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2015-07-02 | 阅:  转:  |  分享 
  
0014386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穴位

一头面部颈项部穴位

天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两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30~50次。若自眉心推至卤门,则称为大开天门。

作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的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推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掐揉小天心等合用。对体质虚弱、出汗较多,佝偻病儿童慎用。

坎宫(眉弓、鱼腰)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沿两侧眉梢作分推,其余四指轻放在头部两侧固定之。推30~50次,称推坎宫,亦称分推阴阳。

作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揉耳后髙骨组成“治外感四大手法”配合应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和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推涌泉等。

3.太阳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术者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后方向为泻。操作均为30~50次。

作用:揉推太阳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发热。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4.印堂(眉心)

位置:两眉内侧连线中点处。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在眉心处掐,掐3~5次,称掐印堂。用拇指端揉,揉20~30次,称揉眉心。

作用:掐印堂能醒脑安神、揉眉心能祛风通窍。

临床应用:掐印堂治疗惊风,常与掐十宣、掐人中、掐承浆等合用;揉眉心能治疗感冒、头痛,常与治“外感四大手法”等合用。

5.山根(山风、二门)

位置:在印堂之下,两目内眦中间。

操作:术者用拇指指甲掐,掐3~5次,称掐山根。此穴不推专用掐法。

作用:掐山根具有开窍、醒目定神的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山根常作为小儿望诊部位之一。山根色青为惊为痛;蓝色为喘为咳。

6.人中(水沟)

位置:人中沟正中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属督脉。

操作:术者用拇指指甲掐,掐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人中。

作用:掐人中能醒脑开窍。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中暑、窒息,惊厥或抽搐,掐之有效,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

7.迎香(井灶、洗皂、宝瓶)

位置:鼻翼外缘旁开0.5寸,鼻唇沟中。

操作:术者用食指、中指或两拇指桡侧按揉,揉20~50次,称揉迎香。

作用:揉迎香具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配合治外感“四大手法”效果更好。

8.牙关(颊车)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操作:术者用拇指按或中指揉,按3~5次,揉30~50次,称按牙关或揉牙关。

作用:按牙关具有开窍的作用;揉牙关具有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临床应用:按牙关主要用于牙关紧闭,多与掐人中、掐十宣等穴合用;揉牙关治口眼歪斜,多配合揉迎香、揉地仓、揉四白等穴。

9.卤门(泥丸)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凹陷中。

操作:术者两手扶小儿头,两拇指自前发际交替推至卤门,或自卤门向两旁分推。若小儿卤门未闭,应推至边缘;或用掌心轻揉卤门,推或揉30~50次。

作用:推、揉卤门能镇静安神、通窍。

临床应用:多用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卤门在生后12~18个月闭合,操作时手法要轻柔,不可用力按压。

10.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处。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操作: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或掌心,按、揉、或按揉,按3~5次,按或按揉30~50次,称按百会、揉百会或按揉百会。

作用: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百会能镇惊安神,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用于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灸百会,用于虚寒证。新生儿和小婴儿很少单独用按百会,多用于揉百会或按揉百会。

11.耳后髙骨(髙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髙骨下凹陷中。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0~50次,称揉耳后髙骨。或用两拇指推运,运30~50次,称运耳后髙骨。或用两拇指指甲掐,掐3~5次,称掐耳后髙骨。

作用:揉耳后髙骨能疏风解表。

临床应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合用;亦能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等症。

12.风池

位置:颈后,后发际,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食指或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拿揉或拿5~10次,称拿揉风池或拿风池。

作用:拿风池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法发汗效果显著,往往立见汗出;若再配合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等,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多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等表实症。表虚者不宜用本法。拿揉风池亦可治疗落枕、项背痛等症,还可配合局部揉法,祛风散寒,解痉止痛。

13.天柱骨(天柱)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推100~300次,称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而下刮,刮至皮下轻度瘀血,称刮天柱。

作用:推、刮天柱具有降逆止呕,祛风散寒的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恶心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单用本法独穴治疗有效,但推拿次数较多。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用刮法多以汤匙边蘸薄荷汁、凉水或麻油,自上而下,刮至局部皮下有轻度瘀血,治暑热、发热等症。治疗风热外感发热、咽痛等症,多与掐揉少商、重推脊、揉扁桃体外方、清天河水等同用。

