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铤的渐变

 红豆居士 2015-07-06

1、铤的称谓和形状

铤是什么?根据文献记载,铤是一种尚未制成器物的铜铁金银,换言之,是一种经过冶炼后,还没有形成器物之前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坯料。(1)贵金属金银坯料因其自身的价值,在其形成器物之前,也可直接作为贮藏和大宗支付之用,进而逐渐演变为贵金属称量货币。


铤是什么形状的?许慎注《淮南子》说:“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这里只透露了是片的信息,但究竟是什么形状?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中说:“铤是一种长方形的东西,多成条形,但也未必固定于某一形式”。加藤繁(日)《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中记载:“是具有条形的地金,其所以称为铤者,也如木长称梃,竹长称莛一样,故称金属地金之长为铤。……当有长而且正直的意思。古代中国人的习惯凡是长而且直的东西都称挺”。这是对铤的字面理解,然而唐代金银铤的出土证实了铤的形状是长条形。1956年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了四件唐代银铤,其中三件的铭文中出现“铤”的字样。如一号铤“天宝十载正月日税山银铤五十两正”,二号铤“宣城郡和市银壹铤五十两专知官大中大夫使持节宣城郡”,四号铤“郎宁郡都督府天宝二年贡银壹铤重五十两朝仪郎权怀泽郡太守权判太守兼管诸军事上柱国何如璞专知官”。1963年,陕西省长安县韦曲出土一件“天宝十三载丁课银每铤五十两”。19774,山西平鲁县屯金沟唐代金银窖藏出土了唐代金铤82,其中五件有铭文,而且一件的铭文中包含了“铤”:“金贰拾两铤专知官长员外同正”。这些铭文中的“铤”不仅印证了铤为直形,还进一步说明铤已演变为一种单位。


铤形成的时代,应该追溯到东汉。这从许慎的《说文》和《淮南子》中对铤的注解中可以看出。身为东汉人,许慎不会对没有见过的东西妄加描述的。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中说:“金银铤的出现,至迟当在南北朝时候”。他的这种结论是从古代文献对铤的记述中得来的,如《魏书》卷三五《崔浩传》:“浩明识天文,好观星变,常置金银铜铤与酢器中,今青夜有见,即以铤画纸作字以记其异。”《北齐书》卷二四《陈元康传》:“世宗令元康驰驿观之,复命曰,必可拔。世宗于是亲征。既至而克。赏元康金百铤”。因此,不难看出,金银铤从东汉开始就一直是金银称量货币的基本形式。


2、唐宋金时期的金银铤的形制的渐变与重量的变换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金银铤实物是唐代的,此后宋金时期也有不少金银铤发现。铤的形状、重量都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演进,留下了鲜明的各具特色的时代特征。


除南宋金铤外,其他铤的形制有了较大的变化,从直形向束腰形演变。


唐代金铤发现过三次,1974年陕西西安东南郊太乙路唐长安城东市遗址出土了二件,山西平鲁县屯金沟唐代窖藏出土82 ,19998月西安市西七路的一座废弃的古井中发现一件。这些金铤形制不规范,大大小小,轻重不一,成色也有差别,东市出土的二件重量分别是121598119144克,成色是93%。平鲁出土的,大者重109122克,小者65,相差甚大,成色在9597%之间。西七路出土的那件重412,这85件金铤均采用矿金模内浇铸,长方形,扁平状,正背面不够平整,有锤锻过的痕迹。与银铤相比金铤算是小铤,唐《酉阳杂且》说,金铤体小可以藏在靴中。


唐代银铤相对发现较多,出土地点大多在唐代京城附近。其形制与唐代金铤相似,以直形为主,有平首或弧首。通常体型较大,且有厚有薄,正背面不太平整,和金铤一样也有锤打的痕迹。

