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山畲族的建筑特色

 广东黄汉光 2015-07-02

    由于深居山区,交通不便,当地又没有可烧煅贝灰的原料---海蚺。因而传统的畲族建筑材料上没有使用贝灰,而是就地取材,取用黄泥土浸漂,再让牛多次踩踏练成,再制成土砖,为增强土砖的强度,聪明的畲族同胞在泥中加入稻草作牵引。这种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大大节省了费用。这样,用黄泥砖筑成的墙体,虽然内外都没有批档(用灰浆做成的墙体保护层),只要不直接或长时间受水浸泡,一百年也不会腐烂倒塌,完全可使用几代人。屋顶上盖的是当地自制的土瓦,可档雨。只是在铺设土瓦时,瓦片之间没有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这样也就能把可能漏雨的缝隙给封闭了,这就是俗称的“阴阳盖”。
  由于没有灰浆粘接,瓦片之间没有牵引力,因而瓦片经风吹雨打,非常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要修补也费时费力。再加上凤凰山区濒临大海,经常受强台风袭击,强劲的风力会将屋顶的瓦片吹走。为确保屋顶安全,畲民都将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狭窄,以减少台风对屋顶瓦片的破坏。当然,这样做也有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因素。我们知道,建得小一点的房屋可节省大量的材料和劳务,这对于生活在山区,生活艰苦的畲族同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种类型,“竹竿寮”和“走马寮”。 “竹竿寮”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竹竿厝。它门面小但纵深长,就象竹竿一样修长。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栋柱与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与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正厅照壁在后二柱之间,照壁就在两边的挟柱。照壁中间设有神龛,奉祀祖先。一幢房屋至少有两“木扇”柱子在两边牵墙,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厅左右对称,偏间铺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间为“暖堂”。堂前中间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炉,冬、春季可取暖、烘干。后一丈间铺设有对面床,中间空地为通往厨房的通道,照壁后无天井,而是砌上墙,做厨房用。楼上设谷仓和客房,正厅楼上不隔房间。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前后均有厢房,称为“伸手”后厢称为火厢。栋柱与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间隔到廊柱,走廊不设廊柱,以马脚架下檐,过间一丈二尺,前后的卧室较大,少铺地板,不设暖间,仅在炉前设一火炉。照壁后有天井和小厅。“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较大,放中门,盖门楼。

 


  (一) 茅寮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传统建筑是茅寮,也称为“畲寮”。茅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山棚,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带丫的树枝或树干作为支柱,上面架上横条作为棚的主体架构,顶部成金字状,中间高而两边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树皮覆盖以避风雨;泥间,也称“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芦苇杆编成篱笆状,拐角处用木头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墙”。上面以三根木头横架,中间高而两边低,同样用小竹等编成篱笆状物铺在上面,盖上茅草或树皮,再用藤条将其固定而成。
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劳动的田边或山地旁边,作为劳动中间的休息场所,或临时过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长期居住中“寮”中,因而“寮”也就成了畲家居住处的特称。即使今天许多畲胞盖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他们还是将这样的住所称为“寮”。


  (二)瓦厝
  瓦厝也称为“瓦寮”, 顾名思义就是上面用瓦片覆盖的房子。“瓦寮”的建筑通常是用泥巴夯实成墙。泥巴是用黄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复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后加入稻草制成土砖,由于有稻草的牵引,土砖的硬度更高。将土砖按一定格式堆叠起来就成了墙。墙上面横架杉木,铺上木片,再盖上当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顶,可档雨。只是在铺设土瓦时,瓦片之间不用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这样就把可能漏雨缝隙给封闭了,这就是建筑上所说的“阴阳盖”了。
  由于屋顶的瓦片没有灰浆粘接,瓦片之间没有牵引力,虽然瓦片做得很厚重,还是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凤凰山区经常受台风袭击,强劲的风力会将屋顶的瓦片吹走。为防台风的袭击,畲民都将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狭窄,以减少台风对屋顶瓦片的破坏。我们走访过的畲族村,见到的房屋都比较矮小。我们知道,建得小一点的房屋可节省材料和劳务,这对于生活在山区,生活艰苦的畲族同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见畲村中把房子建得矮小一点主要还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瓦厝的屋楝高一般只是市尺1.05—1.35丈,一般房间的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为节省开支,窗户都做得很小,没有用灰浆做瓦瓴,而无法设置天窗。因而室内采光少,光线差。室内墙体没有用贝灰批档或粉刷,地埕也只用原土夯实,没有铺上其它材料,显得十分简陋。
  有的房子底部用石头砌成基础,再架上横木,铺上木板,上面再用土砖堆叠,架上横木,铺好瓦片,成为“二层楼”。“楼”下可养禽畜,“楼”上可住人。村中不同形态的瓦厝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如凤南的山犁畲族村,该村现有畲民60余户,近300人,他们的民居就很有特色: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参观该村时,对传统的瓦厝建筑称赞不已。
  (三)祠堂
  大凡畲族村创村之时都会集中建一座房子,这座最早建设的房子就是他们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议事、祭祀等族内活动都在“祖厝”的公厅内举行。“祖厝”是创村的第一批建筑物,虽然年代久远,陈旧不堪,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宗族的权威性。此类建筑物与民居毗邻,建筑风格也与民居相类似,但规模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活稳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时祖厝的规模可能与各种活动的开展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村中畲族同胞会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由于祠堂是在村民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后,集全族同胞的经济与智慧于一身,因而建设的规模更大,装饰也更为庄严、华丽。有的村子只把部分的活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部分还保留在“祖厝”进行。有的村子建起祠堂之后,原来在“祖厝”开展的各项活动便全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原来的“祖厝”空置。由于年久失修,许多“祖厝”倒塌,现在各畲村中很少能见到他们原来的祖厝了。
对于凤凰山区的畲族同胞而言,祠堂既是宗族的组织实体,又是宗族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族人进行文化交流与教化的场所。修建祠堂在畲族同胞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指出的是以前建设的祖厝也好,祠堂也好,基本上都是泥砖作墙,上面用瓦片覆盖,即前面所述的“阴阳瓦”。到后来,特别是解放以来这段时间,畲村中建设的祠堂,基本上改进为砂砖墙加瓦瓴屋顶,外表更为美观。如近年李工坑村、碗窑村所建的祠堂便是这样。
  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民的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善,相当部分人已把土木结构的瓦房改建为水泥结构的楼房。今天的畲族村也和其它汉族聚居点一样,新建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二层以上的楼房,有的还施加了现代化的装修。这些新建的楼房为畲乡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