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蝉脱壳之谜

 dongchang 2015-07-04


陈奇目睹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他认为脱壳中的蝉最漂亮,它通体淡绿色,像博物馆里玉雕的蝉。事实上,此时的蝉最娇柔,碰不得,也吓不得。待它全身的颜色加深,翅膀变硬,成蝉也就形成了。

  炎夏来临之际,陈奇终于接到了录取通知,这意味着他即将成为一名初中生。为了奖励陈奇考上他们市最好的中学,陈奇爸爸决定带陈奇去野外冒险。陈奇感觉他的幸福值简直要爆表了,出发的前一晚他已经兴奋得快要睡不着了。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爸爸开车带他来到了嵩山脚下。他们搭好了帐篷,正准备先午休一下。不曾想,树上的知了一直叫个不停,扰得陈奇没了睡觉的兴致。不过这蝉声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问爸爸:“为什么知了总是叫个不停,它们不累吗?不烦吗?”

鸣叫_副本

夏日,树上少不了知了的鸣叫声。(快拍快拍网,作者虎哥)

 

  爸爸答道:“它们的幼虫在地底下生活好几年才能来到地上见到阳光,而且它们在地上只能生活一个夏天,自然要竭尽全力唱歌了,又怎么会觉得烦呢,它们肯定唱得很开心。”

  陈奇崇拜地看着爸爸:“爸爸你懂的真多,不过知了的翅膀那么薄,它们在地底下爬来爬去会不会把翅膀折断吗?”

  爸爸低头看看陈奇:“儿子,你从小在城市里生活,不知道也是正常的。知了的幼虫叫蝉蛹,蝉蛹的翅膀长在壳的里面,等到它爬到地上,把壳脱掉,翅膀才会完全地展露出来。

  陈奇恍然大悟:“哦,我想起来了,有一个成语叫金蝉脱壳,说的就是蝉蛹怎么把壳去掉的吧?”

  爸爸笑着说:“孺子可教,我儿子真聪明。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只知道捉蝉玩,哪里知道什么成语啊。”

  陈奇兴奋地道:“爸爸,你教我怎么捉小金蝉吧,我想看看它是怎么脱壳的。”

  爸爸想了想说:“可以,不过我们要等傍晚,蝉蛹那时候才会从土里钻出来。”

捉知了_副本

好多60后、70后童年都捉过知了。(图片来自杨靖漫画博客,作者杨靖)

 

  一整个下午陈奇都在暗暗期待傍晚快点到来。

  终于,太阳有了下山的迹象,陈奇催促爸爸快带工具去找蝉。爸爸一挥手,豪气地说他徒手就能捉到蝉,用不着什么工具。只见爸爸悠悠地走到一棵大树下面站着不动了。陈奇奇怪地问爸爸怎么不走了。爸爸说:“蝉蛹在地底主要靠吸取树根的汁液生存,所以常年有蝉的树下面十有八九会有蝉蛹。而且,儿子,你看到没,这儿有个小洞,这是蝉蛹在下面挖土,它马上就要破土而出了。”

  陈奇兴匆匆地跑到小洞旁边,只见小洞比黄豆大那么一点儿,而且洞口一鼓一鼓的,很显然,下面的小家伙在辛苦地往上爬。陈奇看着就心急,决定助它一臂之力,伸手就要抠土拎蝉。爸爸急忙阻止,并一边把小细棍戳到洞里一边解释:“蝉的前步足很锋利,遇到阻碍就会去钳,可不能直接把手伸进去。”不一会儿,爸爸把木棍往上一提,陈奇就见到一个抱着棍子的土黄色的蝉。

蝉蛹_副本

刚刚爬出洞的蝉蛹。(图片来源:荆门社区  作者:长林头角)

 

  “蝉喜欢爬到高高的地方,静等夜晚来临,所以我们把蝉放到帐篷边儿上,它立刻就顺着帐篷往上爬。“爸爸接着说,蝉要等到夜深才脱壳,他让陈奇先睡觉,到时候再叫醒他。

  被叫醒的时候陈奇迷迷糊糊的,爸爸指了指帐篷,陈奇惊讶地发现蝉的背上竟然有一道裂开的缝隙。只见那裂缝慢慢向两边张开,露出了淡绿色的身体。蝉的头从裂缝处抬了起来,接着出现的是吸管和前足,然后皱在一起的淡绿色翅膀和后腿也出来了。但它身体的最下端并不急着出来,依然留在蝉壳里,它只是慢慢地仰起了身体,像是站在了蝉壳上,又像是悬在帐篷上。

脱壳_副本

正在脱壳的蝉(网络图)

 

  十几分钟过去了,蝉依然保持那样的姿势。陈奇小声的问爸爸:“它是不是没力气了,我们要不要帮帮它。”

  爸爸摇了摇头:“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不能受到任何外来干扰,不然它永远也脱不了壳,不是死亡就是残废。”陈奇若有所思,安静地等待着。

  终于,没过几分钟,蝉又开始动作了。它重新俯下身躯,抓紧蝉壳,同时用力,使血液流向翅膀。它的蝉翼很薄,上面遍布细管,血液流经细管使翅膀慢慢舒展开来。接着,它一个使劲将下面的身躯抽出蝉壳,完全趴在蝉壳上。至此,小蝉终于变成了大蝉,整个蜕变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漂亮_副本_副本

脱壳完毕的蝉(图片来源:荆门社区  作者:长林头角)

 

  陈奇目睹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他认为脱壳中的蝉最漂亮,它通体淡绿色,像博物馆里玉雕的蝉。事实上,此时的蝉最娇柔,碰不得,也吓不得。待它全身的颜色加深,翅膀变硬,成蝉也就形成了。

  回到家后陈奇查找了许多关于蝉的知识。他阅读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和日本佐藤有恒的《蝉的一生》,它们一个妙趣横生,一个生动形象,陈奇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他也知道了法布尔的那句关于蝉的名言:“七年地下黑暗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他想,蝉在阳光下来去匆匆,但它的执着和顽强精神却是永恒的,值得人们去赞美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