14.桥弓

位置:左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用拇指和食指或用拇指和中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揉、揉捏、提拿,或用拇指抹。揉3~5分钟,揉捏10次,提拿3~5次。

作用:揉、抹、拿桥弓具有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1周岁以内小儿肌性斜颈,常与颈项部摇法、扳法,颈项、肩背部揉法等同用。

按:此穴名原系,从成人推拿中“抹桥弓”而来,抹桥弓可降低颅内压及降血压。小儿推拿临床中常揉捏提拿,此处治斜颈,桥弓为经验穴。

二胸腹部穴位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中。

操作:术者用中指端按揉10~30次,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指对称挤捏,至皮下瘀血成紫红色,称挤捏天突。

作用:按揉天突,具有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的作用。

临床应用:对于气机不利,痰涎雍盛,或胃气上逆所导致的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外感发热,挤捏天突至局部轻度瘀血。在本穴两侧相隔1寸处在挤捏一次,配合清天河水、推脊、拿风池,可发汗退热。急性扁桃体炎挤捏提天突穴处,配揉扁桃体处方、掐少商。清板门等,疗效较好。

2.膻中

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术者用中指端揉50~100次,称揉膻中;用两拇指自膻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50~100次,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50~100次,称为推膻中。

作用:膻中为气之会穴,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咳嗽、吐逆、痰喘等症。治疗呕吐、噎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分推肩胛骨等合用;治疗痰吐不利常与揉天突、按揉丰隆等合用。

3.乳根

位置: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0.2寸。

操作:术者用食指或中指指端揉30~50次,称揉乳根。

作用:揉乳突根化痰止咳,消食化滞。

临床应用:用于胸闷、胸痛、咳喘等症,多与揉乳房、推揉膻中等合用。

4.乳房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30~50次,称

揉乳房;或用两手拇指、中指拿3~5次,称拿乳旁。

作用:揉乳房具有宽胸理气,化痰止咳作用。

临床应用:常与揉乳根同时操作,能加强理气化痰的作用,用中指和食指同时按于乳旁、乳根两穴上揉之。本穴配合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中府、揉云门,对由痰涎雍塞而致的肺不张有效。拿乳旁,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5.胁肋

位置:从腋下两肋至天枢处。

操作:术者用两掌从小儿两侧腋下搓摩至天枢处50~100次,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作用: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临床应用:搓摩胁肋性开而降,对小儿由于食积、痰涎雍盛、气逆所导致的胸闷、腹胀、气喘等有效。

6.中脘(胃脘、大仓)

位置:肚脐正中直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操作:术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100~300次,称揉中脘;术者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5分钟,称摩中脘;术者用食指、中指指面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往下推至中脘100~300次,称推中脘。

作用: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临床应用:中脘为胃之募穴,专治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

推中脘自上而下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自下而上直推,临床上少用,有使小儿吐的记载。

7.腹

位置:腹部

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自剑突下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称分推腹阴阳;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指腹摩5分钟,称摩腹。

作用:摩腹、分推腹阴阳,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能理气消食,降逆和胃,善治乳食停滞,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症。常配运内八卦、清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配合清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治疗小儿厌食症。摩腹较分推腹阴阳作用缓和。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寒湿泻。摩腹常与补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推拿手法。

8.脐(神阙)

位置:在肚脐中。

操作:术者用中指端揉或掌根揉100~300次,称揉脐;术者用指腹或手掌面摩擦,称摩脐。逆时针方向揉为补,顺时针揉为泻,顺逆各半揉之为平补平泻。

作用:揉、摩脐能补能泻,补之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临床应用:多用于寒湿、脾虚、肾虚型泄泻,气虚型便秘,疳积等症。临床上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常配合运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较好;泻之能下,治疗湿热型泄泻、实热型便秘、痢疾;平补平泻则能和,多用于先天不足,后天调理或寒湿凝聚、乳食停滞、伤乳食泻等。

9.天枢

位置:脐旁2寸,属足阳明胃经。

操作:术者用食指或中指揉50~100次,称揉天枢。

作用:揉天枢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应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揉天枢与脐可同时操作,即中指和无名指各按两侧天枢穴的三指揉法。

