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影呼唤专业制片人

 针鼻儿 2015-07-03



    我曾参加过一个电影论坛,主题是“制片人,中国电影的发动机”,强调制片人对中国电影的重要性。在另一个地方,我曾看过中影集团老总韩三平的一个发言,他说中国电影产业链中有一个环节是空白的,那就是制片人,因此他呼吁更多专业制片人的出现。


    是的,制片人。最早的职业制片人是美国的哈帕·英斯。他意识到电影制作系统的高风险性,于是统揽了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改进了美国的制片体系,确立了好莱坞电影中制片人的地位,电影业绩由此大增。这种制片人制度的建立是使美国好莱坞电影走向黄金时代的重要奠基。美国好莱坞电影多年来是“制片人中心制”而非“导演中心制”。前面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一定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我们向来认为电影必定是导演的作品,体现导演自己的个性和他的独特哲学,导演是唯一有署名权的人,怎么现在成了制片人中心制了?事实上,历史上很多电影最有署名权的,不是导演,而是制片人。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制片方式各不相同


    “制片人中心制”这个词突显了电影中资本控制的事实。当然,它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大投资的商业片中。有时我们无须过分担心导演的主体性被吞噬,因为商业片有商业片的制片方式,艺术电影有艺术电影的操作方向,所以总会在各自的领域获得独特的生产氛围和平衡。更多的时候,制片人和导演不应该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朋友关系。导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专心的创作,他把内容生产之外关于市场的事务交给制片人去完成。导演当然经常会受到制片人的约束,但这个约束应该是在一种协商的氛围中达成共识,最终实现的是导演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是一种高超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我们国家的电影导演中比较缺乏。尤其是独立电影,我们的独立电影举步维艰,一个方面是因为他们获得的空间过于窄小,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缺乏与专业制片人的合作,有一些独立导演有一种艺术上的“任性”,有时候过于自我,这反而使他失去了获得资金循环的机会。


    但是,要说到专业制片人的缺乏,以及电影现状的某些不足,最需要聚焦的,仍然是我们的外在环境。这些年,中国电影批评外在环境的声音在收敛,局面逐渐走向批评创作者自身,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态度转向未免过于高蹈了,环境仍然是最根本的问题。


“独立制片人”精神不独立


    中国目前的制片人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像韩三平、张伟平、王中军这样的大制片人,还有一种就是独立制片人。什么是独立制片人呢?在美国,独立制片人有时候是指在大的垄断性公司(在国内是中影、华谊这样的大公司)之外进行工作的制片人,他们策划项目寻求合作,但是项目的内容可能并不独立,它甚至可能是非常具有依附性的。现在国内很多制片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艺术理想,他们运用极小的成本、快速拍出一些可以卖给电影频道的主旋律电影(有些是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电影,资金上不愁回收),然后在短短的时间内赚取几十万。正是这些人这些作品在规定着中国电视电影的品质和观念。这样的“独立制片人”在国内有很多。据说这些年,电影频道“培养”了大量拍此类电影的年轻导演,但是我认为这种培养属于无效培养。那些电影的质量非常不尽人意,鲜有精品出现,造成了资源浪费。


    独立制片人这个概念最理想的定义是“独立电影的制片人”。当然独立电影的概念本来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它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不过我们可以笼统地以“具有独立精神”为标志。这样的独立制片人概念则更重视内容生产中的独立,而在融资方式、商业运作上他们并不认为与一般商业电影有什么要特别强调的差别。这样的制片人有文化理想,我知道的有方励、崔红等人。另外我知道像王小帅、王超、贾彰柯等导演自己也在做制片人。


大公司“吃独食”,小电影无“家”可归


    处于另外一极的韩三平也被称为制片人,而且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制片人,他掌管着中影集团,下面又管理着电影频道。这样的官员作为制片人当然有诸多的便利,比如他可以让演员无偿演出,拍摄出《建国大业》这种电影。但是这显然不是正常的商业运作,这样的经验别人不可复制,因此我们无法从他那里看到一种专业制片人的素质。而像王中军的华谊这样的大公司也在建设自己的院线,制作与发行放映的一体化当然非常有利于推广自己的电影,但是这也已经逐渐形成了垄断的趋势。在美国,电影的生产和发行以及终端院线等环节是必须切分开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独立制片人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收回成本的风险则非常巨大,他们一般渴望与大公司进行合作。但是目前大公司都在做自己的大项目,都希望“吃独食”,都在拍摄那种将多位明星“捆绑销售”的大片,谁会理会那些独立制片人的有自己文化理想的小电影呢?因此,艺术院线的建设迟迟找不到可行的途径。


单一引进大片:对观众品位的坏训练


    我们的电影观众的品位多年来也得到了非常坏的训练。这些年的好莱坞大片、国产大片使他们只喜欢挑单一的膨化食品。中影集团引进好莱坞大片的制度对于中国观众的这种观影趣味起了很大作用。并不是说好莱坞大片不好,而是这种引进过于单一。我们知道美国每年也大量生产一些非常好看的小成本电影(这些独立电影大多也是与好莱坞合作的),比如前几年非常好看的《阳光小美女》,在美国票房不错,而且非常契合中国目前以成功、漂亮为最高价值的浮华氛围,具有现实批判的意义,如果引进来一定会让人在获得愉悦的同时进行一种冷静的思考。但是这种电影在国内是不会被引进的,因为它不会像《阿凡达》那样可以迅速敛财。我们的决策者在迷恋大数字的同时,忽略了“风起于青苹之末”的长远的电影文化培养。


    前段时间,独立制片人崔红跟我说她不理解国内媒体对《阿凡达》的狂热。“并不是说它不好,它是好莱坞和电影技术革命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崔红说,“我和我女儿还有家人圣诞节在美国一起看的,非常享受。我对国内关于《阿》的宣传攻势不是不满,是觉得有点奇怪和不可理解。这个片子基本是全球同步上演,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对它宣传推广都不是中国市场这样的,包括好莱坞本身。同时期在美国公演的还有小片《拆弹部队》和其他大片,观众基本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进电影院看电影。中国媒体,也许也是观众给予它的关注出乎我的预料。 ”


    放映《阿凡达》的时候,后来有一个行动,就是抵制《阿凡达》而扶持国产片《孔子》的宣传策划,说是要为《孔子》这种国产大片提供空间。这是那个时段文化新闻的炒作热点,网络上为此沸沸扬扬。而实际上这两部电影都是中影集团制作和引进的。那个舆论战争是表面的战争,最后都是自家赚满腰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样的环境去呼吁什么“专业制片人”,又有几分诚意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