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shgwxj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服务业比重超二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015-07-02 | 阅:  转:  |  分享 
  




服务业比重超二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内容摘要: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越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到46.6%。服务业比重提升是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化的自然趋势。服务业比重提高对宏观经济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能降低经济增速,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就业、保护环境,总体看利大于弊,将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战略机遇。当前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降低物耗、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增张的持续性。



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对宏观经济将产生双重作用。本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一、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服务业比重将逐渐上升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研究了二战前欧美的产业结构变化,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服务业在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较工业部门更有优势。二战后,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增长。1947年美国服务业比重大约为60%,目前已接近80%。日本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955年服务业占日本GDP的比重为42%,至上世纪70年代超过50%,九十年代超过60%,目前已达到72%。

实际上,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维度中看出服务业的上升趋势,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比较中得到相同结论。在同一时点,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国家,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高。2012年,世界各国服务业比重为:最不发达国家45.6%,低收入国家48.3%,中等偏下收入国家51.2%,中等偏上收入国家54.5%,高收入国家74.0%,凸显了收入水平和服务业比重的紧密关系。

二、我国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具体原因分析

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我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服务业比重上升符合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但仍有必要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服务业内部按照功能差异可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这两类服务业在我国均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各自的发展动因有所区别。消费性服务业是指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的服务业,包括餐饮旅游、商贸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等行业,其发展与居民消费偏好变化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特征有直接联系;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物质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商务咨询等行业,其发展受到知识资本的积累和专业化细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1、居民消费偏好变化是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随着经济发达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偏好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产业发展。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在这个阶段,居民对生活品味、生活质量的要求增长较快,对服务行业的需求相对上升,自然而然地会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统计数据证明,我国居民消费正在由重实物消费向重服务消费转变。按消费类别,可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八大类,即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和杂项。比较1993年和2013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见下表)可以看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杂项等4项实物类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例下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3项服务类消费和居住支出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例上升。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得到相同结论。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比例(%)

食品 衣着 家庭

设备 医疗

保健 交通

通信 教育文

化娱乐 居住 杂项 1993年 50.1 14.2 8.8 2.7 3.8 9.2 6.6 4.5 2013年 35.0 10.6 6.7 6.2 15.2 12.7 9.7 3.9 变化幅度 -15.1 -3.7 -2.0 3.5 11.4 3.5 3.0 -0.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服务消费在我国居民总消费中份额增加的原因还在于服务消费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而实物消费缺乏收入弹性。也就是说,居民收入每增长1%,服务消费增幅超过1%,而实物消费的增幅不足1%。根据数量模型测算,我国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杂项等四项实物消费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64、0.59、0.81和0.89,均小于1,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用于购买商品的支出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收入弹性分别为2.18、2.22、1.50,均大于1,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用于该类服务支出的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正在从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从温饱型转变为小康型,这种变化成为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2、需求旺盛和门槛低是消费性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的主因

需求量的绝对增长是我国消费性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前提条件,而需求旺盛和进入门槛低则是消费性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服务业技术进步慢于工业甚至慢于现代农业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虽保持上升,但明显低于工业部门。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2.8万元/人,服务业为2.0万元/人,到2013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0.8万元/人,服务业为8.8万元/人。一般来讲,劳动生产率低的产业效益低、发展慢,就业岗位会逐步减少,但由于服务需求旺盛、进入门槛低,不仅没有减少就业反而造成劳动力向服务业持续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提出“鲍莫尔假说”,其基本观点是:可将各产业分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进步部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停滞部门”,如果后者的需求增长相对较快,会造成劳动力不断从“进步部门”流出转而进入“停滞部门”,使得“停滞部门”在就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当前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符合“鲍莫尔假说”。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大幅度上涨,消费性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人工成本影响较大,服务价格涨幅明显快于工业品,然而由于服务消费具有高收入弹性和低价格弹性的特征,使我国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受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为了满足服务消费的刚性增长,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对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做出了相应调整。由于服务业无法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出水平,因此为了保证服务产品在社会总产品中比重不仅不能下降,反而不断增加,服务业必须增加劳动力投入。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系数分别为0.09人/万元和0.19人/万元,可换算为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需要约900个劳动力,而消费性服务业每亿元增加值需要约1900个劳动力。较高的就业系数和旺盛的需求增长预示着未来消费性服务业在整个就业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强化。