10.丹田

位置:下腹部,脐下2寸与3寸间。

操作:术者用手指、手掌揉或摩,揉50~100次;摩5分钟,称揉丹田或摩丹田。

作用:揉、摩丹田具有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的功效。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下元虚冷的腹痛、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治疗尿潴留常配推箕门、清小肠、揉关元等有一定疗效。

11.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两大筋。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由脐旁向深处拿捏3~5次,称拿肚角,一拿一松为一次。

作用:拿捏肚角能理气消滞,是止腹痛的要法。

临床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尤其是对于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拿捏肚角刺激较强,一般拿捏3~5次即可,不能拿捏时间太长,为防止患儿因手法刺激哭闹而影响手法的操作和治疗的效果,一般在其他手法推毕,再拿此穴。

四腰背骶部穴位

1.肩井(膊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术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对称用力,提拿3~5次,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10~30次,称按肩井。

作用:按、拿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临床应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结束后的总手法(结束手法),也配合外感“四大手法”用于治疗感冒;配合拿曲池、拿合谷,治疗产伤所致的一侧臂丛神经麻痹,上肢抬举不利等症。

2.大椎

位置:第七节颈椎下凹陷中。

操作:术者用拇指端揉20~30次,称揉大椎。

作用:揉大椎能清热解表。

临床应用:主要应用于感冒发热、项强、咳嗽等症。此外用提捏法,以屈曲的食指、中指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局部皮下出现轻度瘀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的疗效。

风门

位置: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或食指指端在风门穴揉20~30次,称揉风门。

作用:揉风门能解表通络,止咳平喘。

临床应用:多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气喘,配肺经、揉肺俞、推揉膻中等穴,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主治感冒、咳嗽、气喘、鼻塞等。治疗背部肌肉疼痛,与拿委中、拿承山、拿昆仑等结合应用。

肺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术者用两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在肺俞穴揉50~100次,称揉肺俞;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300次,称推肺俞或者称分推肩胛骨。

作用:揉、推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

临床应用:多用于外感咳嗽,常配合治外感“四大手法”,清肺经、揉膻中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喘咳、痰鸣、胸闷、胸痛、发热等;支气管哮喘,多与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运内八卦等配合使用,以宽胸平喘,降气化痰;如久咳不愈时,可加补脾经、揉脾俞以培土生金,效果更好。

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或一食指、中指指端在脾俞穴揉50~100次,称揉脾俞。

作用:揉脾俞具有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的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慢惊风、四肢乏力等。多与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并能治疗脾虚所以起的气虚、血虚、津液不足等。

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螺纹面着力在肾俞穴揉50~100次,称揉肾俞。

作用:揉肾俞能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临床应用:常配补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推三关、补大肠等穴,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以温补脾肾,固肠实便;小儿遗尿,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常配合揉丹田、擦腰骶部、按揉百会、推三关、补脾经等温补肾气,固涩下元;小儿麻痹后遗症,配合按腰阳关、拿委中。按足三里及患侧局部的推、揉、衮法,使之通经活血,荣筋养肌,帮助痿软的肢体恢复功能。

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用拇指、食指指腹自上而下作直推100~300次,称推脊柱;用捏法自下而上捏3~5遍,称捏脊法。捏脊一般操作5遍,最后2遍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抚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作用: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身健体的作用。捏脊、重推脊,清热;轻推脊,安神。

临床应用:捏脊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本法单用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症,还可以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症。(重推脊,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等合用以清热。轻推脊,配合按揉百会、掐揉小天心、清肝经,用于小儿惊啼,夜寐不安.)

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分别称为推上七节骨盒推下七节骨。

作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临床应用:推上七节骨,多用于虚寒腹痛、脾虚泻、寒湿泻、久痢等症。临床上长配合运用按揉百会、揉丹田等、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症,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另小儿腹胀或出现其他病症。推下七节骨,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泻。

龟骨(尾闾、长强、尾尻)

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术者用拇指指端或中指端揉100~300次,称揉龟尾。

作用:揉龟骨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临床应用:尾骨穴为督脉经之长强穴,其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揉脐、推七节骨配合应用,以治腹泻、便秘等。

五上肢部位穴位

1.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术者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侧边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若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亦有旋推拇指末节螺纹面为补的。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临床应用:补脾经多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常与揉脾俞、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里等合同;清脾经常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多与清胃经、清小肠、揉板门、清大肠等合用;清补脾经用于乳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纳呆、矢气臭秽,常与揉板门、运八卦、直推中脘、分腹阴阳等合用。小儿脾常不足,不宜攻代太甚,一般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2.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食指末节,用另一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食指螺纹面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反之亦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推100~500次。

