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三坊七巷

 双五小叟 2015-07-03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曾荣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三坊七巷的“三坊”,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指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在方圆40公顷的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历代累计出过举人300多名、进士150多名。很多名人都从这里走出,比如明抗倭名将张经、民族英雄林则徐、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清巡抚沈葆桢、清诗人陈宝琛、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作家冰心、经济学家陈岱孙等。

    上次去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只走了二梅书屋、小黄楼、水榭戏台、寿山石雕刻博物馆等几个地方。二梅书屋即福建民俗博物馆,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展出福建民俗文物近千件,场景式陈列,还原明清时期闽都人生活场景,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小黄楼,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为唐昭宗大顺二年进士、诗人、崇文阁校书 黄璞(867-?)退隐后定居地。清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存小黄楼建筑系清道光年间,由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梁章钜梁章钜修葺的。黄楼西花厅建筑群实际上是由一座木构小楼与楼前的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组成,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闹中取幽、小中见大的城市山水庭园。水榭戏台则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明万历年间,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将豪华、典雅的戏台建在衣锦坊内最大的孙家宅院、清道光年间为郑郑鹏程的私家宅第内,成为古代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也是唯一的一座建在水上的戏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戏台正面是大型花厅,为主人聚会、宴客、品茶、看戏的地方。花厅为全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东側有台阶通二楼。楼前有走廊连接酒楼,也是女眷看戏的地方。该宅院为三座相连的建筑,现存面积二千八百平方米,位于衣锦坊的东头。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二梅书屋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小黄楼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 - 余昌国 - 我的博客水榭戏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