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聃国封地在开封的几多理由

 昵称14979747 2015-07-03
       开封西周聃国消失的历史原因

 

  关于西周聃国消失的原因,由于历史资料没有记载,许多学者对聃国和沈国的国名、地址、消失的原因等进行了多方探讨,各抒起见,但始终无法有一个各方都满意的结果。为了扩大探索的视野,我们将眼光投向研究西周之后中原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方面,发现了一些与聃国消失密切相关的新情况,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想法,现归纳起来如下:

  一、聃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聃国,始封国君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周武王的胞弟聃季载。

  约公元前1065年(一说公元1118年),即武王五年,周武王封辅佐他灭商的功臣及亲族为侯,“以番屏周”。周武王有十个胞弟,七个被封侯后前往封地,唯九弟叔封,十弟季载因年幼没有被封侯。仅封叔封食邑在康,季载食邑在聃(音丹;今陕西宝鸡金台一带),实际是把这两个死了父母的少年王子安排个地方进行抚养。古时候的人以封国或食邑为氏,所以九弟封叔称康叔;十弟称聃叔,或季载叔。由于聃季载年龄在同母兄弟中最小为老幺,故也称老聃。

  过去许多人将聃国和沈国视为一国,其原由是据说古代聃又写作冉,而冉与沈的古音相同。所以,聃国也称冉国、沈国。其实聃国和沈国还是略有区别的。

  沈人源于东夷嬴姓少昊族,约在尧舜时代就中原建立了具有国家性质的部落,夏代迁徙到运城盐泽之滨建立了沈国。据说,沈国之“沈”,义为浊水,或大泽水色浑浊。古代的紫色亦为黑色,故水紫曰沈。由于中原历史上沼泽地很多,并造福于民,远古先民视其为“天池”、“神泽”,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都会到大泽旁举行祭水神的仪式,向水中投放一定的祭品,这种祭祀仪式亦名曰为“沈”。以后历代祭川泽皆曰“沈”。在浊水,或大泽之滨建立国家,以大泽之水色浊黑,或以部族于此沈祭,都可命名为“沈”,号称“沈国”。

  周武王克殷一年后病逝,太子诵被立为王,就是周成王。约公元前1063年(一说公元1115年),即成王元年,周公因周成王年幼而摄政行事。后“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平叛,杀管叔、武庚,放逐蔡叔,降霍叔为庶人。周人灭亡殷商后,出自东夷的嬴姓诸个方国部落耿耿于怀,对周人充满了敌意。

  为了控制地近镐京(西都,今西安长安西北附近)、洛邑(东都,今西河南洛阳成周),且有山河之险、“盐铁之饶”的山西汾水流域,周公用武力将居住这里的殷商嬴姓后裔沈国等四国贵族分迁到各地。沈国的迁徙之地在镐京渭水流域的沈水之滨。据《水经注·渭水篇》记载:沈水支脉发源于樊川的皇子陂,经杜伯冢、下杜城、昆明池、阿房宫西、建章宫东流注于渭。位于渭水流域沈水之滨的沈城,或即沈国故城。

  此时,被视为“九夷”之一的“聃国”贵族,也从晋南的丹水之滨被强迫迁徙了陕西宝鸡一带。迁徙到新址的沈、聃两国贵族皆受到了周人的监视。

    聃国贵族惟恐被周人兼并,在其国君的带领下偷偷向西南迁徙,待周师追击时,仅获得一部分聃国的臣民,且多为老弱婴幼。流徙西南地域的聃人后来在蜀西南建立了聃国。

  迁移后的沈国也惟恐被周人兼并东迁,便率众向西域出逃。但因其居住地位于周王朝腹地,距离宗周很近,周师反应较快捷,除沈君及少部分精壮族人西遁外,大部沈民被周师俘获逼返。西徙的部分沈人成为秦汉时期闻名西羌的“沈氏”。