作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临床应用: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多与掐人中、掐揉小天心、掐老龙等合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3.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中指,用另一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中指螺纹面为补心经。补心经和清肝经统称为推心经、推100~500次。

作用:清心经能清热泻火。

临床应用: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4.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无名指,另一手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无名指螺纹面为补肺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肺经能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临床应用:补肺经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汗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清肺经常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气短、痰鸣等实证。多与清天河水、四大手法,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等合用。

5.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小指,另一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小指螺纹面为补肾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也称补肾经;反之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临床应用:补肾经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肺经、揉肺俞、捏脊、揉足三里、擦腰骶部等合用;清肾经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推箕门等同用。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清法时,多以清小肠代替。

6.五经

位置:五手指螺纹面,即脾、肝、心、肺、肾。

操作:术者一首持患儿五指,用另一手指或中指从患儿拇指运或掐揉至小指,运50~100次,掐揉3~5次,称运五经和掐揉五经。患儿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术者拇指放在患儿掌背,其余四指并拢在患儿掌面,向指端方向直推,推50~100次,称推五经。五经穴有运法、掐法、揉法、推法4种操作。

作用:推五经能够解表退热。

临床应用:主治外感发热,尤其是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比较好。掐揉、运五经,动五脏之气与相关脏腑经穴配伍,治疗相应脏腑病变。

7.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食指,暴露桡侧缘,用另一拇指螺纹面从患儿食指指尖直线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作用:补大肠具有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的作用;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临床应用:补大肠多用于虚汗腹泻,脱肛等病症。常与推三关、补脾经、补肾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骨等合用。清大肠多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症。常与退六腑、清脾经、分腹阴阳、推下七节骨、揉龟尾等合用。本穴又称三关,用于小儿指纹望诊。

8.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小指,暴露尺侧缘,用另一拇指螺纹面或食指桡侧缘从小儿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推100~300次。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

作用:清小肠能清热利尿,泌别清浊。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小便短赤不利,尿闭,水泻等。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引起口舌糜烂、尿短赤,常配合清天河水、掐揉小天心、清心经,加强清心利尿的作用。本穴多用清法。补小肠能滋阴补虚。若阴虚水亏,小便短少,可用补法。

9.肾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术者用一手持患儿小指,另一手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患儿小指顶端,称揉肾顶。揉100~500次。

作用:揉肾顶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临床应用:常用于自汗、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等症。气虚自汗多与补脾经、补肺经、捏脊、摩腹、揉足三里等合用;阴虚盗汗,常与补肾经、补肺经、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等配合应用。

肾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小指,用另一手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本穴,揉100~500次,称揉肾纹。

作用:揉肾纹能祛风明目,散瘀结。

临床应用:常与揉太阳、清肝经、清心经、推涌泉,配合治疗目赤肿痛;治疗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常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打马过天河、退六腑、推脊等合用;治疗口舌生疮,常与清胃经、清心经、揉总筋、清小肠、清天河水等合用。

11.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用一手持患儿四指指尖,使其掌心向上,用另一拇指,从小儿食指依次掐揉小指横纹,称掐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掐揉各3~5次,推100~300次。四横纹穴有掐法、揉法、推法三种操作。

作用:掐四横纹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四横纹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的作用。

临床应用:四横纹是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多用掐揉法,治疗小儿疳积,掐揉四横纹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合用,也可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治疗消化不良、腹胀等,多与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胸闷痰喘,多与推、揉膻中、推肺经、运内八卦、分推肩胛骨等配合应用。

12.小横纹

位置: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另一拇指指甲,从患儿食指掌指关节横纹,依次掐至小指,掐3~5次,称掐小横纹;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推100~300次,称推小横纹。小横纹有掐法和推法两种操作。

作用:推、掐小横纹能退热消胀、散结。推小横纹能治肺部干性啰音。掐小横纹用于脾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等症。

临床应用:脾虚作胀,常与补脾经、运内八卦、揉中脘、按揉足三里,配合应用。慢性咳嗽,配揉膻中,分推膻中、推肺经,揉肺俞、补脾经、分推肩胛骨、按揉足三里,培土生金,化痰止咳。口唇破裂,口舌生疮,多与清脾经、清天河水,配合应用。

