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书法 典藏(一)

 百了无恨 2015-07-02

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在人类艺术的宝库中,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是一门独步世界的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国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离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书法则无从谈起。古人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人们书写汉字,作为记录的手段时,具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实用价值,而在书写过程中对汉字进行艺术创作时,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价值。

│第一部分 甲骨文、金文│

中国最早的、具有成熟体系的文字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殷墟大批甲骨刻辞的发现,表明商代晚期的刻写文字已经基本摆脱了图形文字的桎梏,绝大部分用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形声字,使文字构形趋于规整化。此时甲骨刻辞的行款颇有规律,在谋篇布局上出现了艺术的萌芽。西周时代铜器铭文高度发达。由于字模是在湿软的粘土基础上塑造,因此,浇铸出的金文字体带有软笔书写的特点。西周金文从早期的肥笔波磔到中晚期玉箸体,字体及行款逐渐向规范化、整齐化方向发展。春秋、战国时出现的鸟虫书则是文字美术化的典范。

始皇诏量


青铜
器外壁一侧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百姓安宁,立号为皇帝,乃诏令丞相隗状、王绾制定有关度量的法令,将不明确的度量单位进行标准化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用秦篆代替战国大篆,结束了“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将诏书多刻于度量衡器上,这种诏书字体是典型的秦篆,由于是刀刻在金属表面,所以笔画方正,这种诏量多为实用器,故铭文写法草率,行款错落,质朴自然。

│第二部分 陶文、砖文、瓦文│

众多精美的陶、瓦、砖类文字资料,是古人社会生活的遗存。陶文是指那些留在陶制器皿、建筑材料等上面的契刻、戳印、书写的文字或符号。瓦出现于西周初期,在春秋战国时代大量制作和使用,部分瓦当和瓦片上也有模制文字。砖文是刻划或模印于砖上的文字,战国晚期开始出现,西汉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三种文字资料出现、发展和兴盛的时代正是我国古代书体演变剧烈的时期,它们为我们考察中国书法早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 玺印、钱币文字│

中国古代玺印、钱币上的文字遗存是中国古代“书迹”的一个部分。从古代实用印章发展起来的篆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随着中国文字、中国文化的进程与发展,也慢慢由具体实用的凭信、信物逐渐衍化成为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经历了极其悠久漫长的路途。

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保存着中国文字书体的变迁历史。钱币文字不仅展现了时代书风,也使一些名家的精彩墨迹赖以钱币遗留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