3、劳动分工细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工业企业内部既包括纯粹的工业生产活动,也包括研发设计、运输与储存、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活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劳动分工的细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的服务活动不断分离出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外部化。经济学家科斯曾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外部化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只要劳动分工的边际收益大于交易费用的边际增长,那么劳动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同时还会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深化的结果,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企业内部生产性服务活动的外部化浪潮,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完成了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例如IBM公司已经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美国通用公司大举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以带动产品销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市场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像过去那样通过提供一两种产品就能获取大量利润的情况已经很难出现。面对竞争压力,企业不得不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细化业务类别,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集中力量强化核心业务,加速了企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倾向,使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一个突出例子是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全国近600个已建和在建的物流园区都部署了物流信息平台,经常使用平台服务的物流企业比例占到48%以上,表明很多物流企业将获取业务信息这项业务“外包”给了第三方信息服务商。

三、服务业比重提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服务业比重提升对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巨大且复杂,既包括降低投资率、促进经济内外平衡、促进就业增长、减少能耗物耗等积极影响,也包括不利于劳动生产率提升、降低经济增速等潜在不利影响。

1、降低投资率

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与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大约为1:0.7,而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三个行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仅为1:0.17、1:0.03和1:0.24,这说明与工业部门相比,服务业对于物质资本的需求量较低,所需投资额也相对较低。从长期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后,经济运行的物质资本量必然降低,会抑制投资增速。



2、促进经济内外平衡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发现,服务业比重提升会起到提高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的作用。我国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有利于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加快培育消费热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客观上起到刺激内需的作用。而且从产品结构上看,服务业产出大多数都是不可贸易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对出口的直接贡献小。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需求结构从“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促进经济内外平衡。

3、维持就业稳定

服务业比重提高可以提高经济的就业弹性。在重化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伴随资本密集度提升,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较低,表现出高增长和低就业的特征,需要很高的GDP增速才能实现充分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提升,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扩张,单位GDP增长带动的就业人数更多,可以保证在我国经济增速降低的条件下,就业形势不恶化,甚至继续保持就业增长。

4、减少能耗物耗

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雾霾覆盖大片国土,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环境恶化与我国工业化过程能耗物耗过大有直接关系。与工业比较,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特征,被誉为“绿色产业”。2013年服务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但用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5%,远远低于第二产业73.5%的占比。发展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是加快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手段,可从根本上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



5、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由于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程度不同,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后者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前者。我们根据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2010年我国41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0.4万元/人,5.1万元/人和8.6万元/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虽高,在整个服务行业增加值中却仅占38%,并且近年来卫生保健养老、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居民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使得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小的问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造成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工业。因此,在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不占优的情况下,随着服务业比重的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可能会下降。

6、降低经济增速

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物质资本需求量小的特征决定了随着服务业比重提高,我国投资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将逐步降低,并抑制GDP增速。从德国、日本、韩国等成功地从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行列国家的经验看,都存在一个经济增速“下台阶”和产业结构发生反转的过程,而这个反转就是指工业比重下降而服务业比重上升。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动摇了我国以投资为主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也预示着我国高增长发展阶段的结束。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结构升级创造战略机遇

服务业比重提高对宏观经济虽然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利大于弊,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旧的外延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力逐渐耗尽,缺点日益显现。旧模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欧美需求泡沫刺激、国内要素价格扭曲、投融资体制不合理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我国出现了过度重化工业化,导致金融危机后工业部门严重产能过剩。与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服务业发展受到抑制,在GDP中占比过低,不仅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的失衡造成工业品过度供给和服务品供给不足,供给与消费结构错位,在微观上造成企业利润率降低和经营困难,在宏观上造成供求失衡、经济增速下降、宏观调控政策收效甚微。加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解决我国结构问题的一个抓手。

当前,应当在兼顾增长、就业和结构目标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将“结构调整阵痛期”转化为“结构升级机遇期”。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看,服务业发展的短板不在消费性服务业,而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也应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扭转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的局面。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工业、农业部门的提质增效,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降低物耗、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其后国务院又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可以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前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努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深化改革,改善环境。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对不同所有制资本一视同仁,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将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加快隶属于政府的中介服务类机构脱钩改制。

二是完善政策,加强扶持。认真清理、修订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立与工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体系。在减税方面,除了减收企业所得税之外,目前一个较为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

三是强化培训,保障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探索由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努力形成人才的有序流动,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是扩大开放,提升层次。当前全球经贸谈判的重点在于服务领域,我国应积极参与多双边贸易机制谈判,参照我国加入WTO的经验,通过开放“倒逼”国内打破服务业行业壁垒,把高标准的开放、规则和竞争等理念转化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经济预测部:张鹏)

我国统计数据中的居民居住支出,是用来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中用于居住的现金支出情况,主要包括水电燃料费、取暖费、租房房租、物业管理费以及装修材料等支出费用,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























—10—





—9—









献花(0)
+1
(本文系shgwx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