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星耀银翼---盘点喷气时代的米格飞机(下)

 冬日彤 2015-07-06

米格29   “支点”

      米格-29是前苏联第三代高机动性战斗机的基本机种,于1977年首飞,1983年开始在俄军服役。最大马赫数M2.3,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1500千米(不带副油箱。最大载弹量4000公斤。米格-29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能好,超视距格斗能力强,能下视下射全天候作战,同时还可用于对地攻击。米格-29因价廉物美先后出口到20多个国家,主要改进型号有:米格-29K、米格-29M、米格-29S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29K  (舰载型,有着舰勾,机翼可折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31   “ 捕狐犬”     (与米格25外观的主要区别:机头形状、后轮、翼边条、尾喷口)

      米格-31是在米格-25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重型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于1975年9月16日首飞,1981年正式交付部队,主要改进型包括米格-31B、米格-31BM、米格-31M等,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主力战机之一。

 米格-31速度快、载弹大、截击能力强。尤其是装备了NIIP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距离达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完全可以在缺乏空中预警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并可以充当空中指挥机使用。多架米格-31之间还可以互通信息,因此巡逻时几架米格-31的探测范围就可以覆盖宽阔的正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33(米格-29M)

         实为米格-29M,是在米格-29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歼击机。MAPO-米格集团为提高米格-29M的外销知名度而将其命名为“米格-33”,但市场反响不大。
         米格-33的气动外形与米格-29相比变化不大,但作战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由于资金困难而未能批量生产。与米格-29基本型的外观区别是水平尾翼前缘带锯齿,改小了辅助进气门。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35  “支点F”         

        米格-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放大型,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29M2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增加了30%,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4.5代战斗机。由于该机并不比已经服役的苏-33出色,投产希望渺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37

 米格-37是一种超音速隐身战斗机,绰号“雪貂”。于60年代开始发展,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是苏联第一种概念上的隐身作战飞机。起初米格-37是作为攻击机来设计的,后来被改进强化了空空作战能力,作为隐身截击机来使用。计划中米格-37将装备航母。后因资金不足,停止了发展,始终没有造出一架原型机。 (下为想象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39

(米格I .44验证机)

       I.44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相当于西方的第四代)双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它是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与苏霍依设计局的S-37竞争的机种。1983年开始设计(设计代号I.42),1989年开始首架飞机组装(工程代号I.44),2000年2月29日首飞,目前只有1架技术验证机。该机的正式编号为米格-3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格AT
        米格-AT是俄罗斯米格设计局和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等联合研制的双座中高级喷气式教练机和轻型攻击机。为替代捷克制造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练机,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该机的主要改进型有:米格-ATB(轻型攻击型)、米格-ATR(供俄罗斯空军使用的教练型)和米格-ATF(出口型,安装法国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教练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