唐代银铤尺寸一览表


出土地点

出土时间

数量

尺寸(mm

重量(g

陕西西安

1949年前

1

314*68*98

2100

西安南郊何家村

1970

8

270280*35


河南洛阳隋唐宫城遗址

1970

1

300*55*9

2055

河南洛阳隋唐宫城遗址

1970

1

234*58*23

2050

西安西七路

1999

1

233*52*21

2250

长安曲韦镇

1963

1

300*80*5

2210

唐代银铤还有一种特别的形制,称为“船型银铤”,唐代船型银铤的造型接近于倒置的小案,弧底,卷腿。通常长18~182CM,首宽68~7CM,腰宽37~4CM,重1795~1805。陕西蓝田唐代金银窖藏出土一件,与之共同出土的还有一件钤有“咸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造”的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所以认定这种船型银铤是唐代之物。在浙江长兴曾出土3件,浙江省博物馆钱币馆陈列一件。1955年,西安南郊大学东路出土2件,1960年西安南郊文艺路陕西省戏曲剧院工地出土14件,1956年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1件。这17件船形银铤,均是中间束腰,两头翘起,但尺寸重量稍有差异。长一般在106~21CM之间,宽10~115CM,高7CM,重量1531~2000。其中一件有铭文“田口”,有三件有“田”字样,疑是工匠的名。这类银铤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北宋遗物,清代端方《陶斋吉金录》著录一件:“高二寸一分,长径九寸,阔径四寸。”黄浚《尊古斋所见吉金录》卷四也著录数件。其中一件底部刻有三行文字:“上口,二十三两,专副夏政”;一侧刻“府子赵赞”,一侧刻“五月潭雅”;一端刻“程口口口”,一端刻“盐务银”,故被误认为是宋代的盐务银铤。因为这种船型银铤造型独特,与陕西蓝田出土的如出一辙,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最多也是早期和晚期的区别。


总而言之,唐代无论是金铤,还是银铤,在铸造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大小不一、厚薄不均的不规范的缺陷,这说明唐代金银的铸造工艺还不够完善,如果从货币的角度理解,仍是一种原始的称量的货币形式,其行使货币的职能依然停留在进奉、上贡、赋税等方面。


宋代,除南宋金铤外,银铤的形制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谈谈金铤,目前仅发现南宋金铤,主要在杭州、江苏高淳和安徽等地出土。南宋金铤的形制保留直形,主要是出于铸造工艺上的原因,其制作较为规范,尺寸重量比唐代金铤小得多。且有大小两种,杭州在1956年和1999年先后出土两批金铤,尺寸重量大致相同,一般长101~126CM之间,宽在1~17CM之间,厚01CM左右。重量为354~42。安徽休宁在1952年也出土2件金铤,其形制重量与杭州出土的金铤相似,属于大型。197911月安徽合肥出土的金铤属于小型,长7~9CM,宽07~09CM,厚01CM,重19。从南宋金铤形制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南宋金铤的铸造较唐代金铤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是先制成一根长金条,再根据一定的尺寸截段,因而其尺寸、重量,包括成色都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如杭州火车站西出土的六枚金牌长都在122左右CM,宽14CM,厚02CM,重39,成色在95~999%之间。这说明当时金铤的打造是根据一定标准,显示一定的价值以便于流通。而且南宋金铤的尺寸、重量的设置,更接近于流通货币,这与大小不一、或薄或厚、轻重有别的唐代金铤上贡、进献的职能有本质的区别。


束腰是宋金银铤的重要特征,北宋银铤两端为平首、弧首、圆首。南宋和金代银铤则是弧首为多。各地出土的银铤也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其重量、尺寸的不同,可分为大、中、小三型,即大铤五十两,中铤二十五两,小铤十二两半左右。与唐代银铤相比,更具货币的特性。宋金银铤将分章专门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山西平鲁县屯金沟唐代窖藏出土82 件金铤中,有“乾元元年”铤和“员外同正”铤都标明了金铤的重量,奇怪的是虽同是“二十两”,但重量不一致,前者重8078克,后者重283,这是什么原因?历史上出现度量衡大小单位的现象很普遍,这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封建礼乐和地域条件等因素综合形成的技术规范,尤其是中国古代度量衡单位量三者之间有科学的对应关系,所以唐代大小制的区别十分明显。《唐六典》记录了开元九年(721年)的度量衡的法令:“度量衡为大小两制,小尺一尺二寸为大尺一尺,三小斗为一大斗,三小两为一大两,官民日常用大制,调钟律天文和医学上用小制。”

