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子有方 宝宝要不要穿袜子

 杜姚一家 2015-07-03

关于袜子的争论很多。老一辈认为一年四季绝对不能光脚,否则就有脚脏了容易生病、寒气会伤身、长大后的会有宫寒之类各种问题;而年轻一代的爸妈自己很多时候不喜欢穿袜子,所以也不愿意给孩子穿。恩,说不定这篇文章可能得罪所有人吧。

袜子的历史很悠久,3000年来形式和材质都发生了各种变化,功能主要还是那三个:美观、保暖、防护。第一个归时装编辑管,我们说后面的。

所有坚持要小朋友穿袜子的人,都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脚是人身体中最怕冷的,冷了就生病,所以要穿袜子。袜子可以隔绝空气对流,隔绝脚和地面直接接触,防止汗液直接蒸发吸热,在保暖上的确很有效。不过问题在于,脚真的怕冷到一年四季需要袜子来保暖么?

为什么人总觉得脚怕冷,是因为脚除了用来行走,支撑,还和其他很多哺乳动物一样有另外一个功能:散热。脚掌是人体汗腺最密集的部位,会不停的出汗,然后挥发散热,这样人体才能保持体温正常。非洲、南美洲人民几千年都没见过袜子是什么,估计他们裹上就中暑了。所以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开空调暖气的室内,非给孩子穿袜子,只会减低孩子散热和调整体温的能力,带来中暑或其他相关疾病的隐患。

我们在分析老人为什么爱捂孩子时候说过,人的温度感觉,不是感觉温度值,而是感觉热量损失的快慢。所以脚散热多自然就会更容易觉得冷。不过感觉冷和一冷就生病并不是一个概念。

脚受冷,人体被刺激,变得容易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是可能的。但小时候脚受冷,所以长大会得宫寒、风湿之类的,就完全没任何研究数据能支持了。日本小朋友从小光脚满地跑,可风湿发病率并不比我们高,这点我们过些天细说。

即便不要求数据支持,用传统风俗最爱的“合理推导”的方式,只要列举一下脚的特性,推算看看它应不应该怕冷,就会发现bug:

1,脚天生的工作就是贴着冰冷的地面;

2,脚是离人体重要器官:心脏,大脑最远的身体部位;

3,脚是人体用来主动散发热量的最重要部位。

如果你一定要认为这样一个部位是人体上最怕冷的,小心哦,这样侮辱造人的上帝先生的智慧,他老人家说不定会生气的。一个设计要求就是紧贴地面还负责散热的物件,从鱼类爬上路以后进化了上亿年,现在它居然还是一受凉就让人各种生病,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当然这并不是说脚完全不需要保温,和人体其他部位一样,脚也需要注意保暖。因为脚的特点,在低温环境下的确容易冻伤。尤其是血液循环或者体温控制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和婴儿,这些人更需要注意保温防止冻伤。但这和脚怕冷的传闻没关系,耳朵、鼻子、手同样容易冻伤,你相信耳朵保温不好就容易宫寒么?

具体到宝宝小脚丫的保温问题上,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他们的体温控制能力还不健全,因此需要更多的靠衣服来协调。这意味着在天气转凉的情况下,是需要多穿一件衣服和袜子来保温。但是相反的,在较热的环境下,宝宝就需要少穿一些,脱掉袜子,来帮助散热。

关于宝宝如何使用袜子,下面是我们建议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的:

1,因为脚容易出汗,所以在地砖这种光滑地面上,袜子可以起到防滑,防止摔倒的功能,当然如果你家是地毯或者榻榻米,请跳过这句;

2,过紧或者过长时间穿袜子,都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大人都知道睡觉穿袜子多难受,所以不要给孩子24小时的穿袜子,灵活的调节室温和使用被子类物品更有效;

3,对于年龄小的宝宝,因为自我体温调节不成熟,所以需要更大幅度的增减衣服。大人觉得热的时候,要给孩子穿的要比自己更轻薄,更不要穿袜子;大人觉得凉爽了,孩子就要穿的比大人多一些,穿上袜子吧;

4,对于大一些,比如2岁以上的宝宝,对自己体温控制比较成熟了,穿袜子的时间可以更少一些,和爸爸妈妈保持一致都可以;

5,每个宝宝的体温调节情况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要灵活增减衣服和袜子。最简单粗糙的方法是:出汗就脱袜子,小光脚丫凉了就加袜子;

6,脚汗较多的人或者潮湿地域的袜子很容易成为细菌温床,记得要经常更换,否则会容易得皮肤病,比如传说中和癌症一样是诺贝尔级别的高级病种:香港脚。

总结一下:

脚不可能是人体里最怕冷的地方,袜子可以防止滑倒或者冻伤,但是也不能一年四季每天都穿。脚凉一些会让一些人身体不舒服,但是没理由让小朋友长大就得什么奇怪的病。

对于血液循环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脚冷挺难受的,泡泡脚就好了。但不要用自己的感受来替孩子捉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