  大约在公元前1059年(一说公元1111年),即成王五年,周公为防止聃民再次流徙逃亡,便分封十弟季载为聃侯统领西周军队,把宝鸡一带的聃国遗民再次迁回了中原一带,建立新的聃国。随后,又把沈水之滨嬴姓沈国遗民,也强迁回了中原一带的聃国。据《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注引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沈家本《史记琐言》等史书记载:聃在开封境,与郑为邻,鲁桓公或鲁庄公时亡于郑国。当初迁徙中原时,聃国先到一步,但聃国遗民数量较少,而沈国晚迁徙一步,但沈国遗民的数量较多,远远超过先迁徙到来的聃国遗民,周公、聃叔为防止两国遗民逃亡,对其采取了怀柔政策,并在聃国西部的中牟莆田一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冉”邑,或称“沈邑”。

  聃季载行为端正,谋略超群,不负周公所望,善待新建立的聃国移民,受到聃国民众的爱戴,颇有佳政和善行,他同时与东部宋国、鲁国的殷商遗民和谐相处,使聃国上下安居乐业,稳定发展,足以授予重任。

  约公元前1057年(一说公元1109年),即成王七年,周公还政于周成王,集中精力营造成周王城,此时,宗周王室中缺少辅弼良臣,周成王就提拔“聃季为司空”,主管农业及水利工程等大事。“司空掌邦土”与“司寇掌邦禁”、“掌邦治,统百官”的太宰(又称“冢宰”,时为周公所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公”。由于他办事认真,善动脑筋处理各种难事,因此使周朝的农业水利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也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敬佩。

  关于聃季载受封聃国之事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史记·管蔡世家》中说:“封季载于聃。”这就是说,聃季载奉命建立了聃国。据说“聃”与“”(音南)相通,古代可以写作“冉”或“那”,并认为“”、“耽”二字形近字同,导致后人将“聃”、“”、“耽”、“冉”、“沈”字混淆,一国多名(字)。

    聃季载虽食邑聃国,但作为西周司空,必须要进入宗周 (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河西)辅佐周成王。这样以来,就立自己尚处在婴幼年龄的儿子伯桓为世子,作为世袭的继承人。伯桓的封地在聃国的冉邑,周公便以聃季载的世子伯桓“作胤”,承认他聃季载继承人的地位,袭爵为侯伯。伯桓卒,其子向融即位。向融卒,子采立。

  二、西周时期东夷人曾多次侵占聃国。

  西周时期,有一个诸侯国称徐夷,亦称徐戎或徐方。夏代至周代,徐夷分布在今淮河流域。西周初期,徐夷是东夷中最为强大的一个部落。

  周王朝在开始的二百年中,特别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周昭王和周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周昭王在南征时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周穆王西征时,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西周的暴虐统治和沉重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

  公元前972年(一说周穆王三十年)左右,徐偃王趁周穆王赴瑶池会西天王母之际,以诸侯国首领身份率兵西进,紧迫黄河一带的成周(洛阳),与周朝对峙。传说徐国曾在陈、蔡之间开凿了运河。据晋代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陈、蔡之间”的运河正是浚水(鸿沟)水系的一部分,说明东夷人确实可以经过陈、蔡之间的运河到达开封的浚水,再经浚水“舟行上国”,进犯成周。

  由于周穆王措手不及,不敢与徐国交战。公元前971年(一说周穆王三十一年),周穆王只得以徐偃王率东方诸侯平乱有功为由,将徐偃王“赐命为伯”,承认了徐偃王东方诸侯的盟主的地位。但徐偃王则自行僭号称“徐偃王”,徐人也称其为“驹王“。周穆王只好听之任之。其实,周穆王是不得已而封之。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徐偃王“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可以说,徐国是周王朝时期第一个称王的霸主,比“春秋五霸”的兴起要早得多。

  由于徐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强盛的徐国引起了西周的日益担心,公元前963年(一说周穆王三十九年),周穆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命令荆蛮(当时也称楚国)攻打徐国。这时,徐偃王却“义不忍斗”,弃国而去。但数万百姓自愿追随他。他便带百姓从占领中原的土地上“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百姓随君王而行的大撤退。由于徐偃王的仁义深得人心,周穆王在徐偃王去世后,只好又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

