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国神社现被抢中国文物 公然展示炫耀侵略(图)(4)

 苦崖路 2015-07-02
第4页 :歪曲历史随处可见

  歪曲历史随处可见

  除了“低调”隐藏劫掠文物,靖国神社各个展室对侵华战争的介绍充满着歪曲。对甲午战争的解释是:1894-1895年间,因朝鲜起内乱,受朝鲜的邀请并保护日本侨民而出兵中国。对“九·一八”事变的解释是:害怕中国内乱影响“满洲”,并为防止战火波及,于是扩大军事行动使“满洲”独立。对于“一·二八”事变的解释为因1932年1月,上海地区抗日团体陆续增加,为了保护日本侨民而派军队实施镇压活动。对于济南事变则解释为1928年,国民政府军北上对付军阀,日本军为保护侨居地派兵阻止。对“七七”事变则称中国军队首先发动攻击,日军为还击而引发事变。

  靖国神社的广告牌上,号召正式参拜者顺路“拜观游就馆”的用意十分明显。“游就”二字取自中国典籍,本意是君子交必交有德之士。这里的宣传册却写成要参观者“接触、学习为国家献出尊贵生命的英灵的遗德”。这样侵略战争成了“圣战”,战争亡灵被寓意成有德的“君子”,而纪录片的解说词竟然宣称“参加大东亚战争的人中,没有一个是为侵略而战。”

  类似对侵略战争的美化在靖国神社比比皆是。在“第二大鸟居”两旁一对高大的石塔上,14面浮雕描绘了日本军从1894年到1933年的战史,其中9面与侵华战争有关,诸如1900年“攻占天津”等。这些公然宣扬侵略战争的浮雕,在战后初期是被禁止展示的。之所以至今保留,是被做了手脚。日本有文章披露,因石塔赞扬日本军国主义,盟军指令将其毁掉。负责执行的负责人以石塔“太大”为由,提出以在浮雕上涂水泥覆盖。但覆盖中做了手脚。为了保护浮雕,他们在涂水泥前先覆以薄板,以便日后容易揭掉。浮雕便在不知不觉中露出本来面目,内容继续发酵,军国主义幽灵继续徘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