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校积极探索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新模式

 有为无我 2015-07-01
 
日期:2014/12/22 14:26:32 【信息来源】 作者:杨晓燕 图片作者:杨晓燕

 

      如何将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共同体,是教务处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随着我校与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签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合作研究协议,实习基地建设开始尝试“教学先行,科研跟进”新模式。
    今年9月24日,我校与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签订了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协议。11月中旬,部分师范生进入该基地教育实习。11月17日,我校教务处、科技部联合组织师范专业教师与新苏师范附小教科研人员举行研讨会。教务处处长吴红耘、数理学院副院长谷建胜介绍了与教师教育有关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以及项目研究情况,新苏师范附小陶六一校长介绍了该校近年来教育科研课题开展情况以及期望得到大学教师学术支持的问题,双方就如何以教育实习基地为平台,构建大学与小学、职前与职后、学生学业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互利共赢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苏州科技学院组建科研团队指导新苏师范附小开展学科教学研究达成初步意向。
    随后,我校教务处、科技部与新苏师范附小经过多次磋商,确定两校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来开展合作研究,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经过双向互选,产生由吴红耘教授、杨翠蓉博士、张秀伟副教授组成的大学教师指导团队,指导新苏师范附小教师完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前置性阅读设计研究”、“质疑讨论式探究学习在数学‘问题场’创设中的运用”、“在小学科学学科中,运用同伴互助进行学习行为评价”等四项问题的研究。
    12月10日,在新苏师范附小礼堂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科技部副处长周刚代表学校与新苏师范附小签署了合作研究协议,每位指导教师与对方签署了课题指导协议。在合作期内,大学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教师完成三个一:一堂研究性教学公开课、一个典型教学设计方案、一篇教学反思报告。合作双方都很期待以此次合作为开端,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教学科研互动互惠,积极探索合作培养卓越教师的新路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