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之气交变论

 青衣问道 2015-07-01


五脏之气交变论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窍通于目,离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肾主五精,鼻藏气于心肺,故曰主百脉而行阳道。经云∶脱气者目盲,脱精者耳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为清气所奉于天,而心劳胃损则受邪也。

 

五脏之气的生成

 

和全身的气一样。五脏之气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府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

肺为气之主肺为体内外之气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之气的交换。通过不断的呼浊吸清,保证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进人体内,参与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

肾为生气之源,肾有贮藏精气的作用,肾的精气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充盛,不仅给全身之气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还能促进后天之精的生成,使五脏六腑有所禀受而气不绝。

 

 


 

五脏之气的功能

 


心气:维持心脏功能的正常,推动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心脏功能正常,则心脏搏动如常,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

 


肺气:表现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的功能活动。人体的一身之气及呼吸之气都为肺气所主。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脾气:脾气负责运化水谷、运化水湿。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运化水谷,是指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脾气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肝气:肝气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即疏泄的作用。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

 


肾气:肾气由肾精化生,广义的肾气指的是肾脏的功能活动,包括了肾阴、肾阳。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狭义肾气指的是肾脏的功能活动中起固摂、封藏作用的部分。

 


五脏之气升降有序,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才能让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脏之气上通七窍阴阳不和乃成关格

(灵枢脉度篇)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阅,历也。五脏位次于内而气达于外,故阅于上之七窍如下文者。人身共有九窍,在上者七,耳目口鼻也;在下者二,前阴后阴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阴阳应象大论曰∶肺在窍为鼻,心在窍为舌,肝在窍为目,脾在窍为口,肾在窍为耳。故其气各有所通,亦各有所用,然必五脏气和而后各称其职,否则脏有所病则窍有所应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五脏属阴主里,故其不和,则七窍为之不利。六腑属阳主表,故其不利,则肌腠留为痈疡。)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阴阳之气,贵乎和平,邪气居之,不在于阴,必在于阳。故邪气在腑,则气留之而阳胜,阳胜则阴病矣;阴病则血留之而阴胜,阴胜则阳病矣。故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荣而为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荣而为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则阴自阴,阳自阳,不相浃洽而为关格,故不得尽天年之期而死矣。本经荣营通用,不能荣,谓阴阳乖乱不能营行。彼此格拒不相通也。人迎盛者为格阳,寸口盛者为关阴,义详脉色类二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