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林

 wps0321 2015-07-02

竹林

高玉成

院子里有几片竹林。五年前,刚乔迁新居的时候,这些竹子也才栽种不久,拇指般粗,被园丁用麻绳和竹片拦腰固定着,怕风吹倒。那时候,刚栽种的竹子好像还认生似的,与周围环境不甚和谐:竹是竹,树是树,亭子是亭子,互相怯生生的。特别是这些竹子,被园丁捆作一团,更多了几分生疏。

从第二年开始,每到春雨过后,竹林就开始热闹起来。先是看到一些黑色笋尖破土而出,接着一夜之间就长出尺把长。它们似乎很任性,有的长在竹林里,有的长到竹林外,甚至若干米远的树下和路边也随处可见,支支棱棱、密密麻麻的,像布下的什么铁钉阵。但是,它们毕竟是脆弱的,一脚就可以被孩子们踢断,一用力就可以被老太太们拔走,到头来真正能长成竹子的,还不到一半。那些幸存下来的竹子必须快快地长,几天之内就要长出几米高;长到孩子折不断,老太太拔不动的时候,它们就安全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适者生存”,三年过后,再长出来的竹子明显粗了很多,并且生机盎然,一出地面就迅速拔地而起,向天空直刺过去。天还没热,它们就高出之前所有的竹子,笑傲于竹林,然后才不慌不忙地长叶、成荫;天热的时候,新竹旧竹、新叶老叶已经交融在一起,竹林变大了、扩展了,从当初绿化的点缀变成了一片片引人注目的景观。

现在,竹林已经和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当初捆绑竹林的麻绳逐渐在风雨中朽蚀、脱落,竹林向树林蔓延,树林向竹林分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融洽,与亭台楼阁一道,共同诠释着“环境友好”的含义。

小雨过后,驻足亭台之下,抬头望柳,低头观花,侧耳听竹林萧萧,实在是赏心悦目,气爽神清;忽然想起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徽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句子,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当然我也知道,苏东坡的意思并非是让我们戒荤养竹,只是告诉我们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超越物质享受,向往精神追求,在清静淡雅中修炼身心。的确,竹子的中空有节、坚韧挺拔、包容和谐,早已被古圣先贤们人格化,并作为一种品格象征,等待我们去学习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