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专题|周抡园的山水画

 双笔斋 2015-07-07


 2015-04-04 李文秋 

周抡园(18991988年)早年考取国立北平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同事。1937年,他逃难至四川,后长期在四川工作、创作直至去世,一生以山水画创作为主。


周抡园《拟赵子昂山水》 29cm×112cm 1946年


周抡园的山水画早年主要受萧谦中、萧俊贤影响。周抡园自己也曾经说:“我画山水,是从萧谦中、萧厔泉(俊贤)两位先生的教导下学来的。”(周抡园《山水画必须走现实主义道路—我的体会》)萧谦中早年从姜筠学习山水,二者为同乡,均为安徽怀宁人。姜筠山水专学王石谷,笔墨浓重,别有特色。因此,萧谦中的山水画也是从王石谷入手,之后涉猎元季诸家,并受黄山画派的石涛、梅清等影响较大。他还十分推崇龚贤,并将其遗法进行融汇、提炼和贯通,山水画构图繁满,层次分明,气势苍厚,格调雄秀。

萧俊贤先跟随南岳高僧苍崖学画山水三年,后又拜沈翰(咏荪)学画十载。苍崖本是沈翰的弟子,对“四王”山水画用功颇深,尤其得到了“四王”一脉的渴笔干墨技法之真传。对于这种笔墨技法,作为“小四王”之一的王宸最为擅长,实际上苍崖主要继承了王宸的渴笔干墨山水画技法。沈翰的山水画主要宗法倪云林和黄子久,但气势雄壮,少孤寂之感。受两位老师影响,萧俊贤学山水画也由王宸入手,后来开始上溯元人倪云林、黄子久和曹知白。萧俊贤还对“四僧”之中的渐江及画家石溪的山水画展开了学习和继承,尤其是痴迷于石溪。此外,他还曾学习过吴历的山水画。


周抡园《秋江疏林》 37cm×42cm 1937


周抡园的山水画主要筑基于“二萧”。“二萧”的山水画面貌相近。萧谦中的山水画从用墨上更深厚浓重一些,构图更繁密一些,这可能和他醉心于龚贤有关。萧俊贤的山水画从用墨上没有萧谦中那么厚重,相对淡润一些,构图也没有萧谦中那么繁密,相对简阔一些,气息上也更文雅一些。可能是出于精神气质和自身修养的缘故,周抡园的山水画整体上更接近于萧俊贤。

周抡园约创作于40年代的《拟赵子昂山水》款署:“拟赵子昂山水图卷之一段,抡园。”从画面上看,近处画有双松、汀渚,松下几块石头,远处一片低缓山丘,水中画有行舟。依据这些形象可知,该作品实际上临仿的是赵孟頫《双松平远图》(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一段。赵孟頫的这件作品实际上已开倪瓒“一河两岸、简洁旷逸”之画风的先河。作品比较简括,皴染较少,以长披麻为主,以书入画,夹杂飞白,是赵氏山水画成熟之后最为简练的作品。赵孟頫的作品对元代的绘画影响很大,“元四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周抡园主要吸收了这件作品的章法和画法,特别是在画法上汲取了书法用笔的优点,针对这件作品皴染较少的特点,以皴居多,以染辅之,用笔上带有一定量的飞白。


周抡园《仿黄鹤山樵山水》 85cm×40cm 1965


从周抡园临仿的这件作品可见,他在师承古人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二萧”,而是取法高古,直追元人。从周抡园约同一时期创作的《秋江帆影》和《秋江渔艇》中可以看出,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对其早期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两件作品在构图上近处都画有松树,作品中书法用笔的特征十分明显,从构图和笔法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周抡园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高峰期。蜀中挺拔险峻的高山大川倘若用董、巨一路的笔墨技法来表现,无疑力不从心。周抡园看到了这一点,故而从曹知白的绘画中来寻找表现技法。曹知白的画风分早期和晚期两种风格。早期的山水画用笔上相对粗实,用墨上相对湿润丰腴,整体比较接近李、郭画风。晚期的山水画用笔上相对瘦劲挺拔,用墨上相对干枯简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典型风格。很显然,周抡园临仿的这件作品学的是曹知白早期的画风。所不同的是,他在表现山石时,基本上很少勾勒轮廓线,湿笔居多,皴法上以竖向长条皴为主,皴擦结合,大片晕染,有些地方甚至接近于泼墨和泼彩,笔墨相互滋润,浑然一体。


周抡园《清光不厌多》 45cm×67cm 1979年


也在同一时期,周抡园又画有山水画《溪山放棹》。画面中虽然没有注明拟仿某某家,但实际上是参照曹知白的《溪山泛艇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我们如果将两幅作品对照,一看便知。两幅作品的下半部分十分相近,所不同的是他结合自己的感受将原画中的山峰转化成了蜀中大山的形象,气势撼人。作品整体风格雄秀苍润,在技法上湿笔较多,山头多用攒点。

事实上他在这两件作品中都融入了自己对蜀中山水的真切感受,也就是说他在学习传统时绝不是一味地摹仿,而是根据自己的所处所感加以灵活的变化和创造。很显然,他通过这两件作品寻找适宜于表现蜀中山水的笔墨技法,将传统为我所用。

1978年,周抡园画有《拟梅远公山水》,款署:“拟梅远公,戊午春日写。抡园。”梅远公即是清代画家梅清。如果细分的话,他的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风格:一为清寒萧疏;一为淋漓磅礴、倔强曲折。周抡园1957年所画的《幽涧寒林》表面上是学石涛,实际上学的是梅清“清寒萧疏”一路的画风。而这一件作品却是学梅清“淋漓磅礴、倔强曲折”一路的画风。画面中树干和树枝的用笔如曲铁枯藤,显得比较倔强,而山石的画法行笔润湿、墨韵淋漓,这些都是梅清成熟时期典型的风格。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是临仿作品,但是在这件作品中,周抡园那种或横扫,或竖涂,或斜拉,兼皴带擦带染带勾的独特的长条式用笔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这无疑是他在不断地学习古人、师法造化,再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才逐渐成熟起来的。


周抡园《疏林远岫》 83cm×47cm 1981


总之,周抡园一生都在不停地师法古人、学习传统,他借鉴古人的传统技法去写生,根据写生得来的素材,再综合运用古人的传统技法进行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