13.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手,用另一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本穴,揉100~500次,称揉掌横纹。

作用:揉掌小纹头具有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穴是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可以治疗肺部湿性啰音。揉掌小横纹常用于治疗喘咳、口舌生疮等。治疗喘咳多与揉肺俞、清肺经、揉膻中、分推肩胛骨等合用。治疗口舌生疮常与清心经、清天河水、揉总筋,配合应用。

14.胃经

位置: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也有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由掌根至拇指根部之说。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拇指,用另一拇指或食指、中指自患儿掌根推至拇指根部,称为清胃经;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近掌端第一节,称补胃经。清胃经和补胃经,统称推胃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清胃经具有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的作用。

临床应用:补胃经治疗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揉足三里合用。清胃经治疗上逆呕恶,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衄血等实证,多与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揉天枢等合用。

(脾主升,胃主降,胃经用清法则气下降,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一般多用清法。)

15.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术者用一手持患儿手,用另一拇指端揉小儿大鱼际,称揉板门或运板门,揉50~100;用推法自拇指根推向板门,推100~300次。板门穴有揉法和、运法、推法三种操作。

作用: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板门推向横纹,健脾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揉板门用于治疗乳食积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嗳气等症,常与补脾经、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等合用。板门推向横纹止泻常配合推脾经、推大肠、推上七节骨等合用。横纹推向板门止呕吐,常配清胃经、推上七节骨,直推中脘等合用。

16.内劳宫(牢宫)

位置:手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端之间的中点。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手,用另一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小儿掌心,揉100~300次,称揉内劳宫;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或中指端运内劳宫,运10~30次,称运内劳宫。内劳宫穴有揉法和运法两种操作。

作用:揉内劳宫能清热除烦。运内劳宫具有清心、肾经两经虚热作用。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口舌生疮、发热、烦躁等症,常与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

17.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横纹约三分之二处为半径,所作为园周。(中指跟下为离属南,小天心穴之上为坎属北,在大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震属东,小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兑属西,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撰,西南为坤)八卦穴在此圆周上,即乾、坎、艮、震、撰、坤、兑八个方位。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四指,拇指按在小儿离卦,掌心向上,用另一手食指、中指夹住小儿腕关节,以拇指螺纹面用运法,自乾卦起至兑卦止,周而复始,顺时针运,运100~500次,称顺运内八卦;若从兑卦起运至乾卦止,逆时针运,运100~500次,称逆运八卦。在部分卦位上可以分运,运100~200次,称分运八卦。八卦穴用运法操作,根据不同操作方向,分为顺运、逆运、分运三种。

作用:顺运内八卦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逆运八卦能降气平喘。分运八卦,从乾卦顺运能安魂;从撰兑顺运能定魄;从离乾顺运能止咳;从坤坎顺运能清热;从坎撰顺运能止泻;从撰坎逆运能止呕;从艮离顺运能发汗。

临床应用:顺运八卦与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配合,用于治疗乳食内伤、腹胀、纳呆等症;逆运八卦与补脾经、推肺经、推天柱骨、揉膻中、按揉天突等治疗痰喘咳嗽,呕吐等。

18.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大鱼际交际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四指,使掌心向上,用另一手中指端揉,揉100~300次,称揉小天心;用拇指掐甲掐3~5次,称掐小天心;用中指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10~30次,称捣小天心。小天心穴有揉法、掐法、捣法三种操作。

作用:掐揉小天心具有清热、镇惊、利尿、明目的作用。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

临床应用:本穴性寒,为清心安神的要穴。掐揉小天心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惊惕不安或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而见小便短赤等症。常与清心经、清肝经、清小肠、清天河水等合用。揉小天心还可以用于小儿遗尿、疮疥、疹痘欲出不透等;掐小天心常用于小儿惊风抽搐、夜啼、惊惕不安等症。若见惊风眼翻可配合掐老龙、掐人中、清肝经等合用。眼上翻者则向下掐捣;右眼斜视者则向左掐捣;左眼斜视者则向右掐捣。

