江南》,是国内首个Made(原创)IN(潮)China(华人)大展。在被西方艺术体系所淹没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发现的目光,重新展示属于我们自己那些惊心动魄的美。


这个展览由创下百万观展记录,并获得第四十七届美国休士顿WorldFest独立制片与国际影展新媒体类白金奖、TANC全球博物馆2014最受欢迎主题展夺冠、博物馆协会(AAM)2014缪思奖诠释性互动装置类银牌奖等数个重量级国际展览的策展团队全新原创打造。

其中作为本次展览总策展人的黄怡儒先生,是DOMUS收录的全球华人60大空间设计师之一。策展团队中担任创意总监的王纪尧先生,曾与几米、林奕华等艺术家进行诸多合作,并且在电影「盛夏光年」概念小说中担任共同编剧。

作为上海第17届国际艺术节重点推荐项目,该展将于9月7日在上海大悦城开幕




跨媒体艺术展览跨的是什么?


策展人黄怡儒说,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物件展,或者是以往定义的新媒体展,而是一个很独特的、现场性极强的、所有观众都没有体验过的多媒体空间,我们粗浅地把它命名为“跨媒体艺术展”。


▲ 展览效果图


跨媒体艺术:

这是一次颠覆了传统“艺术展”概念的创新,整个展览本身是一件由叙事空间构筑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建筑空间、动画、音乐、绘画、影像、新媒体交互艺术、音乐、传统手作民艺、服装设计等等艺术形式在这里互相渗透,成为这个庞大装置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维度上唤醒观众的感官体验。


▲ 展览效果图


展览试图寻找到一种方式让科技、艺术与趣味性三者之间更好的结合,并且探索“展览”这个概念本身多元化的可能性。比如在展览中,通过脸部识别及人脸立体侦测技术(3D-Face Detection),观众可以将自己的脸部形象展现在记录乾隆南巡的《姑苏繁华图》中。而在上图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场景中,观众又能和主人公一起躲避清小兵(取材于郎世宁《乾隆大阅图》)的紧张追赶。



▲ 展览效果图


策展团队以足够的诚意历时一年走访江南,在传统民间技艺之中寻找灵感,把扬州通草花、平磨螺钿、点螺、苏绣融入新锐的当代艺术。尝试用当代艺术的语法捕捉东方美学的气韵,在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捕捉精神特质,表达属于中国深层审美意识。


▲ 大漆工艺 ( 摄影 | 莫梵稀)

▲ 通草花( 摄影 | 莫梵稀)

▲ 平磨螺钿( 摄影 | 莫梵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