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7章固定资产
2015-07-02 | 阅:  转:  |  分享 
  
若上题,20×2年3月1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年年折旧额=1000×2/5×9/12=300(万元)20×3年年折旧
额=1000×2/5×3/12+(1000-400)×2/5×9/12=28020×4年年折旧额=(1000-400)×
2/5×3/12+(1000-400-240)×2/5×9/12=168(万元)20×5年年折旧额=(1000-400-2
40)×2/5×3/12+(1000-400-240-144-50)÷2×9/12=98.2520×6年年折旧额
=(1000-400-240-144-50)÷2=8320×7年年折旧额=(1000-400-240-144-50)÷2×3/
12=20.75(万元)验算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资产到期报废的时候,也就是提满折旧的时候,固定资产的
应计折旧额一定等于累计折旧额。应计提折旧额=1000-50=950(万元)累计折旧额=300+280+168+98.2
5+83+20.75=950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例题】
甲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00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假定201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11年年折旧额=(500-20)×5/15×3/12=40(万元)2012年年折旧额=(500-2
0)×5/15×9/12+(500-20)×4/15×3/12=152(万元)2013年年折旧额=(500-20)×4/15×
9/12+(500-20)×3/15×3/12=120(万元)2014年年折旧额=(500-20)×3/15×9/12+(5
00-20)×2/15×3/12=88(万元)2015年年折旧额=(500-20)×2/15×9/12+(500-20)×1/
15×3/12=56(万元)2016年年折旧额=(500-20)×1/15×9/12=24(万元)验算方法:应计提折
旧额=500-20=480(万元)累计折旧额=40+152+120+88+56+24=480(万元)(三)会计处理借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包括车间未使用的固定资产)】销
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
资产计提折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房地产企业建造项目走“开发成本”,建完后再转为“开发产
品”;为别人建造房屋的建造合同走“工程施工”;只有建造为自己用的才走“在建工程”,建完后走“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薪酬】贷:累计折旧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处置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
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
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1.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
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
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例题】A公司2013年12月对一项固定资产的某一
主要部件电动机进行更换,该固定资产为2010年12月购入,其原价为6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
为零。2014年1月新购置电动机的价款为390万元,增值税为66.3万元,款项已经支付;发生其他支出1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被更换的部件的原价为300万元,不考虑主要部件变价收入。(1)2013年12月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
在建工程420累计折旧(600÷10×3)180贷:固定资产
600(2)替换的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300-300/10×3)210贷:在建工程
210(3)更换发生支出借:在建工程(390+10)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进项税额)66.3贷:银行存款等466.3(4)2014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420+400-210)610贷:在建工程610(5)201
4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仍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由10年变更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14计提的折
旧额=610/[(8-3)×12-3]×9=96.32(万元)★注:第一个3为已用年限3年,第二个3为更新改造期暂停折旧3个月。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所以,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
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
售费用。四、固定资产处置(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
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终止确认。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
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一项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
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就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予终止确认。(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核算。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
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第7章固定资产本章内容: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方式取得2.自行建造方式取得3.其他方式取得二、固定资产的折旧1.直线法2.双倍
余额递减法3.年数总和法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1.资本化后续支出2.费用化后续支出四、固定资产的处
置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应按照成本初始计量(一)外购固定资产1.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
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如果需要安装应先通过“在
建工程”核算,然后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注意增值税的核算问题:企业购入的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在符合税收法规规定情况下,也应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即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购进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支付的运输费,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运输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其运输费与增值税率11%计算的进项税额,也
可抵扣。【例题】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
该设备购买价格为2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50万元。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40万元,领用自产的产品实际成本为60万元(公允价值7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10万元。此外支付为达到正常运
转发生测试费20万元,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20万元,员工培训费1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其入账价值为()。A.2221.9万元B.2376万元C.2377万元D.2200万元答案:其入
账价值=2000+50+40+60+10+20+20=2200(万元)。员工培训费1万元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
生产用原材料进项税不用转出,领用自产的产品不需要确认销项税额。(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缴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所建工程都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1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如以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
(1)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用于生产设备的工程物资,其进项
