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改变绝望的人生?

 风音日和IKLS 2015-07-03
      这个世界,很多人讨厌现在的自己:
    ——日子过得像一潭死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想改变自己,但没有毅力。
    ——身边的环境太颓废堕落,让原本意志力不强的自己无法专注于目标。
    ——在这个迷乱的世界,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才是最能改变自己的事情。
    ——未来在哪里?
    ——我应该怎么度过这一生?
    总之,如何改变这绝望的人生?


       刘兴奇说:如果你放弃了学习,那你的生活将毫无变数。 

如果你是大学生,你应该很明白,你身边还有几个人在真正学习的?还在学习的人不仅是稀有动物,更为视为异类而不被兼容了。这社会总是出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以前的戏子,现在叫做明星;不读书的瞎混生,在嘲笑在努力学习的人;如果你说你还有梦想,肯定也会被人嘲笑。这是一个不需要梦想的时代。

老师们学习的也很少,大部分人除了偶尔因为写论文的需要,去图书馆转一转,更多时候图书馆的情况是“千书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很能理解老师们,不管是中学的还是大学的,学了那么多年,早就学累了,况且他们还发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欺骗了自己很久。

家长们更与学习绝缘了,有应酬的应酬,没应酬的要麻将、要电视、要洗脚、要按摩、要抱小孩,哪有心情学习。

什么活到老学到老,那都是用来激励别人的。

所以,学什么习呀?学习有电视好看吗?有电脑好玩吗?

 

 

大部分人从未体会过学习的力量

 

大部分人从未体会过学习的力量,也从未体会过学习的快乐。

小学时忙着背书,哪有时间学习。

大学时忙着玩游戏,哪有时间学习。

毕业后忙着打工还房贷,哪有时间学习。


    一些没有文凭学历的,由于他们缺乏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官方渠道,于是被发落在一些耗日子、干体力活的地方。所以他们修马路的修马路,在工厂站流水线的站流水线,在商场占柜台的站柜台,在路口当保安的当保安。他们虽然也知道自己是缺少知识,才导致做的工作不是很“高级”,但他们毕竟缺乏“学习力量”的直接体验,所以对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那么强烈了。


    就算有些有文凭学历的,他们也未曾体会过学习的力量。因为大学里要么没学什么,要么学的是那些人人皆有的普通知识,根本不足以改变命运。所以,再也不信学习的邪了。


    但这个社会依然有少数人在疯狂地学习。他们不仅通过看书、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商学院,而且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比如刚把一家公司在美国弄上市的企业老总李学凌曾经就在咖啡厅,每天约见十几路专家精英,跟他们谈话聊天学习,饿了就点一碗面吃。


    这些少数精英以近乎裂变的速度在增强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然后站在了这个社会的顶端。如果你的生活圈不是那么狭隘的话,你应该会接触到很多这种疯狂学习、富有思想、极有眼光、能力超群的社会精英。


    我一直在跨着不同专业、做着不同事业,并且觉得很有意思。有一天你会发现,如果你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或充满了恐惧,那是因为你放弃了学习。只有无知会让你绝望,其他都不会。


    经常有一些人问我:刘兴奇老师,为什么你是这个专业,却做了很多跟专业无关的事业呢?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提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一个没有学习意识的人。


    谁告诉你,你大学四年学的专业,够你用一辈子?或限制你一辈子的选择?


    更何况,你根本就没学四年专业,除了大四找工作废掉一年,玩掉两年,真正学的时间不到一年。这一年就决定了你一辈子的走向了?


    我现在的学习状态比大学好一百倍,自学的专业也很多,而且愈发感觉到学习的力量,因为我总是把一个东西左手学进来,右手就用出去了。


    这种感觉,很爽!