  之后,东方的夷族时常侵扰周境,战事不断。据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记载,自周穆主之后,淮夷徐戎又于公元前876年,即周厉王三年侵犯成周。公元前866年, 即厉王十三年,周厉王亲征淮夷,征服东夷、南夷二十六国。公元前811年,即宣王十八年,东夷各族不满周王朝的人们开始依附徐国,徐国势力不断向中原地区发展。对于侵犯的徐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使东夷进犯中原的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同年,周朝执政大臣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徐国以及东夷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

  据《东夷传》记载:“东夷侵盛”,“渐居中土,”“西至河上”。“中土”指现在中原东部地区的土地、“河上”指古代黄河自荥阳东北流及荥泽济水一带。《东夷传》还记载:“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潢池也记作“黄池”,在今开封北约十五公里处。由此引来了周穆王到此征伐,据《封丘县志》记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天子”即指周穆王;“黄之泽”、“黄之池”即黄池。说明周穆王征伐东夷人时确曾到过开封一带。

  周代称东夷人的一支为长翟,即赤狄,因其人高大而又称“大人”、“长狄”。封丘南约四公里处古代有“长丘”,也称“长翟”国或“狄沟”,这里是长狄的国都(sōu)瞒所在地,也是史典记载春秋中期卫国人打败狄人,重新占领长丘的地方。长丘距开封老城北门约二十公里,说明开封一带曾是东夷族长狄氏的居住地,聃国(至少一部分聃国国土)曾经被东夷人占领过。

  三、聃国部分国土曾被西周王朝重新分封

  虽然,我们没有历史资料来具体说明聃国灭亡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上述历史中得出到这样一些信息:

  1、聃国的封地在开封一带。因聃季载在兄弟中排行是最小的“老幺”。开封是“幺(要、腰)”姓的望地,至今仍有“幺(要、腰)”姓存在。所以,后人称呼其为“老聃”,或“老冉”、“老丹”等。聃国灭亡后,老聃的国都遗址被后人称作“老丘”,在今开封杜良乡国度里村,含有“老聃废都”的意思。

  2、夏商时期聃国曾是东夷族长狄人的故土。开封一带商代为夷国所在地,周武王、周公旦打败殷商和东夷人后,将长狄人驱逐到了东部和北部地区。到了周穆王、周厉王、周宣王及其春秋时期,周王朝开始衰微,东夷人又多次占据了这里,形成了历世上的“拉锯战”。

  3、“沈”由沈人居住地继承而来。由于聃季载世子伯桓原先的封地在聃国的冉邑(今河南中牟西),冉与沈的古音相同,亦是沈人的居住地,故伯桓的后人也以地名“沈”为姓,西周中后期的封国因此而称“沈国”。

  4、沈国为聃国分离出去的一支。东夷人进攻成周时,占领了包括冉邑在内的聃国大部领土,聃国支离破碎,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在东夷人逼迫下,作为伯桓后裔一部的沈氏族人开始向南部的楚国方向迁徙。周穆王时期,楚国和沈氏帮助周王朝打退了东夷人,为表彰沈氏从征伐夷的功绩,周穆王便在东夷人撤退的沈丘一带安置沈氏后人居住。公元前877年—前841年的周厉王时期,为鼓励姬姓宗亲“以番屏周”,护卫周朝王畿地区,将沈氏居住的沈丘一带封为沈国。因沈国为聃国迁出的一部分,又因地小人少势弱,仅封了个“子爵”小国。

        5、西周中期后分封频繁且无史记载。由于自西周中期开始,东夷、西戎、北狄等民族的频繁入侵,战争不断,导致一些地域分封国面积缩小,且经常调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聃国不少国土被侵占或重新分封给一些新建的小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陈杞世家》中记载:“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著于传”。就是说,到了西周中末期,由于夷、戎、狄等民族的频繁入侵,加上各方诸侯以武力相互攻法,互相吞并,导致像江国、黄国、胡国、沈国之类的小国数不胜数。因此,就不再正史之中记载了。

