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岁中医逆袭,挂号得提前一周

 鑫黄金屋鑫 2015-07-01

?中医书友会第656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记者/王丽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党卫阁


导读定势思维中,年轻医生认为中医越老越吃香,患者也认为老中医更靠谱 ,看小陈大夫之逆袭,大家的观点还是这样么?有句话说:“中医是靠疗效说话的。”看完这篇报道,小编顿时觉得,年龄只是借口,原来是自己没学好。这篇文章很鼓舞中医人的士气,一起努力!




29岁中医逆袭,挂号得提前一周


6月24日早上7点多,济南市一所医院大楼三楼,中医门诊7号门诊室门口早已经排上了长队。因为限号,很多人都知道小陈大夫一号难求,需要提前一周预约!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小陈大夫坐诊的情况,难以让人相信,一名仅仅走出校门几年就成长为圈内颇有名气的“老”中医,竟然是29岁的青年才俊。



(小陈大夫坐诊时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后在电脑上开药方)


三家十二口人组团来。


24日上午,记者在7号门诊室门口站了半天,一直在观察小陈大夫如何给病人号脉。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看病人气色,时而给病人左右手轮换着号脉,号脉的时间竟然长达五六分钟,屋内屋外静寂无声。所有的患者都秩序井然排队看病。候诊的陈女士说:“陈医生的医术相当好啊,我们家和亲戚、朋友共三家人,总共十二口人,都是来排队找他看病,一两服药就奏效!”


第一次采访陈大夫,是6月17日下午6点,忙碌了一整天的陈大夫刚刚送走最后一名就诊的患者,接着又接听了一位外地患者的来电,因为排队预约没有挂上号,这位患者非常着急,不得已找人打听到了陈大夫的手机,请求能否明天加个塞给自己的父亲看看病。由于听到患者比较着急,病情还属于急症,小陈大夫安慰他说,可以破例在中午下班去吃饭之前加一次号,给这个外地的患者看病。


24日上午8点多,记者在预约客服中心了解到,当天上午8点封号之前,现场预约的患者就有52名,还不包括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的患者数量。而在中心医院三楼中医门诊挂号窗口,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被工作人员告知,小陈大夫的号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


只要您登录山东各家三甲医院网上挂号系统,就会发现,一些在网上预约的专家,基本上全部都是高级职称,或者是从业多年患者口碑极佳的名医,唯独济南市这家医院的中医科29岁住院医师小陈大夫享有“非常规”的待遇:可网络预约,且限号。


熟悉医院规则的患者都知道,在大医院,只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才属于享受预约挂号待遇的专家,并且,凡是大医院“限号”的专家就更加珍贵,属于“专家中的专家”。


最多一天看120多患者。


出生于1986年的中医师小陈大夫,一切都在“逆袭”。


2014年夏天,小陈大夫所在医院值夜班的张药师,发现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经常会有大量患者集中在半夜时分在挂号窗口排队。原来,他们半夜就赶到医院,为的是能尽早挂上小陈大夫医生的号。这个现象,引起该院院院长的注意,并促使医院迅速作出一个“反常规”决定——为小陈大夫开通预约挂号,让患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预约,避免造成患者等候时间过长。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看120多名患者,的确压力很大!”随着求诊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小陈大夫也感到压力猛增,他告诉记者,“我一般一个小时之内,不喝水、不去厕所,最多看10个病人,这就是上限。作为一名中医科医生,我觉得保证充分的时间与患者交流,才能确诊病情,而且号脉非常关键,时间短了,根本不能摸准脉。为了病人满意,我得坚持这个看病时间限制的原则。”


为了确保看病时间,医院的挂号系统又为小陈大夫作出调整:限号!上午、下午各40。另外,鉴于小陈大夫的接诊压力,中医科张主任经过多方努力,选派一名护士为其担任助手。


大二时给亲戚治好病


“我的第一个病人,就是我的亲戚。因为我的一味药治好了她的顽固性腹泻,从此,我对中医药学刮目相看,更加坚定了我的治病救人的梦想。”小陈大夫说,当时自己就是一个大二的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了药物的知识,也知道如何摸脉,当确定这个亲戚是因为阴虚而导致的腹泻之后,他开了一味药,“当时我只知道药理,不知道药方,因此,只能开一味药,让她试试看。为了确保不伤害亲戚的身体,我专门尝了该味药,确定自己也能喝,才给亲戚开了一味药进行调理。”


小陈大夫说,没有想到的是,亲戚喝了一周之后,顽固性腹泻完全消失了。


这一件事情既是意外,也是惊喜,让他感叹中医药学的神奇!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书期间,小陈大夫大部分的生活费用来购买了各类中医典籍。如今,小陈大夫每周四门诊,从早七点一直忙到晚上六点,但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他诊室手边的一本《医宗金鉴》已被翻得十分破旧,正是这本被誉为“中医百科全书”的《医宗金鉴》,使小陈大夫具备了应对复杂病症的思维能力。


“整个接诊过程,我没有创新,就是把学习的古代医籍中的经典方活学活用!”小陈大夫说,中医医术的传承非常珍贵,很多古代医术里面汇集了古代名医的诊病方案,非常具有临床价值,钻进去再针对现代人的体质进行活学活用,就能治病救人,这就是中医学的魅力所在。


医者仁心 开小药方 为病人减负


为啥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排队等待小陈大夫接诊?


该院中医科阎副主任对小陈大夫的诊疗特点归纳了两点。


第一,小陈大夫所开处方多数为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方,或加或减,灵活自如;第二,方中通常10味药左右,单味药大都在3至9克。


阎主任介绍说,现在能够坚持给病人开小药方,说明小陈大夫对患者病情把握非常准确。


“一服药,大多数不会超过二两重”,一方面省钱了,给患者经济减负;另外一方面,药物煎好了,喝的时候也不觉得是个负担。对自己开小药方的特点,小陈大夫的看法是,看病如开锁,人们要用钥匙巧开锁,而不是用铁锤把锁砸开


59岁的李明(化名)坐在小陈大夫的诊室里,患有冠心病已经20年的他,近几年夜夜凌晨1点多就会出现心慌、惊醒,然后就再难入眠,备受煎熬。


小陈大夫搭手切脉,先右而左,细细查看舌苔,询问李明日常感受,最终辨证:痰火扰心所致的心悸怔忡。并进一步为患者分析:素体肝郁脾虚,气机疏泄失常,水谷运化不及,久而痰气交阻,痰火扰心,而肝经当令的时候是在丑时,也就是凌晨1点至3点。痰火扰心,心属火,肝属木,木火相煽,此时自然就是人体最难受的时刻,这也正是为什么患者每天总在凌晨1点多惊醒后心慌、难受、难再入睡。


一边给患者诊病,一边给患者介绍病因,小陈大夫鞭辟入里的解释让患者李明心服口服。


病因找到了,药方也很简单。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小陈大夫就接到李明的电话:“您开的这药太神了,我只喝了半服药,一晚上没有惊醒,终于睡了个好觉!”


每天面对慕名而来的求医者,小陈大夫会详细把病因分析给患者听,令对方十分惊奇又佩服。


不过,小陈大夫在接诊很多疑难杂症时,也经常在结束之前,不忘叮嘱一句“如果我没给你治好,你通过别人治好了,麻烦你告诉我一下治疗方法。”


他始终认为中医的真正传承必须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因此他更注重失败案例的分析。不认为自己是神医,自称自己是入门小学生,谦虚的小陈大夫说,从医之路漫长,他愿意不断学习提高医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本文转自《生活日报数字报刊》,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