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见过的公务员都很正规

 晓峰书阁 2015-07-06

作为一个群体,公务员在公众的眼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现在听听一位曾经跟公务员打过交道的朋友是怎么描述的:

正经,公务员一般都很正经。“正经”这个词现在已经用烂了,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谁都说不清,大概二者兼而有之吧。不过,从我内心里,“正经”这个词用在公务员身上可没有贬义,至少是个中性词。我接触的公务员,不管有没有职务,有没有权利,也不管其职务大小,权利轻重,在外表上看,绝对是正统,也就是正经。即使在夏天,也都是衬衣、T恤、西裤、皮鞋,穿者打扮干净整洁挺括,一点都不含糊,不愧是国家公务人员,形象在那儿呢。

另外,他们的举止言行也都很正经,有时候简直是不苟言笑,表情严肃的时候多。即使笑,也是微笑居多,老是给人矜持的感觉,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是老太太捧碗热面汤——得端着。只有在彼此接触多了以后,才会看到他们偶尔大笑。


跟这些正经的公务员打交道,你自己也要跟着正经起来,不正经都不行。人家穿正装,你就不能拖鞋、短裤,那忒不上档次。人家端着架子,一本正经跟你谈事,你就不好意思随随便便,也得跟着端着。无形中感觉有一种压力,一种气场。

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同样是公务员,特别是有点职权和地位的官员的特点。跟他们交谈,哪怕是寒暄、客气,他们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急不躁,语气平和,语速平缓,惜字如金。从他们嘴里说出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像在嘴里过了遍筛子,节省,含蓄,不露锋芒,意思表达准确,尽可能中性。要想找他们的漏洞,钻空子,太难啦!也不知他们受过什么样的训练,几乎每个人都是如此。


官员们的含蓄,我是领教过的。在决定某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时,他们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你琢磨半年,怎么琢磨怎么有,可又琢磨不透,拿不定到底是啥意思,滴水不漏啊。即便这样,你还不好意思追问深究,这就是水平。说句真心话,这个样子有时候也挺烦人。

领导们在正式场合的发言很有学问,善于归纳总结提高,而且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国家政策开口就来,理解深刻,水平高,不服不行!


现在,公务员一般不敢出来吃饭了,请都请不动。这咱理解,八项规定,反四风,咱举四只手赞成。过去,不请吃饭说不上话,不伺候好了办不成事。当然,不是所有公务员都这样,大部分公务人员还是好的,好人居多。不过,也确实有不像话的,算啦,不说这些啦。

就说吃饭吧。一落座,准有人掏出药瓶,没吃饭先吃几粒药,什么血压高啦,血糖高啦,尿酸高啦,等等,咱也不知真假。遇到这主儿,敬酒的时候悠着点儿,别惹人不高兴。还有,据我观察,凡是配小车的领导,遇有饭局肯定车接车送,摆谱?不好说。还有一个特点,凡是喝酒的领导,他的车上肯定备有好酒。饭桌上的酒如果不合口味(当然,领导嘴上不这么说),立马招呼司机从后备箱里拿酒来,让你尝尝他的酒。你还不能不让他拿,你还必须喝他的酒,别忘了顺便恭维几句,领导的酒真好。当然,个中的滋味儿是啥样儿,自己回家琢磨去。


说到这儿,我要声明,这都是以前的事儿,现在没有,绝对没有。

另外,我发现公务员特别讲“规矩”。啥规矩?比如,主席台的座次,饭桌上的排位,发言的顺序,走路时谁在前谁在后,规矩可大啦。当然,这些都不用现场指挥,人人心中有数。下级的发言肯定完全照着上级的套路,不偏不倚。一起都是按照规矩来,一点儿也不乱,了不得。不像咱们,大大咧咧,随意惯啦,没大没小,任性随便。我不知道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到底有啥规矩,反正,我发觉这里面规矩道道不浅。举例说吧,有一次,某个学校召开校庆大会,邀请一些领导莅临指导。一位处级干部听闻某副局长到会,立刻驱车赶赴学校。路上,忽然传来消息,说该副局长已经离会,走了。这位处长马上令司机调转车头,打道回府。我至今没弄清这里的门道,就是觉得奇怪,有意思。


这些年跟公务员打交道,得出这些印象,不知道说的是否到位,是否准确,至少是直接的感触,也许比较肤浅,究竟公务员内里面啥样,咱也不知道,就是这些观察到的外表印象。如果错了,算我没说。你要问更深一些的东西,有吗?真有。不过,对不起,我得先问问,你是纪委的吗?得,到此为止,就说这些。

(文:海狼 转载请注明源自公务员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