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就像潘多拉恶魔

 老沈阅览 2015-07-04
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就像潘多拉恶魔

            邱震海: 2015-07-03

   《迫在眉睫》一书写于2014年的下半年,正文前的序言写于2015年1月31日。说实在的,虽然我对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论证充满自信,但就这样大白话式地写出来,我自己也还是吃了一惊:事情真的已发展到这么严重了吗?我是否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但在2015年年中的时候,我却发现,上面的这些预测甚至还是保守的,形势可能正向着烈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读了上面的文字,各位可以发现,我这里引用的都是到2015年6月为止的最新资料。

确实,2015年上半年,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只不过我们绝大部分人对其背后的深层逻辑,还没有察觉而已。或者说,等到绝大部分人都已察觉到这些变化时,一切都已太晚了。

在这里,我还想引用一位中国核心智囊领导的课题组在2012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未来的三大政策思考》。文章提出的三大政策思考的第一条就是“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文章写道:“目前有两个场景必须预防:一是危机升温而产生的巨大外部震荡;二是危机迫使一些国家转嫁灾难而走向变换形态的战争。”

就在我撰写这篇《加印序言》的几天里,中国股市刚刚经历了“黑色星期四”的冲击。“这个端午节,你是投江还是吃粽子?”,成为信上朋友们互相调侃的用语之一。

曾几何时,我的一位朋友“儿子的房子钱,这轮牛市已经赚下”的幸福之声依然在耳;即便股市跌破4600点,依然有很多朋友在憧憬股市6000点,甚至一万点的愿景。

但无可否认的现实是,2015年的中国股市完全不能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进入2015年的中国实体经济哀鸿遍野;而股市则像一头打满鸡血的壮牛,满脸通红,欲火中烧,但明眼人都看出,这头“牛”的内火很旺,或者说虚火很旺。

由于实体经济差,就有了从2014年11月以后的连续几次降息和准。但大量释放的流通性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相反却流入了股市,一如2009年以后大量释放的流通性进入了楼市。

2009年后的楼市,以及2015年后的股市,就像从潘多拉盒子里飞出来的两个恶魔,同时又像从下凡的两个仙女,让人又爱又恨,难以割舍,明知其具有无限的破坏力,但却又难舍难分,直到遍体鳞伤,血痕累累。

当然,2015年上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年轻人群体的趋势。虽然有朋友调侃“2015年,只要认识三、五千个汉字,有五年网龄,搞一个APP,就可以和风谈合作了”,但与前几年的“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趋势相比,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和空间,无论如何都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从更宏观的经济层面看,则必须承认,由于救市或市,原来计划中的一些更为深层的改革措施则被搁置了。

这些深层的改革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想说的只是,只有强身健体才能更好地搏击沙场,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浅显道理。

我2014年出版的另一本书《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还在持续畅销中,原因据说是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得到了部分印证。如今,《迫在眉睫:中国周边危机的内幕与突变》又加印了,其中的一些预测也似乎正在被印证中。

对于这些预测被印证,如我在本序言开头写的,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这里,我只想引用我2013年出版的《访与思:中国人成熟吗?》一书里的一句话:“我更愿意未来的历史证明,我的分析和预测全部出错,而我们民族的未来之路则永远稳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