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城墙暗藏玄机,至今无解!

 ever qiuqiu 2015-07-07


我们翻开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地图可见古老的北京城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在古城墙的西北处缺一个角,就因为独缺这个角,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成因扑朔迷离,至为尚未揭开谜底。


缺角古城墙如今已被二环路取代


北京古城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7个世纪之久。今天,皇城外的古城墙早已不见踪影,60年代修建二环路时古城墙被拆毁。

据说,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说了半天,有人问,缺角古城墙具体在什么地方呢?答案就是在西直门路段。


追问:元代大都城可曾有缺角?


翻开元代大都城地图,细心的人会发现,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没有缺角。

从历史文献来看,作为辽时的南京、金时的中都,以及元代的大都,其城垣建筑在当时都是甚为规整的,尤其是元大都城,就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原则建造的,其整体结构是略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端正,左右平直,此所谓“城方如印”。

既然元大都古城墙没有缺角,为何到明代却有了缺角城墙?


再问:明代城墙为何独缺西北角?


到了明代,在改建城垣时使规规整整的大都城改变了模样,略呈方形的内城西北残缺了一角。在今天,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明显感到南斜30多度,直到西直门立交桥和西二环交接,这个30多度的斜角就是缺掉的那一部分,西直门路段就像被砍去了一角的方形桌子。

为什么古城墙没有西北角?这是长久遗留下来的、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的一个重大谜团。专家、学者纷纷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去探索谜团的答案,但是其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说法:

其一,传说在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时,命令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眼前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八臂哪吒的模样,于是两个人就都各自照着画。

姚广孝画到最后,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块,他也就随手画了下来。

到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东城按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按照姚广孝画的图建。

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因而至今那里还缺着一角。这种解释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信。

其二,这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令谋臣刘伯温、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

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

朱元璋不希望墨守成规,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这样,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正式诏示天下。

此后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四角缺一角的样式。这种解释也缺乏科学基础。

其三,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至今遗迹尚在,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

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于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

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其四,近年来一些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带平行于城墙通过。

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像,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像。

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带。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屹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解释是符合事实的。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的遐想,让人更加感到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