    你可以花几千几万,去买个专升本的本科,或买个在职硕士博士,然后向别人证明你自己,你是这个专业的,然后让别人给你发薪水。


    你也可以自学很多知识,但只向你自己证明你自己,你有能力做很多事情,并从中取得巨大收益。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没有变数,因为他们放弃了学习。

 

 

知识的犹太效应

 

马太效应本来是说,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

这个其实一点都没错,比如现在富裕的,炒房又赚了很多钱。而穷的,租房又花了很多钱。炒房赚了钱再飞到世界名校去学习了,租房花了钱连个培训班都上不起。


    其实每个地方都存在马太效应,学习也是如此。


    越是感觉到学习的力量的,越来越重视学习。越是感觉到学习甜头的,也越来越重视学习。

所以,你很少看到那种干体力活的,一有空就学习。


    最近看到一个企业家发的微博,内容让我很有感触和共鸣:观察
30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


    你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这么穷了吧。有句话我是听来的,但感觉很有道理:一个人的贫穷,是脑袋的贫穷。

很多人老是抱怨社会不公,这个社会的各种资源都被少数人垄断了,所以穷人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讲错了吗?

没错。


    各种资源基本被垄断了,比如你想进入官场,那你就缺乏官场的资源;你想设立一个路牌广告,发现也被别人先占领了。


    但你还是忽略了一点,其实还有一种资源别人没有占领,那就是你的智力资源
——没人限制你学习,没人阻拦你变得更智慧,没人阻拦你以智慧的方式实现逆袭。现在阿里挑战银行业,腾讯挑战电信运营商,就是绝好案例。


    有一句话,我捡来的,感觉也很好:穷人唯一的竞争力就是学习力。


    古话说,莫欺少年穷。意思就是少年可能有一天就翻身了。说实话,大部分人被欺负了也就那样。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话也不会应验在你身上,如果你放弃了学习的话,不管三十年还是六十年,你的河依然是那条河。

 

 

放弃学习就是浪费生命

 

我做了一个观察,就是再大的企业,都是有体力劳动者组成。富士康很大,工人也巨多。星巴克似乎很有名,但你看到的就是服务员。麦当劳肯德基据说管理很到位,但你看到的还是服务员。淘宝做得很大,但你能直观接触的是快递。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在做执行,可谁在布局呢?为什么你没看到那些有布局能力的人整天站在店里耗生命呢?


    我一直觉得各类服务员、保安等等,都是很神圣,很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岗位也是社会运转不可缺少的。但我也一直有一个感觉,站在那里等待一天也没出现几次的顾客,是不是一种生命的浪费?


    你可能从没有这种感觉,但有很多人有,他们也许更在乎除了月薪以外的东西。


    如果是我,每天干着看不到变数的工作,或每天没有通过学习使得能力进展,我早就崩溃了。


    也看到很多父母,自己才三四十岁,但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奔头没希望了,于是他们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小孩身上,希望他来完成家庭命运的改造。你觉得这是一种希望,还是一种悲哀呢?

 

 

找到工作最好的办法

 

大多数人对理论推理不是很感兴趣,但对这种标题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最喜欢直观感性、立竿见影的东西。

我确实有一个找到工作的最好办法,那就是,你不是拿着简历去求职,而是拿着解决方案去求职。

比如,你跑到任何一家公司,说:“我有一种办法,把你们公司做大一倍;我有一种办法,让你们的年销售额提高一千万。当然,我的条件是,我要做副总裁或年薪百万。”

没人会觉得你狂。

也没人会拒绝给你想要的东西。

但前提条件是,你的有能力做出这个方案。

没看懂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不要用那张纸去找工作,不要用你的嘴巴去说服别人,用你的实际能力去找工作,用你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别人。

如果你真的能用这个方法,你会发现为了文凭而读书的想法真的很幼稚。

不要怪别人不给你发钱,因为你就不值钱;也不要怪别人给你发钱发的少,价值决定价格。在找别人要月薪三千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帮公司赚三千回来。不然,别人干吗要发钱给你?

 

 

 

 

为什么有知识的人也贫穷

 

古代,读了书也贫穷的人很多,所谓穷酸秀才就是这么来的,孔乙己之类也不少。

现代,有知识但贫穷的人就更多了,并且掀起了一股读书无用论的热潮。

有专家解释说,知识还是有用的,关键在于这部分人不会运用知识。并进一步解释说,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依我看,这都是废话。

谁掌握了知识却不会运用知识呢?你会认得字,却无法运用它来看路牌吗?你会算数,却无法运用它来数租金吗?

所以,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不仅是有知识的,而且也是懂得运用知识的。

关键是,他们掌握的那些知识不值钱。(这个在《大学生的坟》书中已有专文论述,此处不赘述)

所以人生有两大悲哀:不努力,错误地努力。我在之前写的书里也强调过这个观点: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