  这也同时说明,沈国作为子爵小国,无论在周朝的地位,或者国家实力,都是无法与当初的公卿大国聃国相提并论的。

  四、聃国最终被郑国东扩时灭亡

        东夷人的多次入侵,导致聃国支离破碎。东夷人撤离中原后,聃国故地大致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部分聃国遗民仍继续居住故土,但无论国民人数、国土面积和国家实力都已被大大削弱;二是部分聃国土地被周朝重新进行了分封,建立了邬(wū)、蔽、补、依、历、莘等众多小国;三是部分聃国土地荒废空闲在那里,无人居住。此时,聃国因地处丹水(或称水)之地,也被称为丹国。造成国小人稀和土地空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战争连绵不断,人员向四周迁徙,加上地震、大旱等自然灾害,导致聃国故地开封一带的人口不断下降。

  人稀和土地空置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和宋国之间仍有六邑空地闲置,两国都不占有。后来宋国有叛臣投奔郑国,郑人在那里筑了几个城,两国因此发生了战争,结果两国“仍以六邑为虚”。这六城之地有的就处于曾经被东夷侵占的聃国故地之内,说明直到西周之末,聃国依然无力恢复和管理故国之地。

  春秋之初的公元前768年前后,郑恒公、郑武公父子国通过行贿,将聃国的留(今开封八里湾一带)地借用建都,将自己的家室部族和财货寄存于中原核心地区,为东迁郑国作准备。后来又用计谋吞并了聃(丹)国的残余势力,将聃国的土地占为己有。从此,作为诸侯的聃国彻底在中原消失了。郑国吞并聃国之后,聃国子民大部分仍在故土祭祀先祖。直到公元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楚国人征伐郑国时,还曾经囚禁了在聃国故地守祭和主持聃祖宗庙事物的郑聃伯。看来,此时聃国人接受了郑国吞并这一事实,仍在故国之地生存。

  地处沈丘一带的沈国,其结局也并不比聃国更好。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诸姬,会盟于昭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近楚国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国国君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沈国比聃国晚灭亡约二百六十多年。


  泱泱西周公爵大国——聃国,就这样在春秋历史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至今很难寻觅它的踪迹。


