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赶到海边时就看到了正在从船上往三轮车上搬运海带的两位村民。 他们忙的不亦乐乎,今年海带又是一个丰收年。
相对于上面两位村民的小规模生产,这就是大规模养殖了。 渔船从大海远处运来尚未晾晒的新鲜海带,从吊车直接把海带从船上吊到作坊, 工人们开始作业,这便是一家比较大的海带加工厂。
下浒村离霞浦县城最远,但沿途看到多趟前往下浒的公交巴士, 可见下浒村海带生产的规模与地位不一般了。
村民告诉我,连绵夏雨,非常不适合晒海带, 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看到那种壮观的晒海带场景了。 除了这种简易竹竿外,附近还有像玩杂技一样的晾晒场,可惜雨天光秃秃的。
太阳难以露出笑脸,天又阴沉下来了,刚拿出来的海带又要收起来了。 围江村一家三口忙着收路边晾晒的海带。 海带是黑的好,还是黄的好?原以为黄的多好看啊,肯定也好。 这位大叔告诉我,黄的不值钱,晒干了每斤才卖三块七八, 如果是黑的晒干了就能卖到六块一斤了。 想想我们平时吃的海带还是纯黑的比较多,那就是好海带了。
由于连续多天下雨,海带都没办法晾晒了。 晒在海上竹竿上的海带没有人收,还在淋雨,这金黄的海带也更加不值钱了。
上午天空似乎要放晴,但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了。 这位村妇忙着把海带收起来,放在塑料纸下,等晴了再晾晒了。 一直以来的雨天让海带价值大打折扣,确实影响了村民的收成。 尽管少妇与我同岁,但长期的海上劳作、海风吹大太阳晒, 完全不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了,尽管收成可观但还是异常艰辛。
欲知更多精彩图文故事,请关注我的微博动态。
图/文
|
|
来自: 51106.1976 > 《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