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之:何谓“物”? 著者 ssr1939 太极子 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可知,万物均可用“原始太极图”(图一)来表示,大至整个宇宙,小至原子或“弦”【1】。 红色区域表示阳气在该物一生的变化的规律,蓝色区域表示的是阴气的变化规律。 ![]() 图一也可以绘制成图二,即在图中绘出了阴阳二气在该物的一生中各自变化的规律。 ![]() 近代物理的最新的研究表明,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已不是原子而是“弦”了【2】,对弦来说,也可以用图二表示它的存在。弦的寿命有多长?不知道。但他是周期性地运动着的,所以可以用图三来表示弦,在横坐标时间轴上,Ti则是弦运动的一个周期。 ![]() 上面的各个太极图均是画在XY平面上的,横轴是时间轴,而Y轴表示的是“大小”,是没有“量纲”的。这是由于阴阳二气到底为何物?其之运动规律如何?目前尚不能完全清楚的缘故。因此应当记住,太极图虽是画在二维的平面图上,但实际上的阴气阳气却有可能是在多维空间中运动着的,它们可能是多维的! 在文献“弦理论与阴阳学说”【2】中,笔者已将图三中弦的太极图命名为“太极子”。用近代物理的观点来看,依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万物均是由“弦”组成的。那么很容易地会联想到,时至今日也可以认为世界、宇宙,所有的一切“物”,均是由太极子组成的。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的水平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所以在那个时代,若已有太极子的说法的话,那么太极子就应当是原子了。同样地,若干年后又发现了比弦更小的“粒子”时,那更小的粒子才是太极子了。 所以,将太极子命名为“最小的粒子”是最科学的,是“永远”正确的。因为太极子本身就是一个“变数”,一个能“与时俱进”的变数。 物的形成 笔者在文献论“阴阳学说”【3】中,论证了“物”的本质:“物”乃运动之表象。这就是说,人们看到的物以及看不到的物,是一些特定运动给人感官的效果。是先有运动后有物的,如果没有运动的存在是绝对没有物的。 在【3】文献中,论证了“物”的形成规律如下:
基本粒子(基本力) → 群 → 物体(原动力:阴阳二气) (硬件力、软件力) 上式表明:在基本粒子(阴阳子)的基本力的作用下,众多粒子可以结合成“群”,各类群的结合又将导致了更加复杂化的物体的诞生,这也是量变(群)到质变(物体)的过程。
从图四可以看出最最基本的粒子按上述变换的规律,是怎样变成“高级生物”一部分的。 ![]() 先是阴阳子组成了铁原子,继而铁又组合成了菠菜,菠菜又形成食物链进入人体,成了人体中的一部分。
层次结构 ![]() 在群组合中有两种力,即硬件力和软件力。硬件力是参与组合的各个低维运动本身的活力,而硬件力是指各低维运动应遵守的规则、约定等。这软件力是极其重要的,它往往为许多的科学研究者所忽略。 譬如西医看病,由于西医在解剖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受到人们青睐。可西医对人体各器官之间的约定、制衡、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似乎还是一张白纸,人们却忽略了这一点。这是很危险的,是要出大问题的。 西医动不动就给病人某个器官开刀,却对此器官在“群组合”中它对整个系统(人体)的贡献、影响知之甚少,这就是“开刀”很危险之所在。见过许多人做心脏搭桥手术走了,而其家属们在医生的误导下,还都认为手术本身是成功的。这岂不是啧啧的怪事! ![]() 图六示出了循环执行图五升级的示意图,它说明宇宙间的万物均是这样反复循环操作的结果,是这种“螺旋式的发展”的结果。+∞方向是运动的维数愈来愈高,-∞方向是表明运动的维数是愈来愈低。
现在用图六所示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周边的物体吧! 从地球出发(0级),将它看成一个“点”。地球受太阴的作用,加上其他星球的加入,形成了“太阳系”,变成了+1级。之后又将整个太阳系看成是一个点,它与其它的“恒星系”又形成了“银河系”,运动维数进一步升高, … … …如此反复没玩没了!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天外有天”的哲理根据! 还是从地球出发(0级),但朝另外一个发展方向(-∞)进行。 这时将地球看作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发现有不同类别的物质(运动的维数这就降了一级),进入了-1级,……观察到了铁原子,又仔细深入看到了“弦”。这时弦的运动维数是-n级。很显然,即使遇到了弦,还是可以无限制地“深入细分”下去的。 做了这样的讨论后,不得不得出以下的认识: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是按照图六那样,一级一级地“串起来”的。这种情况可以命名为物质的“层次结构”
。
结束语 经过本文的论述可知: 何谓物? 答曰:运动是物的本质,物是运动的表象; 万物是按“层次结构”的方式汇集在一起的。 【1】图论阴阳变化 http://wenku.baidu.com/view/6e1ad07aa26925c52cc5bfa9?fr=prin
http://wenku.baidu.com/view/3211813752ea551810a6874c?fr=prin
【3】“阴阳学说” http://wenku.baidu.com/view/b03af516f18583d049645911?fr=pr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