  很多人对于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并不陌生。可是,一般人仅仅知道他的出生地是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鹿邑,却不知道他的故国——聃(音“丹”)国在那里。  
    关于聃国封地的问题,有的说在沈(子)国,就是今天的河南沈丘一带;有的说在那处,就是今天的湖北荆门一带;也有的说在河南开封一带,并由此引发了长期的论战。论战对象主要在河南沈丘说和湖北荆门说之间展开,双方各执一是,似乎都有道理,相持不下。唯独河南开封说一直保持沉默,颇有洒家“每临大事有静气”的风度。  
    随着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文化资源争夺的日益激烈,我们渐渐发现,河南沈丘说和湖北荆门说两家在争论中所引用的论据,多有相互矛盾或与历史事实不相一致的地方,作为开封人,也想发表一些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既是为了共同探讨历史文化的原由,给“夷门自古帝王都”的论点增添一些作料,也是想弄明白历史文化的真实性,还历史一个客观真实。  
    一、聃国是西周的封国,周文王第十个儿子聃季载是首任国君。  
    这件事要从西周建立时说起。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积极采取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建立起以姬姓为中心的周王朝,以稳定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达到“封建亲戚以屏周”的目的,周武王把姬姓族人主要分封在泾、渭、洛河谷地和黄河中下游两侧建国。  
    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文王的正妃,也就是王后叫太姒(似音),生有十个儿子。长子叫伯邑考过早去世,第二子叫武王发,继承了王位。除去上述二人没有或不需要封地外,周成王将周文王第三子鲜封于管,也称管叔鲜,在今河南郑州;第四子周公旦的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在今山东曲阜;第五子度被封于蔡,也称蔡叔度,在今河南上蔡;第六子振铎被封于曹,也称曹叔振铎,在今山东定陶;第七子武被封于郕(成音),也称郕叔武,在今山东汶上北;第八子处被封于霍,也称霍叔处,在今山西霍县;第九子封被封于卫,也称卫康叔封,在今河南淇县;第十子季载被封于聃,也称聃叔季载,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或相互矛盾,其封地一直无法确定。 
    世人仅知道季载被封于聃,其后人以国为姓,称聃国,也称冉国,或耼(冄、枏,明音)国等。老子是聃季载的后裔,故后来的人们也称他为老聃、老冉、老耼等,均是以国为姓的称呼。至于聃国的封地在那里,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对此感到迷茫。  
    二、聃国是沈(子)国的说法证据不足,难以成立。 
    周武王同母兄弟有十人,只有聃季载(也称聃季、耼季、冄季载等)在史书上记载的身世最为含糊。有的说:“聃季为司空”,却没有交代聃季载的后世;有的干脆直接讲:“冄季载,其后世无所见”;还有的仅仅注明:“聃,姬姓,文王之子耼季之国。”《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倒是明确记载:“聃西周国名,姬姓。在今河南平舆县北。”但同时又指出“一说在春秋之那处,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那口。……春秋为蔡所灭。”看来传说的色彩很浓,颇有后人演义的嫌疑。  
    枏,也写作冉。后人有的以枏、耽二字形近字同为名,将枏、沈二国混为一谈,以至于将沈、渖、耽和枏、聃、冉相互代用,彼此不分,理由也是它们字形古音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沈(子)国并非是聃国,有一个事件可以作证:  
    在公元前619年之前的周襄王时期,有位姬姓大夫名叫富辰,是周天子的亲戚,身居高位,直言敢谏。有一次,周襄王想向翟(狄)人借兵,夺取郑国的栎城(今河南禹州)等地,便以娶翟人之女为妃子的方式笼络翟人,以图达到目的。可大夫富辰坚决反对,他以过去耼国国君由于娶了郑国武公的郑姬而导致灭亡等教训,来劝阻周襄王放弃与翟人联姻,以免引狼入室。  
    富辰所讲的郑武公,就是建立开封朱仙镇启封城的郑庄公之父。郑武公是郑国东迁中原前后很有作为的第二代国公,去世于春秋初期的公元前744年。就是说早在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之前,聃国就已经被郑国消灭了,并且聃国被灭亡以后也没有复国的历史记载。据史料记载,一直到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06年,沈(子)国才被蔡国出兵伐灭。聃国比沈(子)国早灭亡二百三十八年之多,可见聃国并不是沈国。有人还说聃国封于今河南平舆县北,有的说封于安徽临泉,还有说封于今河南固始。然而,这些都缺乏可信的证据。  
