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儿英语学习的曲线什么样?

 未来决定现在 2015-07-04
图文/安妮鲜花


暑假期间,我们曾经请加拿大华德福学校的老师来北京,一起解决中国孩子英语路线图实施的具体问题。她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什么时候、教什么、怎么教(when, what, and how)的问题。英语学习当然同样如此。

按照她的说法:正确的少儿英语学习曲线应该是一个不断加速的曲线,到了较高水平之后趋于平缓。反思国内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则是一条直线,甚至是一条不断减速的曲线。

从安妮的经历看这个问题:


安妮4岁在温哥华上幼儿园,几个月下来,只会说有限的一点点英语,自主阅读也没有开始,认识的单词数甚至还不如国内的孩子。因为没有学习单词的课程,更没有句型可以来套用。


5岁开始上学前班, 每天半天,中间还回国过春节等耽误了1个多月,这一年也就学了26个字母,在家里也就是我们陪他把老师要求的每天阅读15分钟完成。她自己认识的单词也不算多,也还是不能自主阅读。但是,能听书的音频,能自己表达一些想法了。


一年级,老师才开始系统地教单词、阅读。但是依然不要求拼写,有些词,按拼读规则能写就行,即使字母不正确也没关系。因为一个发音可能对应几个字母呢。这个阶段,感觉能自己读一些书了。但是,有一天,开始把章节书《Rainbow Magic》系列读出来的时候,还是让我吃惊不小。


二年级,我明显感觉到她的英语水平每周都有进步,不久就在阅读速度上超过了宝爸,阅读理解水平也跟上来了,更不用提口语以及语感了。

 

反观国内的按照传统方式学习的孩子,从单词和句型开始,最开始每天进步都很大,知道这个单词了知道那个句型了。但是,经过同样的时间,英语水平进步的速度,不但不会越来越快,反而因为忘了前面记住的一些单词、句型而变得总体进步速度不如从前!孩子的整体语感不行,以后对语言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会进一步制约孩子前进的步伐。

 

到三年级结束,北美孩子学习的主线,已经不是语言,而是用语言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了。这个时候开始,可能英语作为语言的进步速度,才开始不再加速。因为语言水平已经如此之高,剩下的已经是用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去提高其他各个方面的认知能力了。

这种学习曲线的不同,是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规律,以及孩子的成长规律(包括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这本书的所倡导的理念的基础。

我们俱乐部的孩子们半年多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个理论的正确可行。貌似开始的泛听泛读都是在看热闹,但是一旦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爆发之后的能量不可低估。这个时候,根本不用成人再去要求跟读要求机械地学习什么,整句输入整句输出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这样被培养出来。

目前在家庭实行这套方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妈妈自身时间精力有限或者英语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孩子的状态把握不准,需要他人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进度很快,超过了妈妈的进度,所以妈妈们必须找一个更大的空间,包括一些能互动的孩子。这个时候,大家对于课程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国外的很多教学内容,看似无章法,就是玩,但实际上都是有严格的体系和教案的。这点,我们合作的加拿大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很详细地给我们进行了示范和指导。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借鉴国外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把目标细化,根据中国孩子的现状,按照路线图的不同阶段去配置资源(素材、资源、教材等)、培训老师等等。

和加拿大的学校一样,我们的课堂内容也非常多,同样形式有趣,并且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水平不同采取个性化教学:根据孩子们的水平,读的书不同;老师给大家读的书,对不同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 Play Sharing,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老师的帮助把 Clue 公布给大家,有的不但自己 Play, 还要接受其他孩子包括老师的提问,一切都是根据孩子的水平来进行的。


一个课程,理念再先进、设计得再合理,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系统支撑:既包括完整的课程体系主线,也包括课堂上的素材和资源,比如适合中国孩子特点的系统的 phonics 教材,作为教材一部分的原版书以及听力辨音、韵律节奏训练的语音文本资源等,同时还包括孩子能够带回家去的语音以及阅读素材,甚至寓教于乐的玩具教具等,当然更包括对教师的持续培训。


不断有家长建议我开培训班,但我的精力有限,用我的力量集合更多资源来建立这样的一个支撑系统,让更多的培训机构、老师收益,最后受益的是更多的孩子们,显然更有意义。因此,我将不会开任何培训班、培训学校,但将致力于把这一系统建设得更好。这一系统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面向所有认同安妮理念、有能力并有志于为中国孩子的英语环境作出改变的社区图书馆、优秀老师和培训机构开放。这里,也邀请那些有志于和我们一道建立这个支持系统的老师和专业人士,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让我们的系统更快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