税额可以抵扣。(2)建造固定资产领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其增值税处理方法如下:购建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购建厂房等不动产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额转出)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下列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的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及用于
不动产在建工程购进货物的运输费用是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
号)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
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
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三条规定“条
例第十条第(一)项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前款所
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3)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
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增加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
当期营业外收支。【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的是()。A.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B.建造期间工程物
资盘盈净收益C.建造期间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D.为在建工程项目取得的财政专项补贴答案:选项D,为在建工程项目取得的财
政专项补贴属于政府补助,应计入递延收益。【例题】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同时建造一条生
产线和一座厂房。2013年1月至7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1月10日,为建造生产线购入A工程物资一批,收到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为建造厂房购入B工程物资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
,增值税额为17万元,款项已支付。借:工程物资——A200——B(100+17)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贷:银行存款351(2)1月20日,建造生产线领用
A工程物资180万元,建造厂房领用B工程物资117万元。借:在建工程——生产线180——厂房
117贷:工程物资——A180——B117(3)6月30日,建造生产线
和厂房的工程人员职工薪酬合计165万元,其中生产线为115万元,厂房为50万元。借:在建工程——生产线115
——厂房50贷:应付职工薪酬165(4)6月30日,工程建设期间领用生产用
原材料合计为45万元,其中生产线耗用原材料为35万元,厂房耗用原材料为10万元。借:在建工程——生产线3
5——厂房11.7贷:原材料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5)6月30日,工程建设期间对A工程物资进行清查,发现A工程物资减少2万元,经调查
属保管员过失造成,根据企业管理规定,保管员应赔偿0.5万元,剩余A工程物资转用于在建的厂房。①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的净损
失借:在建工程——生产线1.84其他应收款0.5贷:工程物资
——A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0.34②剩余A工程物资转
用于在建的厂房借:在建工程——厂房21.06贷:工程物资——A(200-180-2)18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8×17%)3.06(6)7月1日,生产线发生负荷联合试车费2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建工程——生产线2贷:银行存款2(7)7月30日,
生产线和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生产线
(180+115+35+1.84+2)333.84——厂房
(117+50+11.7+21.06)199.76贷:在建工程——生产线33
3.84——厂房199.76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
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
待摊支出。(1)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支出对于发包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建造如果采用出包方式,应通过“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核算,且
企业与承包单位结算的工程款,应通过该科目核算。但是预付工程款项不通过该科目,应通过“预付账款”科目。(2)待摊支出待摊支出
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
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
试车费等。(3)出包工程的账务处理企业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时,首先计算分配待摊支出,其次,计算确定已完工的固定资产成本。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首先计算分配待摊支出,待摊
支出的分配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三)盘盈的固定资产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
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二、固定资产的折旧1.直线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3.年数总和法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
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
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
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
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
已计提的折旧额。4.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应该考虑是否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会不会取得资产的所
有权。比如融资租入一项设备,租期为3年,尚可使用5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是否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3年计
提折旧,如果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5年计提折旧。5.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不计提折旧。因为固定资产已转入在建工程,不属于固定资产核算范围,所以不计提折旧。6.因大修理而停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
旧。(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
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因此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或=原价×年折旧率【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年2月2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
需安装的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3月6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万元。4月1
0日,设备开始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0.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为1.02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为6.3万元。设备于20×9年6月20日完成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该设备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A.6.37万元B.6.3
9万元C.6.42万元D.7.44万元答案: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4(万元);20×9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万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值-折旧)×2/预计使用年限。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例题]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0×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A.136.8万元B.144万元C.187.34万元D.190万元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950+36+14=1000(万元)。计算过程如下:20×2年的折旧额=1000×2/5=400(万元)20×3年的折旧额=(1000-400)×2/5=240(万元)20×4年的折旧额=(1000-400-240)×2/5=144(万元)
献花(0)
+1
(本文系翠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