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对徐懋功也玩“高级黑”

 西家泉 2015-07-02
唐太宗对徐懋功也玩“高级黑”















在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事变中,李氏兄弟同室操戈,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诛杀,之后,唐高祖李渊黯然退位,李世民在朝野的一片质疑声中坐上皇位,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史称唐太宗。

目睹自己的老领导荣登大宝,在凌烟阁24功臣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英国公徐世勣心里却有些纠结。

徐世勣,字懋功,后因战功卓著被李渊赐姓李,所以人们又叫他李勣。 徐懋功本是瓦岗李密旧将,后投到秦王李世民麾下效力。 徐懋功很早就披坚执锐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他曾参与讨伐王世充之战并立下大功,后亲自率兵击溃东突厥薛延陀部,之后再接再厉,挥师征服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隋炀帝杨广举全国之力数次征伐朝鲜而导致身死国灭,他想办而办不到的事却被唐将徐懋功轻易办到了。       

之后,徐因功勋卓著而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图画仪形供后人瞻仰的大唐开国24功臣之一。他出将入相,荣耀无比,和另一位战绩同样骄人的大将李靖齐名,二人深得李渊父子信任,被倚为国之柱石。

徐懋功在平定北方的几大战役中立下殊功,因而被封为权势显赫的兵部尚书,成了呼风唤雨的 大唐新贵。如今的徐懋功,可谓人生最得意之时,可他却有一丝隐忧:自己虽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位极人臣,却不知可有功高震主之嫌?

李世民胸襟开阔,海纳百川,虽然他上位的手段颇有争议,但他的驭人术显然远高于其父李渊,他也觉察到自己的老部下内心所起的波澜,因此,为打消他的戒心,李世民在与徐懋功的日常交往中,就显得格外小心翼翼。

唐太宗对徐懋功也玩“高级黑”












史料记载,徐懋功曾突患一种怪病,而且病势沉重,眼看不治。李世民闻讯十分关切,特派御医前去为他诊治。御医望闻问切一番,随后开出一副奇怪的药方,其中一味药引居然是人的胡须灰。李世民听禀后二话不说,立马剪下自己颌下的髯髯长须交与御医配伍。说来也怪,徐懋功吃药后迅速痊愈,他得知真相后十分感动,立即进宫叩见李世民。

徐懋功见到李世民后,长跪不起,只见他磕头如捣蒜,前额都磕破了,流了一地的血。原来,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既然胡须如此金贵,属不得轻易毁伤之物,而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居然为了救治自己不惜割下胡须当药引,这种甘违古训的大恩,岂是磕破头、流点血就能报答的。徐懋功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李世民的笼络驾驭之术却也不由得让人叹服。 

李世民见徐懋功如此感激涕零,于是轻描淡写地劝慰道:“不用谢,爱卿无须如此,我这样做也是为社稷着想。谁让你是大唐可以倚重的柱石之臣呢?要谢也是我谢你,你为大唐立下的功劳已经赏无可赏,只要能救你的命,我的胡须没啦又算得了什么”? 李世民的一番话,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可谓滴水不漏,其实又暗藏机锋。身为帝王,李世民的驾驭术与口才堪称一流,其应对更令人叫绝。

此时的徐懋功,恨不得粉身以报,即便叫他马上为李世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也会毫不犹豫。俆懋功的感激发乎内心,举止也算得体,李世民的应对浑然天成,权谋高手过招,犹如蜻蜓点水,不露痕迹,外人只有看热闹与叹服的份。只是不知徐懋功用力磕了那么多响头,可曾磕出脑震荡?

