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故谜刍议

 景华虎 2015-07-06

                                               

                                          成岩

    华夏四千年文明历史的形成,积累孕育了无数个政治军事、工商交通、文化教育、社会风俗及至神话志怪方面的故事。这之中,不少精警、悠美、栩栩如生的故事反映到人们赖以交流感情的口头上和书面上,且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至今还在启发、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陶冶、娱乐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这些富有一定意义,广为流传的故事章节辞句,一旦与灯谜这种“微型文学”形式结合起来,则便成为人们喜见乐猜的“典故谜”。

    运用典故入谜,在自古至今的灯谜创作中始终占有着重要的一席,前辈谜家、当代谜儒们大都对典故谜的创作发表过经验之谈,惜乎只是零金碎玉和凤毛麟角。本文试图在学习古今谜家心得体会的基础上,就典故谜的定义、范畴、拟制等方面。再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第一节   典故谜的定义

   典故”一词,据《辞源》载其义项有二:(一)常例、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巷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宋史·宋敏求传》:“熟于朝庭典故。”(二)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语词分典》所载释义与此大致相同。而《新华字典》等现代汉语辞书中,则只列其第(二)项义。现今广为使用的“典故”一词,其实大多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及一些词学专著曾提到辛弃疾的作品中常有“掉书袋”的习气,所谓“掉书袋”,即是指在诗文中大量运用典故,讲究“无一字无来历”。

     就古今如恒河沙数的典故谜来看,能应用入谜的“典故”,不外历史人物及事件,有书典可查的异闻轶事、神话传说,古人优秀诗词曲赋,古典小说、戏剧故事等几大类。是否可以这样给“典故谜”下个定义:凡属运用上述典故,并使谜面、谜底都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这一典故意义的灯谜,叫着“典故谜”。

 

 

                             第二节  典故谜的范畴

     区别一则出现运用词句的谜是否属于“典故谜”,也应以上述定义为准衡。

       例1  郑子明(成语)吴下阿蒙[拙作

    谜底典故原系东吴大将吕蒙由无暇读书到勤奋学习以致学问大增,数年后令人刮目相看,“非夏吴下旧阿蒙”一段史实(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但谜面只是借一宋人姓字来分段扣合谜底(百家姓序,吴下为郑;子明,亦吕蒙之字),全谜未能使面底协调、准确地表达这个典故意义,故不能算作“典故谜”。

 例2  “公降一级而辞焉”(古文篇目)留侯论 [拙作]

     谜面典故出自《左传·襄王十五年》。晋公子重耳出亡至秦,面对秦穆公的优厚礼遇,“公子降拜稽首,公(穆公)降一级而辞焉”。原文意为“秦穆公走下一级台阶而推辞不敢当此大礼”,扣底句“留侯论”显然是把面句“公”、“辞”二字作了重要别解。因为按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顺序,“公”降一级恰是“侯”;“辞”字由“推辞”别解为“言辞”,转而扣“论”,(“辞”字尚可保留“推辞”义来关照底中“留”字,使底面相呼应)。此即所谓“面上借典”,“形似有典而实无典”,严格说来,也不是“典故谜”。

例3 张翼德查户口(七唐一)飞入寻常百姓家[轶名]

    翼德张飞乃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利用典故中的人物来模拟现代人的举止,当然全无出处来历可查。谑则谑谑矣,然只能属于“自作不典”。

    例4  佩韦自戒(中药二)防己、急性子[柯国臻]

    面典出自古典《文苑》:“西门豹、范丹皆急性,佩韦以自戒”。通过采取“佩韦”之手段,达到了“防己急性子”之目的,面底融贯、词达意圆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克服性情缺点的小故事。

    例5  “待儿扶起娇无力”(食品一)玉环酥 

    面句摘自白居易《长恨歌》,描述了杨贵妃新浴后弱不胜力的情态。面上虽无主语“玉环”,但底中作了补足,且一“酥”字描挈传神。概括已尽。此系以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表达故事情节入谜,亦即所谓“诗文”谜、“章旨谜”。

    由以上五例简单分析可知:别解底上典故词句、面上借典、杜撰典实这三种情况都不能视为“典故谜”。只有如后两例那样,将所运典故情节同时介入谜面和谜底,并使全谜确切表述典故意义(完整的或局部的),才是合情合理、地地道道的“典故谜”

第三节  典故谜的拟制

    欲拟制一则理想的典故谜,首先须“正本清源”,弄懂弄通所运典故的来龙去脉,即如谜圣张起南先生所言“谜必数典而后得者”(《橐园春灯话》),以免错典,误入清思。

   现举合肥吴仁泰先生曾向笔者当面指出过的一则错典谜说明:

    “渐愧阇黎饭后钟”(湖州店号一)王一品斋

   经审出典,《唐摭言·起自寒苦》载: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斋僧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上堂已了各东西,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龙。”细心揣摩之下,始知王播在阇黎钟后原是无斋可品尝的。昔年南京陆滋源先生也曾用此典拟过一谜:

    上堂怒题饭后钟(电影名一)播火记

   王播因吃了闭门羹,一怒之下,廿载犹难忘怀,这是何等贴切有趣!由此可见典故谜一谜得失,全在于穷委竟源与浅尝辄止之间。

   悉典之后,从谜理而言之,应忌“当头典”。何谓“当头典”?拿潮州百川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以其人其事为面,而底句转入此人此事,而无别解之功者”。如:

   “两朝开济老臣心”(五唐一)功盖三分国

   底面同述诸葛之功绩,互相注解,唯缀加一谜目而已,毫无典故,味同嚼蜡,也枉用了典故。再如:

   9、“时时误拂弦”(三国人名二)乐就、周瑜

   唐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三国时人语:“曲有误,周郎顾”。在此实系“故以误为宠恩之地”(见《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面上已含周郎,射目“三国人名”,而底中又唤出周郎,虽有“乐就”别解,亦难避半犯“当头典”之嫌。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书籍流传下来的典故轶闻、诗词文赋浩如烟海,一个人穷毕生之精力,即如自称“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的《夜航船》一书作者明人张岱,也不见得尽知尽晓,毫发无遗。再者,从“灯谜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服务”的要求出发,典故谜切不可滥运生辟、晦涩之典,以免使猜者望而生畏,,失去了雅兴,令纸条儿“尘封三年”,冷落了谜场。

           第四节  典故谜的拟制形态

  一、拢括全典大意者:

  10   包胥哭秦庭(部队用语一)申请退伍[郑百川]

  “哭秦庭”之事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后见于《新列国志》和《东周列国志》。底句无论“申包胥请求退吴国之师”解,还是“申包胥请秦国发兵退却伍员”解,都能如行云流水般地拢括故事梗概。

  11 “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成语)求全责备[钱燕林]

  面语撷自《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白门楼吕布殒命”。底句四字,字字得力、丝丝入扣。一段绘声绘色的故事,尽收眼底。

  二、依主干而发挥枝节者:

  12  掷果盈车(国内陆名一)安达市[吴江风]

  面典源出《晋书·潘岳传》:“岳(潘安)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既蒙妇人掷果满车,事情当然发生在他到达市上(洛阳道)以后,这本无可置疑,然由面及底着意推敲,终未道出“潘郎貌美”之主旨。故此谜显系“围而不打”战术取胜。

  13、“荆州城公子三求计”(陈毅诗一句)叫他上去下不来[吴浩水]

  谜面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目,公子刘琦一再向孔明求计而不果,第三次将孔明引至一僻静小楼上,并撤去了扶梯,向他说明:“琦欲求教良策,先生恐有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也,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由此可知,“叫他上去下不来”只是表面现象,于谜乃为出其偏锋制胜,妙趣旁溢,令人捧腹。

  笔者近有同底两面之作,可与上述作一映证:

   14 佩韦自戒(外电视连续剧一)卞卡

   15 荆山之哭(外电视连续剧一)卞卡

前谜见典见前,“卞”,性急(《左传定公三年》:“庄公卞急而好浩”)。后谜所用即“和氏璧”典。两谜相较,前者紧攫典故意义,后谜却仅只言及“卞和其人被卞”而已。

  三、合两典而为一谜者:

  16 厉牙孙楚言能漱,坦腹羲之自在眠(黄山峰名一)石床[柯国臻

  谜面上句典出《世说新语·排调》:“……孙(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以砺其齿”。据此,漏出一“石”字。谜面下句系用“坦腹东床”典,依彼,暗合一“床”字。

   17 唐伯虎入华府,馒头庵遭强人(成语一)偷看窃玉[林祖炳]

   面句前段出自《唐祝文周四才子传》,后段出自《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活冤孽妙尼遭大劫”一节,分别紧扣“偷会秋香”、“窃劫妙玉”两个故事。

   此种典故谜类似诗钟的“分咏格”,别有一番滋味,但于作者来说,却须把典故烂熟于胸,运用之际,如数家珍,俯拾即是才行。

   运典拟制,本无定法可言,其他芸芸体裁法门,尽可任人择而用之,这里只能勃从运典入谜的形态——或纲,或目,或点,或面,大略纳为三种而已。

    限于笔者稚拙窳陋,所学甚浅,本文以内和本文以外的有关典故谜话题,尚待诸严师畏友有以教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