    尽管史学家千百年来一直苦苦探求,却找不到聃季载的封地。假如聃国就是沈(子)国,又在历史上延续时间那么长久,为什么记载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之间历史的《春秋》、《左传》中没有反映呢?为什么司马迁还要在《史记》中记载“聃季载,其后世无所见”呢?看来还是《陈杞世家》中分析的有道理:历史上称江、黄、胡、沈之国姓的不可胜数,难以为信。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在史书上记载,并传于后世。  
    由此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聃国灭国时间早于沈(子)国二百多年之久;二是沈(子)国和聃国并不是一个封国,两者不能互相代替。所以,聃国的封地在沈丘一带的说法难以成立。  
    三、聃国在湖北荆门那口之说与周礼不符,令人无法信服。  
    湖北荆门说认为聃国在当地的原因,是因为有史料记载:“聃,始封君聃叔季载,封于那处(今湖北荆门市荆门区东南那口)。”既然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湖北荆门说以此为据,来证明聃国在自己的地盘上也无可厚非,但却有很多质疑。  
    因为西周初期,周王朝直接控制的范围达不到荆楚“那处”这么远的地域。虽然,一直到周宣王时代,西周的疆土始得开拓。即便如此,其地域也没有这样广大。西周时期,楚国国王被认为是同周王室关系较疏远的蛮夷君主。周天子不可能将聃国封到自己权力所能够控制的范围以外,这是基本常识。  
    更重要的是,在周文王的嫡子中,虽然聃季载年龄最小,却深得四哥周公旦和侄子周成王的信任和重用,又身兼“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的周王朝司空,位列师、保、太宰“三公”之下,其爵位为卿大夫。当时,“封邦建国”所依据的宗法制度,是西周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就是规范各个奴隶制大家族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借以确保奴隶主贵族政治垄断地位的王法。按照宗法制度中的“五服”之说:周天子王城四周各五百里的区域,叫做甸服。甸服以外各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其中最靠近甸服的一百里是封王朝卿大夫的地方,其次的百里是封男爵的领域。周代的等级划分得格外清楚。既然聃季载的爵位为卿大夫,其封地应该在最靠近周王城五至六百里的地方。即使西周不可能完全按照“五服”之规“封邦建国”,也绝不会将卿大夫的封地安排在楚国之南的荆楚“那处”。因为那里是比“蛮夷要服”还要荒凉偏远的地方,这与聃季载在周王朝的身世、地位、名望和西周初期的封建制度不符。#E!|.X3y%e8u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儿子,都不可能被封在这类“蛮荒之地”,而应当封在经济较为发达、且距周王城周围千里以内的王畿之地。  
    由此来看,西周“封邦建国”所依据的宗法“五服”制度,决定了聃季载的封国封地只能在靠近西周王城六百里之内的地方,即便有所出入,也不可能在千里之遥且为“蛮夷要服”之外的湖北荆门市荆门区东南的那口处。所以,湖北荆门说也无法令人信服。  
    四、聃国与郑国为邻,因为误入郑武公设计的陷阱而遭灭亡。 
    汉代学者韦昭在《国语》注中记载说:耼(聃)地是周文王之子耼季载的封国,他的夫人郑姬是郑国的女子,由于同姓相娶,亵渎了同姓不婚的原则,导致了封国的灭亡。这里虽然没有说明聃国被谁所灭、灭于何时以及具体原因,但是我们从东周大夫富辰谏言中可以知道,聃国肯定灭亡于郑武公去世的公元前744年之前的某一年。从富辰所列举由于婚姻关系不当而导致几个国家灭亡的时间来看,郐国(今河南荥阳南)、鄢国(今河南鄢陵北)被郑武公灭于周平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69年。这对聃国灭亡的时间很有参考价值。  
    公元前770年,是西周向东周变迁的分界线。从郑武公刚刚即位和他的长子郑庄公十三年后才出生的情况分析,已经到达婚嫁之龄并嫁给聃国国公的郑姬,地位上不应是郑国一般大夫的姑娘;年龄上也不应是郑武公的女儿,而应是郑武公的妹妹,只有这样才与国亲和婚龄条件相吻合。  
    汉代经学家、易学家虞翻认为,与郐国、鄢国同时期被灭国的还有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蔽(邲,今河南郑州东)、补(今河南新密牛店镇打虎亭村北补子庙西南)、丹、依(伊,今河南伊河一带)、弢、历(栎,今河南禹州)、莘(今陕西合阳一带)等八国(邑)。其中弢国、丹国无查处,丹国与聃国同音,很可能就是聃国。这与其被灭后归属郑国,与开封为邻的历史记载一致。如果是这样,聃国灭亡的时间大致与郐国、鄢国相同,即在周平王东迁初期的公元前768年左右,也就是郑武公担任东周王朝司徒之职的时候。  