李世民见时机差不多了,而且刚才的尽情表演弄得两人也有些疲惫,于是挽留徐懋功一起小酌两杯。《新唐书》详细记下了君臣之间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话说酒酣耳热之际,李世民乘兴提出了托孤之事。李世民望着微醺的徐懋功,颇为动情地说道:“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大意是自己百年后,准备将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徐懋功。想当年你徐懋功连旧主李密的遗骸都不忍心抛弃,还祈求朕准许你将他好生安葬,你如此重情重义,一定不会辜负朕的重托。

李世民话音刚落,徐懋功已经感动到说不出话来,只能咬着手指头呆望着李世民,乃至指头都被咬出了血。由此可见,李世民哪里是什么道德高尚的君王,他是一个权谋高手,托个孤还要绕这么大个弯子,还弄得人家徐懋功流那么多血。

见领导如此瞧得起自己,让自己辅佐太子,徐懋功还有啥可说,只能一杯接一杯的狂饮,直至将自己灌倒。史书写道:俄大醉,帝亲解衣覆之。徐懋功大醉,李世民解下自己的衣服替他盖上。史书记载,徐懋功为人清廉谨慎,别看他是一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勇将,可他却非有勇无谋的莽夫,而是情商智商都很高的奇人。李世民借酒托孤,徐懋功不置可否,却自己将自己灌醉,其实,他的过人之处显露无疑。徐懋功见李世民酒后让自己辅佐太子李治,感动之余却有些疑惑:酒后托孤,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皇上的信任让臣下受宠若惊,然而说这番话时毕竟是在酒过三巡之时,酒话三分实七分虚,这种信任如何当得真?于是他只好装作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用力咬着自己的手指头傻瞅着李世民,以至于“啮指流血”。徐懋功暗想:你借酒劲托孤,我却高兴不起来,更不敢拍胸脯慨然允诺,那么,自己喝个烂醉如泥比较保险,皇上即便心有不悦,但也不能挑一个醉汉的理吧。  

其实,心细如发的徐懋功岂能看不出李世民的伎俩与用意,因此他心里并没有把太宗酒后托孤的事看得如何荣耀,更不觉得这是能够载入史册的大事,反而觉得有些凶险莫测,于是他干脆喝他个天昏地暗,来他个酩酊大醉,然后半睁醉眼,静观事态发展。俆懋功自己放倒自己 ,真乃“酒不醉人人自醉”是也。

果然,这场暗藏玄机的酒宴结束后,李世民再也不提托孤之事。不久,他突患重病,自己感觉来日无多,为了给性格善懦的太子李治清除藩篱,他使出了一个狠招:下令将没有任何过失的兵部尚书徐懋功贬为荒僻苦寒的叠州(今甘肃迭部县)都督。俆懋功含冤负屈,横遭贬斥,却无一句怨言,接到诏命后,他连家都没回,而是带几个从人匆匆到叠州赴任去了。谁知这决绝一去,却躲过了一场无妄之灾。

这其中究竟有何深意?又蕴含了怎样的玄机?从史料记载的李世民与太子李治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瞅出端倪:“彼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为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此话意思是徐懋功有勇有谋,但是你对他没有恩,他不一定服你。我今天将他贬斥外放,他如果二话不说,马上启程赴任,等我死后,你可以让他担任仆射(尚书令,相当于宰相)要职,而且必须由你亲自任命;如果他得知被罢黜后徘徊观望,不立即去任所的话,你就立马杀了他。徐懋功精明过人,更深谙进退之道,于是他果断地离京赴任,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更别说留恋不舍、徘徊顾望了。 

古人云:成败在谋,安危在德,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李世民雄才伟略,却也未能免俗,将权谋玩得娴熟老道,让人时隔这么多年仍然替徐懋功捏一把汗。幸亏徐懋功知道个中厉害,也明白韬晦保身之策,不然,这位上过凌烟阁功臣榜的大英雄能不能善始善终可就不好说了。

一直以为,“厚黑学”大都是阴险小人的“必杀技”,不曾想形象一贯高、大、上的唐太宗运用起来,一样的炉火纯青,乃至步步惊心、刀刀见血,让人想起“伴君如伴虎”的古训。面对徐懋功这位为建立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大将,只要攸关为子孙“削棘”之事,李世民同样会下狠手除之而后快,哪会怜惜他功劳盖世,更不会管他没犯任何错误。  

一千多年后,李世民叮嘱李治的那段话仍让人有毛骨悚然、冷汗直流的感觉。幸亏徐懋功为人机敏,智术超常,否则别说功德圆满,即便是能保住项上人头,活着走出长安城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