唐代度量衡大小制对比表


名称

大制

小制

一两

三两

一斗

三斗

一尺

一尺二寸

唐代称量金银,通常使用大衡量制,但也有用小制,平鲁出土的金铤就是典型一例,唐制每两合今40~42,用8078克除以42正好是20两,而283那件采用小制,每两为1415克,其三两恰好是4245克,与大制一两相等。《旧唐书 官职二 户部》载:“凡权衡,以禾巨黍中者,百黍为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三两为一大两,十六两为一斤”。一铢等于066克,066*24等于1584克,1584*3等于4752,正好是小两三两等于一大两。可见,“乾元元年”铤采用的是大制,而“员外同正”铤则采用小制。


唐代银铤的重量有五种,即五十两、四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按现在的重量计算和对实物的实测,五十两合2100左右,四十两合1625左右,二十两合807左右,十两合420左右,五两合210左右。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的“建中二年二月减判银课”银铤,重2100,合唐制五十两,折合重量为每克42。陕西蓝田西南巩村出土的崔焯进贺冬银铤,重806,合唐制二十两,折合重量为每克403克。但出土的银铤来源有别,称量方法各种各样,有的是在铸造时称的,有的是在铸造过程中称的,有官府或冶炼部门称的,也有民间称的,所以重量稍有差别。


宋代,白银货币已上升为重要通货之一,官方和民间使用普遍,且不受地域限制,也是当时纸币和铜钱的兑现基金。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种基本职能。通常宋代银铤有大铤五十两,中铤二十五两,小铤十二两半左右之分,也有七两左右、三两左右的小铤发现。与唐代银铤的重量不同,宋代银铤的重量是1/2进制的,五十两的一半是二十五两,二十五两的一半是十二两半,依次类推。1955年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出土南宋银铤292件,从这些银铤的实测的重量可以知道五十两重1910左右,折合重量为每克38,二十五两重950左右,折合重量为每克38,十二两半重470左右,折合重量为每克37。郭正忠的《中国的权衡度量》综合分析了出土宋权衡实物和宋代银铤的单位量值,并验算了宋人考较古器物时对当时权衡与古称较重的比较记录,得出宋代标准官称每两为40左右。而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出土南宋银铤的平均折算为36,明显比标准官称要轻。这批银铤中有一件的铭文里有“每铤系市称五十两重”,这说明这批银铤是采用市称制,而市称又是轻于标准官称的一种称,因而如此。1958年内蒙古巴林左旗毛布里格村附近出土的5件五十两银铤,平均每两为40,是标准官称的典型代表。

宋代官称与市称对比表

官称

市称

一两 = 40~42

一两 = 36~38

金代是与南宋同时并存的北方王朝,其银铤的形制和重量与宋铤相似,并以五十两为主,重量在1900~2000左右,与宋代标准官称每两为40左右大致相同。显然,金代银铤是模仿南宋银铤的造型,因而其形制、重量都与宋铤相差无几。金代还有一种特殊的银铤——承安宝货,根据金史记载应有一两至十两五种,可目前只发现一两和一两半两种。一两的实测重量为402克,一两半为588克,与金代旧银一样。承安宝货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银货币,并与贞右宝券保持兑换关系,是法定货币。金代沿承宋制,银铤的重量及兑换办法也依照宋代银铤。



南宋金铤重量有两种,40左右和19,如果按40为一两计算,即为一两和半两,这也与唐代采用大制的金铤的重量相同,也符合宋代标准官称的标准。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唐宋金各代的金银铤的重量,得知唐宋以来金银的计算重量是以“两”为单位的,两是唐以来规范性的衡制单位,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和采用,是最为基本的计算单位。而且,金银铤实测重量折合每两是42左右,两之下还有钱、分。


注释:

许慎《说文》十四卷止金部载:“铤,铜铁朴也,从金廷声。”


段玉裁注曰:“朴,木素也,因以为凡素之称”。


慧琳《一切经音注》第5215 页说:“铤,铜铁之璞,未成器用者也”。同书6014页金铤条:“金银璞,未成器也”。



本文转自古代金银货币鉴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