    由于聃国灭亡的时间在公元前744年之前,《春秋》、《左传》等史料均无记载,原因是《春秋》、《左传》记载的是公元前722年之后到公元前481年之前的史实,结果造成了聃国灭亡历史记载的空白。  
    清代经学家江永所著的《春秋地理考实》、现代已故著名语言文学家杨伯峻所著的《春秋左传注》中都认为,聃国在开封境内,与郑国为邻。清代法学家沈家本所著的《史记琐言》、清代藏书家朱绪曾所著的《开卷有益斋读书续志》中也都认为,聃国在开封,亡于郑国。并且认为,如果聃国是在河南沈丘、平舆北或湖北荆门那口处,中间隔着许国、陈国、蔡国甚至楚国,郑国不可能侵入多国,去远途奔袭攻打聃国,那样会劳师而无功,也没有这个必要。  
    郑武公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公,即位后极力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远交近攻,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了基础。郑武公死后,特别受到后人的尊重,便用带“武”的地名来纪念他的盖世功德,如广武、原武、阳武、武德、修武等。开封紧邻郑国,到了秦代还曾经归属过阳武县(当时在今河南中牟西)高阳乡(当时在今开封启封)管辖,可见与郑国关系悠深。  
    精明的郑武公善于算计,深知自己灭亡开封一带的聃国后,有利于实现兼并土地,扩大地盘,称霸中原的战略目的。处在这种情况下,聃国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应该说,正因为聃国在开封一带,与郑国为邻,才成了郑武公实现扩张战略的优选目标,导致了自己的过早灭亡。 
    五、聃国封地应该不小,至少包括开封启封东南至中牟圃田以南地区。  
    从周成王封国时,康叔封被封在卫国,曹叔振铎被封在曹国,郕叔武被封在郕国,并不比开封一带的聃国距离西周王城镐京更近的历史情况来看,聃国从西周初期封国时起,就应该一直在开封启封至中牟圃田一带。  
    聃国被灭亡并归属郑国之后,按照西周“灭国不灭祀”的惯例,郑武公仍然让聃国的后人郑聃伯在故地守祭和主持聃祖宗庙事物。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楚国人征伐郑国时,曾经囚禁了在聃国故地守祭和主持聃祖宗庙事物的郑聃伯。这也可以从侧面证实,聃国在此之前已经成为郑国附庸地了。  
    到了东周景王时期,楚国的老子继承了聃季载家族在周王朝留下的世袭爵位,任司空、守藏吏,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事宜,并重新受封于故国的小块领地南之沛--彭地(开封西部一带),后人以地名称他为老彭和彭祖。公元前5l6年(周敬王四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与旧臣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后来老聃虽将周王室典籍带回周王朝,但却蒙受失职之责而辞去周王朝之职。于是,他骑一青牛离开封地故土,西出函谷关,游逝于祖宗的秦地。  
    综上所述,聃国是周武王同母弟聃季载的封地,在今河南开封一带,其传承世系已无法考证。据本人推测,聃国故地至少应该包括开封县朱仙镇启封城以南至中牟县圃田(也称郑圃,圃田、原圃等)镇以南的区域。  
    东周初年,郑国从陕西华县东迁后,郑武公为称霸中原,吞并了附近的虢、郐二国,一举成为中原霸主。聃国日益受到威胁,自身难保。郑武公趁机将其妹郑姬嫁给聃国末代国君,通过美人计、苦肉计等手段,使聃国国君放松了警惕,然后一举将聃国灭掉,将聃地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为缓和由此与周王朝和中原各国带来的紧张关系,郑国主动让出靠近王畿的小部分地区作为周王室的狩猎场和周朝学府以掩人耳目,自己却占领了聃国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老子能够在聃国灭亡后被封在南之沛----彭地的原因。  
    郑庄公时期,为了与宋国、卫国争夺霸权,便在聃国故地重新建起了一个城邑。当时东周王朝已经衰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开始形成,加上郑国消灭聃国并非受周天子之命,在王法上缺乏合理性。郑庄公为掩耳盗铃,表白新建城邑的正当性,将新邑称作“启封”而不叫“周封”。“启”就是夏启王。含意是告诉世人,“郑国使用的是夏朝启王所开拓的封疆列土,与周王朝的封地聃国无关。”从此,聃国便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这就是聃国兴灭的大致历史,也是聃国封地在开封的主要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