本穴与内劳宫同属心包络,均能清心经之热,镇惊安神,但内劳宫清热力强,小天心偏于安神,且能利尿、透疹。

19.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四指,用另一手拇指端按揉本穴,揉100~300次,称揉总筋;用拇指指甲掐3~5次,称掐总筋。总筋穴有按揉法、掐法两种操作。

作用:按揉总筋具有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的作用。掐揉总筋能镇惊止痉。

临床应用:按揉总筋多与清天河水、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配合,治疗口舌生疮,潮热夜啼等实证。掐总筋治疗惊风抽搐,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

20.大横纹

位置: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面从小儿掌后横纹中点,由总筋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阴阳;自两旁(阴池、阳池)向总筋和推称合阴阳。推30~50次。大横纹有分推、合推两种操作。

作用: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合阴阳能行痰散结。

临床应用:分阴阳多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合而致寒热往来,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等症,多与推三关、退六腑等合用。若实热症宜阴池宜重分,虚寒证阳池宜重分,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合阴阳多用于痰结喘嗽,胸闷等症,与推揉膻中、揉肾纹、清天河水等同用。)

21.十宣(十王)

位置:十指尖指甲赤白肉际处。

操作:术者一手握住患儿手,使其指尖向上,用另一拇指甲逐一掐之,各掐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十宣。

作用:掐十宣能清热、醒神开窍。主要用于急救。

临床应用:治疗高热惊风、抽搐昏厥,多与掐老龙、掐人中、掐端正等合用。

22.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一分处。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中指,使其指尖向上,用另一手拇指甲掐小儿中指甲后1分处,掐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老龙。

作用:掐老龙能醒神开窍,用于急救。

临床应用:常与掐人中合用,治疗小儿急惊风,高热抽搐。急惊暴死,掐之知痛有声音着,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音者,一般难治。

23.端正

位置: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际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中指,使其指尖向上,用另一拇指甲掐或拇指纹面揉,掐3~5次,揉50次,称掐、揉端正。

作用:揉右端能降逆止呕。揉左端正能升提止泻。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掐端正能醒神开窍。揉右端正,用于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常配清胃经、推天柱骨合用;揉左端正,用于水泻、痢疾等症。常与推脾经、推大肠、清小肠、揉天枢、推七节骨等合用。掐端正,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等合用。

24.五指节

位置: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术者一手握患儿手,使其手背向上,用另一拇指甲依次从小儿拇指掐至小指,掐后继揉,各掐揉3~5次,称掐五指节;用拇指螺纹面揉,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五指节有掐法和揉法两种操作。

作用:掐、揉五指节具有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惕不安、惊风,常与掐老龙、掐十宣等合用;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等症,多与运内八卦、推揉膻中等合用。

25.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术者用两手食指、中指夹住小儿手掌,使其手心向下,用两拇指掐之,继以揉法,称掐二扇门,或用两拇指偏锋按揉。或一手握患儿手腕,用另一手食指、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

作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是发汗效穴。

临床应用: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体虚外感者本法与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等合用。

26.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术者一手握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用另一拇指掐之,掐3~5次,称二人上马;或用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揉上马穴,称揉二人上马。

作用:揉二人上马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补肾滋阴的要法。

临床应用:临床上用揉法为多。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淋沥等症。本法对体质虚弱,肺部感染有干性啰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啰音配揉掌小横纹,多揉亦有效。

27.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用一手握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下,用另一拇指或中指揉之,揉100~300次,称揉外劳宫;用拇指甲掐之,掐3~5次,称掐外劳宫。

作用:揉外劳宫具有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的作用,兼能发汗解表。

临床应用:本法性温,用于一切寒症。用治外感风寒、鼻塞流涕,配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髙骨、推三关等合用;治疗脏腑积寒,完谷不化,肠鸣腹泻、腹痛等症,常与推三关、补脾经、补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等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症,配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揉百会等合用。临床上多用揉法。

28.精宁

位置:在手背4、5掌骨歧缝间。

操作:术者一手握患儿四指,使掌背向上,用另一手拇指掐之,掐3~5次,继以揉法,称掐精宁。

作用:掐精宁具有行气、破结、化痰的作用。

临床应用:多用于痰食积聚,气吼痰喘、干呕、疳积等症。体虚者慎用,如需要则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合用,以免克制太甚,元气受损;本法常与掐威灵配合,治急惊昏厥,加强开窍醒神的作用。

29.威灵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